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朱永新先生关于“天安门孔像提案回复”的回复

火烧 2011-02-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针对朱永新关于天安门孔像提案的回复引发争议,批评其作为人大常委的立场偏激,认为立像挑起事端,呼吁文化自觉与和而不同。

对朱永新先生关于“天安门孔像提案回复”的回复


网上看到,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先生对人民网“凿窟人”网友的的“关于孔子及孔子思想学说的说明与天安门‘孔像’的意见”的提案给了一个“回复”——

    应该说,孔子作为一个中华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作为一个中国文化的象征,放在天安门广场,我觉得,是完全应该的。孔子也担当得起、也配得起这样一个待遇。我觉得孔子作为万世师表,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应该是影响着中国的几千年社会,也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过去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很多人民群众可能并不了解孔子的故事、儒家的文化,但是,《论语》里面的很多名言警句已经成为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准则,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很多东西已经成为这个民族最基本的东西。所以,对这样一个代表性的人物,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纪念他的节日。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纪念能够代表这个国家文化和精神的节日,比如莎士比亚、福泽渝吉等等,所以,我一直建议我们国家不仅要为孔子立像,而且应该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我多次在两会建议要把9月28号的孔子诞辰日作为我们国家的全民阅读日,因为孔子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觉得把孔子像屹立在天安门前,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简单的立一个塑像,而是召唤一种精神,标志着我们这个民族开始有着自觉的文化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向我们的传统、应该向我们的历史、应该向我们过去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智慧致敬。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自觉的标志和体现。

现对朱永新先生的这个“回复”回复如下——

   朱永新先生的这个“回复”应属一家之言,一党之见,一面之词,一孔之窥。如果作为朱永新先生的个人看法,可以理解。如果作为民进党的党派观点,也可以考虑。但是,如果作为人大常委的身份给出这样的“回复”,不管这些意见正不正确,都是极为不妥的。

   无论“孔像”是不是配得起放在天安门广场的待遇,事实上,“孔像”一立,起到的是挑起事端的作用,产生了制造不稳定因素的直接效果。朱永新先生推崇孔丘,应该特别了解《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内容。“13学者[倡国学]”不是也提出“要抑制偏激主义,走和而不同的温和主义路线”吗?怎么到了“孔像”上,作为人大常委的朱永新先生就如此“同而不和”偏激起来了呢?

说的是一套,做起来又是另一套,这是什么“君子”?这样的“君子”,肯定是不能取信于民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