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能做主,拿掉安倍是选项?

来源:虾米军事网
最近,据说日本首相安倍睡不好觉了。可是,1月9日,安倍在展开非洲行之前再次放言。根据日媒解读,安倍的意思是,即便遭到批评也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安倍再次用执迷不悟回应了四面八方的质疑。为日本提供保护伞的美国希望重返亚太执掌话语权,这次好像做不了安倍的主了。
让美国难堪了
靖国神社供奉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认定的14名日本甲级战犯。参拜靖国神社,实质就是企图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颠覆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而这种秩序正是美国等同盟国缔造的。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他有关慰安妇的言辞让美国很难堪。”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说,“美国一向自诩为正义的一方,安倍的表现让它‘失望’。参拜靖国神社说明安倍对霸权没有反思,也就意味着,对于美国而言,日本在贬值。”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则从美日特殊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美日有两层关系。其一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关系。其二则是盟主和小伙计的关系。“在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安倍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安倍若要毁弃诺言、破坏战后秩序,就会碰触到美国的底线。”李义虎说,“美国的确是要利用日本‘重返亚太’,但是绝不会允许安倍挑战其底线。”
“当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纽约时报》社论的题目是‘无谓的挑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说,“如今,对于安倍的参拜,美国应该还是这种心态。”
玩美国玩过头
分析普遍认为,安倍此番兴风作浪,大背景离不开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离不开美国的默许与纵容。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安倍的所作所为真的符合美国利益吗?专家们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当然不符合。安倍明显是配合过度了。”沈丁立说,“安倍玩美国玩过了头,他忘记了,日本与美国是不平等的。日本只能在美国设定的大棋盘中走,不能出界。”
沈丁立认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实质上是因为新兴国家的崛起导致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力量差距缩小。在国际事务中感觉到力不从心的美国希望拉拢某些国家,实现力量“再平衡”。安倍兴高采烈地充当“马前卒”。但是,本来是美国利用日本,现在反过来成了安倍利用美国实现日本的“正常国家”梦。安倍把亚太搅得不安宁,是地地道道的“麻烦制造者”,且已经触碰到了美国的利益。
达巍说:“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日韩关系恶化,导致亚太地区局势复杂化,这当然不利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主导思想就是通过日本实施其亚洲政策。美国希望安倍听话,能在经济和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但是,经过安倍的搅和,美国倒显得有点一厢情愿了。
绥靖没有好果子吃
“日本近期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离不开美国的纵容姑息,离不开美国的新的绥靖。”李义虎说。
达巍也指出,除了参拜靖国神社,安倍所进行的修宪、集体自卫权解禁等都是美国默许的。
在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美国用“失望”来表态,虽然比“遗憾”严重,但却仍然不是“反对”。这反映出美国一种复杂而敏感的心态。目前看来,美国似乎仍在观望。
“美国表态‘失望’,暗含的意思是,美国要给安倍划红线了。这条线就是不能挑战战后国际秩序、颠覆战后国际规则。”李义虎说,“不过,美国还在观察安倍的行为以及中韩俄等国的反应。”
可惜,美国的这种“暗示”似乎没什么效果。安倍表示有意继续参拜就是佐证。
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一味的姑息、一味的绥靖,从来不会有好果子吃。
美国的不作为已经开始引起质疑。沈丁立指出,美国主流媒体以及精英阶层应该站出来,让美国民众看清楚安倍如何“不着调”,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从而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韩国《朝鲜日报》9日也发表社论称,“美国不该对日本历史问题模棱两可”。
美日之间有着紧密的防卫合作指针,在其中一方受到威胁时,另一方有义务挺身而出。可是,如果日本军国主义者再来一次太平洋战争中的珍珠港事件呢?美国该怎么做?
希望这只是一个黑色幽默。
相关文章
- 将集体自卫权写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日本将“在宪法允许范围内保护美国”
- 西方主流舆论对安倍政府历史修正主义的认知
- 清江游:日本越来越不正常?
- 彭光谦:甲午之败败于“精神贫弱”
- 钱昌明:安倍历史观“蜜月”奥氏实用主义——从日、美军事关系“无缝对接”谈起
- “开不开枪由首相决断” 日本和平宪法已成一纸空文
- 人民日报:日本重启战争机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 日本的哲学:骄傲使人进步
- “特攻会馆”复活军国主义记忆
- 冯玮--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的传声筒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