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毛泽东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差别

火烧 2005-11-2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差异,重点分析意识与物质的作用,指出毛泽东思想经济学在意识层面的重要性,强调其与马克思经济学的不同之处。

毛泽东与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的差别

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关经济学的书、报告一类满天飞,但却找不到一篇关于毛泽东与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的差别的专题文章或著作。也可能我是孤陋寡闻没有看到,但不论如何,写一篇此类题目的文章还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在当前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遭到破产后,面临在经济学领域高举什么旗帜的时候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上,在左翼战线中,对左翼经济学存在着不少糊涂认识。而这种糊涂认识的最重要表现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毛泽东思想经济学问题。有的人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缺陷,当成圣经来读,不思进取;有的人不承认有毛泽东思想经济学,更有甚者认为毛泽东不懂经济;有的人虽然承认毛泽东有经济学,但不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至多是马克思主义一部分,等等。因此,本文的重点将放在马克思与毛泽东宏观经济学比较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其他问题,如毛泽东懂不懂经济,左翼应高举马克思还是毛泽东旗帜等问题会迎刃而解。

要谈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毛泽东整体经济学的差别,就不能不谈物质与意识的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侧重物的层面,突出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而毛泽东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群众参与等,是侧重意识的层面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毛泽东与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第一个方面差别。那么究竟马克思与毛泽东谁是更正确的呢?

物质在人类社会中作用很多,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但最厉害的是武器、枪杆子。有了枪杆子就会有一切,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诗题目叫《黄金与宝剑》,说的是武器的重要。我就拿抢杆子为例,说明马克思与毛泽东究竟谁更高明一些。从表面上看,枪杆子类物质层面是重要,马克思很在理,但一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马克思的认识是有问题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枪杆子是谁造的,哪里来的。很显然,枪杆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造的,是从人那来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人会造枪杆子,老虎类动物不会造枪杆子,原来是因为人的意识能力强,人的意识发展到很高的层次,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这样,结论就出来了,原来武器的产生是源于意识,毛泽东看来比马克思高明一些。当然,意识的产生又离不开物质,意识到造枪杆子,也离不开物质,没有物质,枪杆子造不出来,这就是枪杆子出现的物质与意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个联系,我们会发现只有意识才是有积极意义的东西,物质的存在如果离开了意识毫无意义。猴子、老虎、大象等共享自然千年、万年、亿年,也造不出枪杆子,因为它们的意识能力低,因此,意识层面更显重要。

再进一步说,武器、生产工具类新物质造出来后,是不是就物质第一、物质决定意识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因为你必须承认,武器离开了人,就和石头、木棍差不多,毫无用处,老虎们是不肖一顾的。只有人才会有兴趣,枪杆子制造离不开人,枪杆子使用也离不开人。人为什么能使用武器?又是因为人具备高级意识能力。枪的作用,武器的作用,物质的作用发挥好坏,取决于人的意识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情感。蒋介石同样拥有武器,而且比毛泽东又多又好,为什么被拥有武器又少又差的毛泽东打败了呢?答案很简单,是因为毛泽东的意识层面高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得民心、毛泽东的调兵遗将、作战方针、战略战术,一句话,毛泽东的意识水平超过蒋介石,这是胜负的关键。毛泽东、蒋介石的胜负说明了意识也有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中,物质是相对呆滞的,只有意识,才是生机勃勃的。

要搞清马克思与毛泽东的经济学差别,必须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问题,这是毛泽东与马克思的第二个经济学方面的差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始终是革命的,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其他领域的水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第一位的,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是第二位的。马克思认为人会与不同的生产工具的结合,于是不同的生产关系就产生了,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关系等也产生了。人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了不同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逐渐产生了不同的阶级关系,生产关系的本质是阶级关系,而在生产关系中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就成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阶级,而无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就成了被统治、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于是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实际上,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甚至根本不提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问题,表明了他唯物主义倾向。

那么,马克思主义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与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他没有深入研究是什么东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是他没有看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生产工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然物,是人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凭正确的意识和双手创造的。随着生产工具的水平提高,单个人的劳动以不能解决问题,必需靠集体劳动才行,因此,生产关系是否先进就成了决定性层面。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要靠人的意识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来完成。

生产关系不仅仅被生产力所决定,而且决定生产力是确定无疑的。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惊人的,远远超过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为什么?难道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的决定性作用吗?如果不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还会突飞猛进吗?资本家为了利润不断的采取各种办法改进生产工具,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和市场,使生产力不断发展。马克思过于突出生产力而轻视生产关系,把二者说成主次关系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彻底辩证的,生产力促进决定生产关系命运,生产关系也促进决定生产力的命运。

再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按马克思的逻辑只能搞小农经济,邓小平就是按马克思主义行事的。毛泽东充分认识到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主张先搞集体化,后搞机械化,也就是说先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解决生产力。毛泽东的思路和实践被打断,主要是有人打着马克思那一套生产力决定论完成的,因为毛泽东的集体化不具备生产力的基础。邓小平一类庸俗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中国农村没有大农业生产工具,没有机械化,毛泽东的大农业集体化思路是违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此,邓小平根据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决定单干,恢复小农生产关系,使中国农村倒退回封建社会。而以家廷承包的小农生产关系无法使用现代生产工具,所以农业机械化也就永远关上了大门,中国农村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生产力决定论破坏了。中国农村实践证明,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命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受到了有力挑战,毛泽东的经济学正确性得到有力注解。

中国的工业也是如此。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要解决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先改变生产关系。毛泽东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搞大工业生产关系框架,成立了部门齐全的大工业格局,集中资本搞国营工业为主的生产关系,为中国城市工业、生产力大发展扫清了道路,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体现生产力高水平的两弹一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邓小平等认为毛泽东不懂马克思主义,中国搞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生产力基础,所以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搞小工业。改革开放无视各级国有企业的生命力,与全世界进步的生产规模化、垄断化潮流相背离,削弱中国民族创造和制造能力,刻意扶植官僚买办资本和个体民营企业家,由集中变分散,实际上破坏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实际上把毛泽东千辛万苦建立的中国工业腾飞的基础搞掉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不仅仅是个意识形态问题,而是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更高级的生产关系,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强国的需要。社会主义是实现大工业生产关系的最好形式,邓小平弃之不用,不能不说是受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影响。

综上所说,我们不难发现生产力决定论是多么的片面和荒唐。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是,不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换句话说是中国当前解决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是最重要的事。否则,按原始资本主义道路走下去,生产力不但不会有好的发展,而且将受到很大的制约,难道事实不是这样吗?在当代,庸俗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反动,必须加以重新认识和批判,中国当前经济层面最主要问题是落后的新自由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而不是别的。中国一定要回到毛泽东的思路上来,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否则,中国的腾飞和共产主义都将成为泡影,等待我们的必然是彻底边缘化私和无尽的苦难。

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法不同,反映了毛泽东同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的第三个差别。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又搞了一个经济基础决定论。经济基础变更后,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变更,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命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来说是第二位的,仅有反作用,主要矛盾方面永远是经济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基本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生产关系,因此,靠生产资料私有制生存的剥削阶级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被剥削阶级从表面上也消失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论,斯大林、刘少奇等必然倾向阶级斗争熄灭论。是斯大林和刘少奇错了吗?不是,是他们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得出的判断,怎么会错呢?但事实是无情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阶级斗争不但没有熄灭,而且资本主义复辟了,上层建筑决定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出了问题。

毛泽东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现上层建筑也决定经济基础、社会主义也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需要文化革命的。直到一九五六年后,他才逐渐认识到,在他领导下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时,许多人不想再革命下去,他面临来自上层建筑的核心层各级干部的带头反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改变不但没有导致上层建筑的改变,而且是上层建筑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能否保住。可以说,在整个上层建筑领域,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基本上是抵制和反对的。除了教育、文艺、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反对之外,作为国家机器的军队、警察、法庭,以及国家机器的掌权者、生产的管理者、社会管理者、政府管理者、共产党的领导层,大都反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巩固。毛泽东要废除军衔制,军官们不高兴,毛泽东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党政官员们不高兴,等等。他们为什么不高兴和反对呢?毛泽东认为是阶级斗争的反映,是不同世界观的反映。他发现如果不及时解决上层建筑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要瓦解,因此他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以至发动文化革命。

对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和实践,大多数干部群众很不理解。在许多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毛泽东是完全错误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一片反对声,中国党内主流派一片反对声,为什么?因为从理论层面讲毛泽东颠倒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次关系。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要以经济建没为中心,经济搞好了,上层建筑等问题会迎刃而解。毛泽东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等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那里来的走资派?哪里有阶级斗争?哪里有资本主义复辟?党内斗争的结果是彻底否定了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论正统派暂时大获全胜。是马克思正确还是毛泽东正确?中国号称马克思主义者们和历史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中国号称马克思主义者们回答说毛泽东是完全错误的。而历史的回答恰好相反,经过三十来年的改革开放,邓小平等用自已的行动证明了毛泽东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资本主义复辟等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只要不是睁着眼晴说瞎话,谁都应该承认毛泽东是正确的,的的确确是上层建筑也决定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首先做的是消灭蒋介石政权,夺取政权,先解决的是上层建筑;有人复辟资本主义也是先夺取了政权,改变路线,然后迅速建立自已的经济基础;可以断言,中国要解决众多的阶级分化、腐败、新自由主义泛滥、重新回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同样要优先解决领导权和路线问题才行。究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上层建筑也决定经济基础不是一目了然吗?

上层建筑与思想、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与马克思另一个差别。

如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推论,思想层面的东西自然是被决定的,第二位的,有反作用而己。那么事实又是如何呢?

在毛泽东的晚年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刘少奇司令部被摧毁后,在左派内部为什么打内战?特别是林彪事件后,对毛泽东的影响更大。为什么许多革命的同志会走向反面?说到底是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是私心问题。所以毛泽东一直重视思想战线的革命,学雷锋,搞社教,批林批孔,学理论,斗私批修等都是毛泽东看到思想层面也有决定作用而采取的措施。他深知,不解决世界观问题,最终会导致倒退。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思想会毁掉革命的一切:毁掉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毁掉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毁掉社会主义生产力,毁掉整个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有许多人不承认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有道理的,因为马克思讲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而不是意识也决定物质,精神文明也决定物质文明。事实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不协调的。

毛泽东去世后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如华国锋政变,什么原因促使他那样做?是权力欲、是私心、是资产阶级意识。华国锋未必是想搞资本主义,但他的私心决定他干了坏事。党内一些走资派,未必当初就计划好复辟资本主义,但为了不断满足私心,社会主义是障碍,只有搞资本主义才能不断满足自已的私欲。所以,要扩大资产阶级法权,要设计各项政策捞钱。农村承包也好,国企改革也好,房改也好,医改也好,教改也好,都是在资产阶级阶级意识形态指导下干的。当前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想,正在主导着中国走向黑暗,如果对这些都看不见,抱着马克思的许多决定论有何用处?我是极其怀疑的。

意识的决定作用反映在人类一切领域。大的不说,小的方面如吃什么饭,穿什么衣,住什么房,开发什么产品,怎样挣钱、花钱等小事无一不和人的意识有关,都体现人的意识也有决定性一面。

共产主义的胜利,归根到底,还要有共产主义思想武装的新人来完成。物质的极大丰富,生产力发展到天上去也到不了共产主义,因为人的私有欲望是无止境的。吃要吃遍天下美味,穿要穿尽天下最美的衣服,住要住遍全世界最好的房子,等等。唯物论共产主义者不知想过没有,你们用什么生产力解决这些难题?向自然的无限开战会遭天遣,向人无限开战会发生你死我活的革命,人都死光了,那里还有共产主义?可见,共产主义要求共产主义思想的胜利,要求意识也决定物质。

毛泽东与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还有许多差别,如毛泽东的人海经济,马克思连提都没有提。人海战术不单能解决经济发展,还能解决社会就业、人的精神面貌等问题,远离了资本主义经济学,如同义务劳动一样,具有共产主义萌芽性质。再如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内部之间仍然有矛盾问题,马克思没看到,讲到,而毛泽东看到了,也讲到了。等等,均可证明毛泽东超过马克思。

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还存在其他问题是毛泽东没有的。例如马克思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吃人合理性的论述等。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漏洞很多,所以,在左派队伍中以韩德强为代表的第一个公开勇敢声明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毛泽东主义者是很可贵的。也将是正常的,不足奇怪的,因为承认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差别是迟早的事。

我反复提出当前要突出毛泽东思想,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除了理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现实斗争的需要。当前要解决批判新自由主义,反对颜色革命,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反对两极分化,反对腐败,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主要要靠什么指导思想?优先解决什么问题?是优先解决思想、路线、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生产力,还是倒过来优先按次序解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路线,具有决定性意义。前者是毛泽东的思路,后者是马克思的思路。要解决改革开放后的问题,应该举什么旗才能解决更好不是一目了然了吗?马克思主义可以提,但不能不提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比马克思更正确,是后来居上。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对立的统一,是矛盾主要方面的转化,是追求相对的平衡。物质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矛盾双方根本不存在永恒的决定论,不存在永恒的第一第二类问题,是变化的决定论,是决定论的转移。毛泽东主义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指路明灯,左翼战线不是这样的看问题,就会犯极大的错误。

声明:本文不是谈马克思主义正确一面,例如他的立场、价值观、剩余价值论等观点的文章,特提醒阅读者注意。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定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