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三国中,那些死于气场错乱的人

火烧 2014-01-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33
文章探讨三国中因气场错乱而死的周瑜、王朗、魏延,分析其死因与性格缺陷,结合历史与演义,揭示气场对命运的影响。

  工作之余,偶尔重读三国。

  回顾《三国演义》的世界里,杀人、死人的情形,以及各式各样的杀法、死法如万花筒,目不暇接。若论及其中死者的死因,自然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在两军交锋时动不动被一枪刺死、一刀砍死、或一箭射个半死的,原因显然是技不如人。还有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至少另有一种,就是气场错乱。

  下面试举出三个《三国演义》中死于气场错乱的人。

  周瑜——被气死。此人不用说是才高八斗。与诸葛亮在蜀吴联盟下

  斗来斗去,结果都是诸葛亮更胜一筹。按说斗不过算了,甘拜下风,皆大欢喜。无奈周瑜经不住诸葛亮一气二气三气,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之际,想必未曾预见自己终于在“既生瑜,何生亮!”的苦叹中被活活气死。

  王朗——被骂死。此人当然也是才高八斗。蜀军兵临祁山时,王朗在曹睿面前自告奋勇,其后又在曹真面前夸口。到了阵前与诸葛亮舌战的时候,亦可谓言辞凿凿。怎料经不住诸葛亮劈头反驳外骂一句“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当场气血攻心而死。清代毛宗岗戏评道:“周瑜有三气,王朗只是一气,老儿气不起,不似少年熬得。”

  魏延——被砍头。此人可以说智勇双全,却被诸葛亮早早看出了“反骨”。 诸葛亮死后,魏延反攻杨仪,杨仪用诸葛亮遗计,问魏延敢不敢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经不住挑衅,扬言不仅要叫三声,而且要叫三万声,结果第二声没叫出来,脑壳先被马岱给砍下了,其死法超级搞笑,绝对黑色幽默。

  导致以上三人之死的气场,毫无疑问都是错乱的。周瑜的气场,错乱在嫉贤妒能;王朗的气场,错乱在脸皮不厚;魏延的气场,错乱在不可一世。

  诚然,一个人只要活着,就有自己的气场;要活得更久一些、更舒畅一些,就得修炼气场。有时候,大肚能容一点、厚颜无耻一点、低调认怂一点,不见得是坏事。道理虽看似如此,然而再思考周瑜、王朗、魏延乃至更多历史人物的命运,无论从艺术形象还是历史真实的角度,却更像是被设定好了的。

  曾有个90后妹子问我,“世界会不会有一天突然乱掉?”我说,“我不知道,这个电影里面有,现实里很难说。”她又问,“要是有一天突然乱掉,怎么办?”我说,“怕不至于。如果真有,那不是刚好应了毛主席说的‘环球同此凉热’嘛——凉拌、一锅拌!”

  不难想象,在混乱不堪、不可对抗、不可逆转的大气场下,对于个体而言,毕竟无能为力。同样是《三国演义》中,像诸葛亮、司马懿那般的强气场,再怎么人所不及,两人也终究是要死的。

  换个角度看人世的结局,不过如此。

  (2014年1月16日)

相关文章

  • “三国”是东方谋略的高峰
  • 是谁说毛泽东只懂三国 水浒?
  • 《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演义》——中国将如何应对美国和俄罗斯的联手挑战
  • 国际局势:全球版的三国演义已经上演
  • 混乱之中国,是摆不下一张书桌的——《三国演义》新读
  • 毛泽东从《三国演义》里读出了什么:当今惜无孙仲谋
  • 休闲的悲剧——《三国杀》游戏主要消费群体的三重文化身份及批判反思
  • “三国同谋论”分析:朝鲜战争起源的再思考
  • 《三国演义》贬曹“意欲”之分析
  • 四世同堂,三国世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