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卢麒元:难在立雅

火烧 2010-08-3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反三俗与立雅展开,强调艺术内容的重要性,呼吁回归人民,反对物质享乐主义,提倡真实反映社会精神的大雅艺术。

难在立雅

    卢麒元

反尽三俗,未必见雅。

风、雅、颂,一般而言,俗在风中。

历史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五千年了,恶俗在颂。大俗若雅。大雅出俗。雅在风中。

东晋名仕,峨高冠,束细腰,指若削葱根,自以为雅,实则恶俗。

北魏民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贵族们以为俗,实则大雅。

艺术形式是一种载体。内容才是根本。

二人转何罪?相声何罪?小品何罪?立意高远,仍可俗中见雅。

谄媚之词,虽以美声唱法表达,亦俗不可耐。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具有极高水平的艺术评论。反三俗,理应学习毛泽东思想。

今人反三俗,反风而立颂,令人作呕。

当今主流媒体,崇尚奢糜之风。豪宅、靓车、美女、名牌充斥于感观之中。富贵之人追逐于名利之间。仁与义,弃之如敝履。虽然,也搞一些形式上的精美制作,我未觉其雅,倒是有一股东晋的糜烂气息。

风中见仁,风中见义,其风必雅。何必在乎表达形式?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领艺术家们深入人民、深入抗战、深入生活,就有了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那气壮山河的旋律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这才是中华民族的大雅。

非常遗憾,我们却不能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上听到《黄河大合唱》那激越的旋律。我们必须去听外国人强加给我们的雅:《好一朵茉莉花》。我无法理解,什麽是“又香又白人人夸”?为什麽要“送给别人家”?在靡靡之音中,我感觉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三俗了。

在我们的人民中,有无数的英雄儿女,有无数感动天地的故事,他们被刻意地埋没了。

当今主流媒体被资本控制,成为物质享乐主义的秀场。于是,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三俗。

领导人倡导反三俗是好事。

不过,一定要明白,反三俗易,难在立雅。

雅不能立,何以去俗?

雅在风中。

回到人民中来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