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什么玩艺儿

火烧 2012-03-20 00:00:00 文艺新生 1034
文章通过幽默方式展现历史教学中的荒谬逻辑,揭示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以‘历史是什么玩艺儿’为引,引发学生对知识真实性的质疑,反映教育中的形式化与误导。
什么玩艺儿
               ——当代教育笑话两则
    一、袁小头
    据说给孙子上课的这位老师是当代名师,不由得坐进隔壁空教室里听一回他的高论《历史是什么玩艺儿》。
    他说道:“同学们知道秦王朝之前为什么是分封制吗?那是因为当时的交通不发达,没有道路。倘若国王要到南方视察,几年都走不到。你们想想,他通过森林时,必须先将树木砍光吧,再通过沼泽湖泊时,必须得将水抽干吧。……”没等他说完,便听到一阵手肘子与课桌相碰撞的声音,必定是有不少学生举手提问了。
    “老师,既然没有道路,就是说他去的那个地方从未有人去过,那么他是怎么知道有那个地方的?不会是看了卫星扫描吧?”一位学生问。
    “老师,国王的人即然没有人到达那个地方,他的分封命令是怎么下达的?”又一个学生提问。
    可是却被另一位学生驳回:“这还用得着问吗,当然是通过电报。”        

    “那时有电报吗?”这位反驳。
   “听说抽水机与电报机是在同一个时代发明的。老师刚才不是说有抽水机了吗?那当然有电报机了。”
   “胡说八道,那时候连指南针还没发明呢!”
   学生们不由得争论起来。老师敲桌子制止喧哗,喝道:“你们怎么这么笨呢。老师不过是打个比方吗!老师把历史说成玩艺儿无非是为了吸引你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让错综复杂的历史通俗易懂。”
    “老师,我觉得历史课本就似看故事书一样本来就好懂。我害怕的却是数理化,你也编出个数理化是个什么玩艺儿好吗?”这位女生显然是心急了,连举手提问也顾不得了,竟然先斩后奏。
    “弱智。连这都不知道!老师只能编历史,只有历史能任人瞎掰,数理化也能瞎掰的吗?”学生们抢着帮老师回答,为老师说话。
   “老师真是太有才了,课讲得真另类啊!我们真的太爱听了!你们别打断老师上课好不好啊!”
    “老师,你的课讲得真好,我们连你的祖宗也感兴趣了,能不能讲讲你的祖宗是什么玩艺儿吗?不是袁大头吧?”
    “老师,我发现你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看历史,看现实,会不会看偏啊?”
    ……学生班长终于怒吼了:“别吵了!你们为什么就不能体谅老师呢!你们没瞧见吗?老师的脑袋那么小,能想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  多老师

    再说另一位老师,姓多,稀有姓氏。上的是小学算数课,果然将数学课也教成了“玩艺儿”。
    “同学们,这道算数题的计算结果,正确答案是:一只小鸡一只小鸭加一个蛋。”
    也许有人不懂要问,这是什么计算题啊?
    200+25+25=?
    这不是二百五十吗?怎么说成了小鸡小鸭加蛋呢?
    正确,多老师的正确答案就是二百五。你们不懂的原因是你们没上过正规幼儿园。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许都知道,2像小鸡,5像小鸭,0像蛋。

    多老师出的第二道课堂作业是应用题:某个发电厂原有50赫兹50瓦特的发电机一台,现在要发展生产,增加这种发电机五台,问现在该厂能发出的电是多少赫兹多少瓦特?
    学生甲答道:“50赫兹250瓦特。”
    学生乙答道:“250赫兹250瓦特。”
    老师在乙作业上打勾,在甲作业上打叉。
    学生们不服,课后找老师辩理:“为什么总是二百五才对呢?”。多老师理直气壮地解释道:“请同学们别忘记了我上的是数学课。你们是小学生,没有物理课!请你们不要超前发展!”

    事后学生们禁不住在多老师背后骂道:什么玩艺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