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马拉列车,驶向何方?

火烧 2024-02-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马列主义者和共产党人面对财富分配问题的应对,强调解决贫富分化、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分析苏联失败教训,呼吁以实际成果回应挑战,维护政权合法性与社会主义事业。

  往哪走?这是马列主义者,特别是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

  这并非唯一的问题,但我认为它是当今最为重要的之一。具体而言,这是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问题。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必须要回答好,因为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根基之一。取得经济成就固然困难,但不是最困难的;和平演变可能发生,但不是红旗落地最大的可能性。我认为真正危险的是人民的政府不能服务于人民,不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包括贫富分化、住房难、看病难等。这样一来,政府就会失去群众基础,丧失民心,那么执政的地位与合法性就会动摇。我知道这听上去很像是形式主义或官僚主义的说辞,但它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地方,正是它应该有能力去应对阶级分化,这也是制度自信的前提。

  量变质变,当矛盾积累到一个临界点时就会爆发。大厦坍塌只要几秒,政权被颠覆只需一夜,社会主义革命是这样,社会主义事业被瓦解也是这样。如果贫富持续分化,民族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被激化,到时候就会激发大量的不满。当这些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出现闹革命的问题。要从苏联的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尽管苏联的失败是诸多因素的集合,但仍能看出修正主义和腐败占有很大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披着红旗反红旗”。道路是曲折且艰难的,我一直认为正确的方向不是一味向左或者向右,也不是简单的中庸之道,还是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时的条件。尽管这条路会面临很多阻力,但是始终要回答,并且要谨慎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践的智慧和能力。

  有效的实际行动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唯一方式。口号和旗帜只是很小的一方面,重要的是呈现出来的效果。苏联的后期,虽然看似最为强盛、党员人数庞大,但也正是其最为薄弱、社会主义事业最为危险的时期。因此,苏联的失败给中国提供了教训:时刻都要有危机意识,不仅体现在对外部势力的警惕,更多的是从内部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着手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总之,社会主义要服人,理论和实际都要彻底,不想他人在中国问题上做文章,就必须用成果回答好这个问题。

  共产党人要时刻回答好这个问题。回避这个问题,羞于谈这个问题,也是一种回答。

  2024年2月1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