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北大原校长破解了“鲁迅难题”

火烧 2010-04-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通过鲁迅《立论》中的‘难题’引出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对教育发展的思考,结合其在不同阶段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表态,探讨其立场变化与背后原因。

鲁迅《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既不谎人,也不遭打”,我称之为“鲁迅难题”。老师所教的“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究竟是什么意思,看看北大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的话就知道了。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在4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时,许智宏这样说道。  

可两年前的200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实施“985工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许智宏做了“迈向一流大学之路”的演讲,说:“这十年,我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努力探索,对‘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大课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十年实践证明,正是有了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才会有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正是有了‘211工程’‘985工程’重点投入,才会有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更早的2004年,在北大为研究生新生举办的校情报告会上,许智宏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明确提出两步走的战略设想,从1999年到2005年为第一阶段,从2006年到2015年为第二阶段,2015年北京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许智宏还称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八大优势。  

许校长前倨后恭,驴唇对不上马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注意到,许校长身份变了。那时是名副其实的校长,而现在校长前要加一个“原”字。俗话说,“人走茶凉”,殊不知,人走也是敢于讲真话的。试想,许智宏做北大校长时“不谎人”将会怎样呢?  

“遭打”,这是不应怀疑的吧?官员们早已习惯讲官话、套话、空话了,只要有GDP,他什么就都敢做。这是官场的“政绩规则”, 要让人看到所谓的“政绩”,哪管什么急功近利?至于精神、理想、主义,去他妈的吧!  

所以,环境恶化,矿难不断,西南大旱,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物种灭绝,遗传基因多样性消失,酸雨,核污染,热带森林采伐,湿地毁坏,土壤侵蚀,沙漠化,洪水,饥荒,湖水溪水河流污染,地下水减少,浅海水域和三角洲区域污染,珊瑚礁毁坏,石油溢出,捕捞过度,大量垃圾,有毒废物,有毒素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城市拥挤,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一条大渡河可以建356座大坝,将房地产甚至洗浴业列为支柱产业,而本来应该成为支柱产业的航空、航天、造船、计算机等产业,却出现空心化形象,国家虚胖,不顾健康,不顾道德,没有知识,没有灵魂,穷得只剩下钱……  

所以,“鲁迅难题”----“既不谎人,也不遭打”, “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的意思是在退位之后,还可以博得令名呢!多么好的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