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罪:谈谈苏丹问题
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3月4日宣布,以涉嫌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正式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 这是国际刑事法院自2002年7月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现任元首发出逮捕令。一些非洲国家威胁放弃国际刑事法院成员资格,以表达对逮捕令的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的有关举措应有利于苏丹局势的稳定以及达尔富尔问题的妥善解决。一时间,苏丹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所谓“苏丹问题”的看法。
一、苏丹困难的根源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侵略和掠夺是苏丹困难的根源。
1.古老富庶的苏丹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南毗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东壤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苏丹古称努比亚,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为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比欧洲最早的爱琴文明早了约800年。
约公元前1000年,苏丹逐渐脱离埃及独立,建立了库施王国。公元前8世纪,库施国王卡什塔征服上埃及首府底比斯,其子皮安基(前751~前716在位)继而占领孟斐斯,成为库施和上埃及的国王 。公元前530年左右,库施将首都南迁至麦罗埃(今喀土穆以北 150千米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库施王国达到鼎盛时期。库施王国成立之初,农业和畜牧业已较发达,黄金开采也是其重要行业之一。麦罗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一个冶铁城市,至今还残存两堆各高近 30米 的废铁渣遗址。库施王国同埃及、阿拉伯和印度均有贸易联系。在麦罗埃城发现了金字塔及古代宫殿、神庙遗址,还发现有彩陶、玄武岩石碑、石雕、古代罗马的镀金酒杯等遗物以及大量的古埃及、古罗马的钱币。较之同时期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库施王国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富庶。
从公元8世纪至13 世纪,苏丹的马库里亚基督教王国的国势相当强大,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用古努比亚语书写的各种文献。就已获得的此类文献来看,有教堂等建筑物墙上的文字和墓葬与墓碑上的文字,内容有国王、主教、官员的姓名、头衔以及编年资料,还有土地所有权、宗教祈祷文字等等。在经济方面,从8 世纪下半叶开始,著名的努比亚基督教时期古典陶器发展起来。苏丹不但不再大量进口埃及的陶器,它的陶器产品反而远销到下埃及的福斯塔特地方,以及乍得的科罗·托罗地区。基督教的教堂和修道院如雨后春笋,到处修建起来,到了10 世纪下半叶,建筑热在苏丹仍经久不息。1002 年在位的国王拉法耶尔,在首都古栋古拉建立新的大教堂,同时仿巴格达风格,用红砖建造了许多建筑物。中世纪的苏丹,是一个社会生活相当稳定、繁荣,教堂林立的古朴社会,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封建主混战的中世纪的西欧高得多。
在15世纪,苏丹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一直延续到19世纪。这一时期苏丹的象牙、阿拉伯树胶、棉花、骆驼、牛、羊等产品世界知名。苏丹一直是一个以富庶著称于世的国家。
2.西方的入侵和苏丹的灾难
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以及后来的英国、法国等国,以早期殖民主义的形式向苏丹渗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未能像在美洲印第安人和西非、南非一些黑人地区那样为所欲为。但通过这一段的接触与渗透,它们了解了苏丹的真实情况,为以后的进一步侵略和扩张打下了基础。
19世纪开始,英国、法国利用奥斯曼埃及大举入侵苏丹。第一阶段的侵略主要在北部,奥斯曼埃及处于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入侵苏丹由阿里的儿子伊斯梅尔·卡米尔帕夏主持。1821年6月,伊斯梅尔兵至散纳尔,芬吉人末代素丹巴迪六世投降。阿里其婿德弗特达尔·库斯劳指挥另一支大军,于 1821年4月20日 从尼罗河向西南之达尔富尔进发,攻占巴腊,征服达尔富尔统治下的科尔多凡。至此,奥斯曼埃及基本上控制了苏丹。第二阶段的侵略主要在东部和南部,伊斯梅尔统治时基本完成。 1840年3月20日 ,阿赫美德帕夏征服塔卡,骗取哈登多瓦,占领卡萨拉。1869年,伊斯梅尔任命英国人萨缪尔·贝克统帅一支远征军,征服贾阿里,建立赤道省,贝克被任命为该省第一任省督。1874年10月,祖贝尔从南部、阿尤布帕夏从西部围攻达尔富尔,在马拉瓦希杀死其素丹伊卜拉欣, 11月2日 占领法席尔。至此,整个苏丹处于奥斯曼埃及统治之下。
奥斯曼埃及大举入侵给苏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要有:第一,大肆屠杀苏丹人民。库斯劳为替伊斯梅尔·卡米尔1822年10月在贾林屠杀了40000人,1823年一次竟杀死5000人。第二,残酷掠取奴隶。仅1839年在苏丹捕捉的黑奴就达到20万人。据估计,散纳尔每年向埃及输出1500名奴隶,达尔富尔每年多至6000人;善迪奴隶市场更加繁荣,生过天花的年轻男子值15美元,姑娘值25美元。第三,疯狂掠夺苏丹特产,1827—1828年大约从苏丹掠走1270吨树胶,1836—1837年从苏丹掠走了25000张牛皮、6400张山羊皮和19600张绵羊皮。戈登还宣布在赤道地区对象牙贸易实行政府垄断,每年从垄断苏丹象牙贸易中弁取商业利润就高达400万镑。第四,强行征收苛捐杂税。如1871年,加法尔·穆兹哈尔总督在北方诸省超限度地征收了水车税,其继承者还一年征收了三年的水车税。曾经人口稠密、农牧兴旺的散纳尔,在19世纪70年代初,145个村庄只剩下599人,大部分居民不是饿死,就是为逃税而四处流浪。
我们应该看到,奥斯曼埃及大举入侵苏丹,实质是英国、法国殖民侵略的特殊形式。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的奥斯曼埃及已经是英法的半殖民地,伊斯梅尔统治时期的奥斯曼埃及更是完全处于英法的控制之下。入侵苏丹的奥斯曼埃及背后是英法殖民者。突出表现是奥斯曼埃及大量任用欧洲人充当苏丹的高级官吏。苏丹省级以上官吏多由欧洲人担任,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有曾担任赤道省省督的英国人贝克和戈登、任加扎勒河省督的意大利人盖西、任马萨瓦省督的瑞士人穆泽戈尔等。臭名昭著的戈登还担任了苏丹总督(戈登曾直接指挥了圆明园的大烧杀和大抢掠,前些天拍卖的圆明园兽首就是那次抢掠中被抢走的,还曾统率“常胜军”血腥镇压太平军,使中国人口从4.3亿锐减至2.3亿。戈登的累累罪行在西方国家也是臭名昭著,不过近年中国一些无耻的买办“精英”正极力给他翻案,胡说戈登是“真正的绅士”,“为中国和苏丹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英法通过奥斯曼埃及侵略苏丹和欧洲殖民者挑起部落冲突贩卖黑奴,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侵略西藏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苏丹人民的灾难应记在英法殖民者头上。
3.“英埃共管”的建立和残酷统治
自奥斯曼埃及大举入侵以来,苏丹人民不甘沉沦,一直进行着反抗。1822年秋,马克·尼米尔指挥群众纵火烧死伊斯梅尔·卡米尔。1834年,马哈斯人民在马克·巴黑特领导下掀起抗税暴动。1865年,卡萨拉驻军中全体苏丹籍士兵发动兵变,反对残暴统治。1877年,达尔富尔人民在拉希德领导下发动抗税起义。特别是历时18年马赫迪起义,是非洲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反殖民主义武装起义。
1881年8月,马赫迪(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宣布起义。英国以埃及政府名义,派遣前英国驻印度军官W·希克斯率军镇压。1883年在欧拜依德南部的谢甘地区,遭到马赫迪军的伏击,全军覆没。起义军直逼苏丹首府喀土穆。1884年1月英国政府派曾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戈登固守喀土穆。戈登发布法令、公告,许诺解放奴隶、减税和自治,另外以英援军即将到来进行恫吓。他还用高官厚禄诱降马赫迪,但被拒绝。 1885年1月26日 ,马赫迪率军攻下喀土穆,击毙戈登。1964年1月周恩来总理访问苏丹时就此事表示,苏丹人民为中国人民报了仇。英援军被迫撤出苏丹。至此,除几个沿海城市外,苏丹全境获得解放。
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就提出了“英国人要从开普到开罗”的口号,这就是英国对非政策的简单表述、臭名昭著的“二C 计划”。英帝国主义绝对不能容忍在“2C计划”必经之尼罗河上游和英印航线之红海沿岸出现一个独立的非洲人国家。1896年,英国卷土重来,HH.基切纳率英军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在同年9月的栋古拉之战击败起义军。1898年9月的恩图曼之战中,马赫迪军队英勇奋战,拼死冲锋,但因冲不破敌人用速射机枪组成的火力网,马赫迪军队最终失败了。基切纳进入恩图曼,将马赫迪的遗体从陵墓中拉出,焚尸扬灰,后来马赫迪的两个儿子也被枪决。穆罕默德·阿赫迈德的弟子穆罕默德·阿卜杜拉率起义军残部退入科尔多凡地区进行游击战,直至 1899年11月24日 战死,马赫迪起义失败。
1899年1月,英埃签署共管苏丹协定,苏丹实际上沦为英国殖民地。所谓共管,也就是实际上由英国统治,埃及仅作为陪衬而已。在苏丹总督处理事务时,开罗的英国领事有优先权。苏丹的立法受开罗的英国领事和英国控制的埃及司法部控制;其财政上的预算,特别支出和财政官员任命,都要得到英国控制的开罗政府的批准。
英国殖民者对苏丹进行残酷剥削和掠夺。英埃征服以苏丹后,便强迫人民大规模植棉。1904年,在伦敦还成立苏丹实验种植辛迪加,后改名为苏丹种植辛迪加,指导棉花生产。1911年,帝国棉花生产协会到杰济腊地区调查后,决定大量种植长绒棉。他们强迫农民以1/3的土地植棉,强迫苏丹地主以每亩2先令将土地出租植棉。苏丹棉农只能得到全部收成的40%。苏丹的物资大量输出。到1913年,苏丹出口的阿拉伯树胶可满足世界需要的一半,棉花出口也增加到2300吨,棉籽达4700吨。各种农作物出口总值为150万英镑。苏丹变成了向英国提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的生产基地。
尤为卑劣的是,英国殖民者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手段。一方面制造苏丹和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矛盾,另一方面制造苏丹内部阿拉伯人、黑人和富尔人之间的矛盾。等到苏丹 1956年1月1日 宣布独立时。一向以富庶著称于世的苏丹变成了一个财富被掠夺一空、经济结构畸形、民族矛盾尖锐、和邻国关系紧张、发展困难重重的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可见,在苏丹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内,苏丹发展水平都高于西方。一直到19世纪西方大举入侵前,苏丹人民生活都是比较富足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侵略和掠夺是苏丹困难的根源。所谓“苏丹一向落后”,“西方征服促进了苏丹发展”完全是西方编造的谎言。
二、苏丹的发展与问题
1.独立后苏丹的发展
苏丹于 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59年2月4日,苏丹和中国建交,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4月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上台。
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长期侵略和掠夺、经济结构畸形、民族矛盾尖锐、和邻国关系紧张,兼之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苏丹独立以后到巴希尔上台之一时期的发展在非洲国家中也是比较糟糕的。人均收入连年下滑,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粮食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983年苏丹第二次内战爆发,随后是大旱灾。到1989年巴希尔上台时,苏丹人均GDP仅80美元,在众多阿拉伯国家中居于倒数第一位,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在挨饿,广大人民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国民经济已经崩溃。
1989年巴希尔上台以来,特别是1995年,中国石油公司应苏丹政府的邀请,到苏丹参与石油开发和石油工业建设之后,苏丹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今天,苏丹拥有了从石油勘探到钻井,从原油开采到加工,直到石化产品的一整套石油工业体系。不论是航空煤油还是汽油、柴油,苏丹全部都可以生产。苏丹的石油制成品不但可以满足本国的所有需求,还有部分出口。作为石化工业的副产品,塑料产品正在苏丹迅猛发展。在十年之内,苏丹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贫穷国家,成长为一个工业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近年以来,苏丹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高居北非六国之首。2005年,苏丹国内生产总值265.2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8.6美元,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3%。相比之下,马里是美国和欧盟良治和民主的典范。这个模范称号为马里带来了可观的外援收益。尽管如此,巨额援助仍然没有改变马里贫困的现状。马里从殖民地走向独立,从“独裁”走向“民主”,再成为非洲民主和良政的典范,但是始终没有摘掉非洲最贫困国家的帽子。1989年巴希尔上台前,苏丹和马里发展水平相仿。今天,马里的首都巴马科,无论是建筑还是交通工具,根本没有办法和苏丹的首都喀土穆相比较。
苏丹政府指出,苏丹的经济奇迹离不开中国。1959年2月4日,苏丹和中国建交以来,中国对苏丹提供了大量援助。特别是1995年以来,中国帮助苏丹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石油工业,为苏丹保住本国石油利润奠定了基础。在苏丹石油工业的所有技术岗位上都有苏丹工程技术人员在岗。虽然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存在目前还是必须的,但是苏丹的技术人员在中方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下,正在迅速成长。这就为苏丹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而欧、美等大型石油集团介入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开采至今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但是还没有几个国家能像苏丹那样满足国内的成品油需求。在欧美最早从事石油开采的伊朗、伊拉克等国,采油的历史虽然已有百年,但是伊朗至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成品油需求,60%的成品油依赖进口。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外援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援存在本质区别。
2.南方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英国殖民者采用 “分而治之”的手段长期挑唆,苏丹南北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并引发了两次内战。
早在1955年,苏丹独立之前,苏丹第一次内战爆发,1972年3月,苏丹政府与南方代表签订协议,持续17年的内战方告结束,南方实行自治。
20世纪80年代初,苏丹总统尼迈里在全国实行伊斯兰法,引起南方人的强烈抗议。在美国和其盟友乍得、肯尼亚的支持下,1983年5月,以约翰·加朗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发动兵变,成立了“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开始武装推翻政府的活动,引发了第二次内战。苏丹第二次内战是非洲大陆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之一,造成200多万人丧生,400万人流离失所。
苏丹巴希尔政府自1989年上台以来,重视解决南方问题,作出了只在北方实施伊斯兰法和在苏丹实施联邦制等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决议。但是,在美国和其盟友乍得、肯尼亚的支持下,以加朗为代表的南方势力却坚持要在南部实行民族自决,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的无理要求。在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的直接参与下,苏政府与南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的和平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于 2005年1月9日 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至此,长达22年之久的苏丹第二次内战宣告结束。苏丹于 7月9日起 进入为期6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由北南双方联合执政,巴希尔继续任总统,SPLM主席加朗就任苏第一副总统(加朗于 7月31日 坠机身亡,其副手基尔继任)。9月,民族团结政府成立。10月,南方成立以SPLM为主的自治政府,基尔任主席。
今天,苏丹宪法规定苏丹是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国家,国家实行建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非中央集权制;确立言论、结社自由原则和政治协商原则;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相处,南北方公民与义务平等。2005年7月起开始6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苏丹保持统一,实行“一国两制”,建立南北两套立法系统。南方十个州成立统一的南方政府,北方保持建立在伊斯兰法基础上的政府机构,过渡期后南方可行使民族自决权。而相比之下,加拿大的魁北克,法国的科西嘉,英国的北爱尔兰显然没有这么大的自治权,美国的印第安人、黑人、拉美人、华人更是饱受种族歧视。在美国,连墨西哥独立初期的地图(包括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都找不到。美国银行甚至以防止武装抢劫和盗窃为借口,禁止穆斯林妇女戴头巾排队,宗教歧视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真应该好好向苏丹学习学习人权。
3.达尔富尔问题
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自北至南依次与利比亚、乍得、中非等国毗邻,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达尔富尔地区包括三个州,即北达尔富尔州、西达尔富尔州和南达尔富尔州。这里居住着包括阿拉伯人、富尔人和黑人等80多个部族,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多居住在北部,而信奉基督教的土著黑人则住在南部。
达尔富尔地区曾经雨水丰沛、土地肥沃,15世纪,苏丹的富尔伊斯兰王国就是位于这一地区。然而,达尔富尔地区也是英国殖民者掠夺最严重的地区,长期发展畜牧业“单一经济”使达尔富尔地区经济结构畸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荒漠化现象不断加剧。苏丹独立时,达尔富尔已变成苏丹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的地区。由于英国殖民者采用 “分而治之”的手段长期挑唆,阿拉伯人、黑人和富尔人之间的矛盾尖锐,达尔富尔地区部族间的武装冲突不断,致使该地区的许多地方一直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由于苏丹边界是十九世纪欧洲列强瓜分非洲和实行殖民统治时人为划定,达尔富尔地区不少部落曾被划到不同的国家,因而该地区的部族与周围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美国和其盟友乍得、肯尼亚的支持下,达尔富尔地区部族间的武装冲突愈演愈烈。
近年来,随着达尔富尔地区石油等矿产资源不断被开发,部族之间为争夺资源的斗争日趋激烈。2003年初开始,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相继组成“苏丹解放运动”(又称“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平等运动”两支武装力量,以政府未能保护土著黑人的权益为由,要求实行地区自治,与政府分享权力与资源,并不断攻城掠地,展开反政府武装活动。在美国和其盟友乍得、肯尼亚的支持下,达尔富尔地区冲突不断扩大,有关冲突造成上万人死亡和近百万人沦为难民。美国等西方国家反而借此向苏丹政府施压,推动安理会先后通过多项决议,威胁对苏丹制裁。在非盟及部分非洲国家斡旋下,苏丹政府于2003年8月开始同达尔富尔地区反政府武装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进行和谈。2004年8月,非盟开始向达尔富尔地区派出特派团(AMIS)执行维和行动,西方国家积极推动联合国接管AMIS。
2006年5月,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地区主要反政府武装“苏丹解放运动”签署《达尔富尔和平协议》。8月,根据和平协议规定,“苏丹解放运动”主席米纳维宣誓就任首席总统助理。8月31日,安理会通过联合国接管达尔富尔地区维和任务的1706号决议。苏丹政府表示坚决反对。11月16日,达尔富尔问题高级别对话会在非盟总部召开,安南秘书长提出“三阶段”方案,即第一、二阶段由联合国向非盟特派团提供财政、后勤和技术支持,第三阶段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非盟/联合国混合维和行动。方案得到多方认可,苏丹表示原则接受,但对第三阶段有所保留。12月,安南方案第一阶段开始部署,首批联合国维和技术人员抵达达尔富尔地区。2007年4月,苏丹与联合国、非盟就安南方案第二阶段内容达成一致。4月11日,作为中国政府特使结束对苏丹访问的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在北京表示,在达尔富尔问题上,苏丹方面已原则接受安南第三阶段方案,但对混合维和行动司令人选、混合部队的规模等一些细节问题有所保留。6月12日,联合国、非盟和苏丹政府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苏丹接受经修改后的关于联合国与非盟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驻混合维和部队的方案。
从上文可以看出,巴希尔在苏丹的和平与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对苏丹的和平与发展有极大的帮助。美国等西方国家是苏丹内战的幕后黑手,犯下了侵略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等累累罪行,理应受到审判(苏丹南部和达尔富尔地区的叛军都是美国提供资金、武器和训练,由美国盟友乍得、肯尼亚渗入苏丹的)。
三、“国际社会”在苏丹问题上扮演的角色
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等西方把持的国际组织在苏丹问题上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1.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苏丹犯下的累累罪行
联合国维和部队不仅极力挑唆苏丹的冲突,支持分裂势力,而且直接迫害苏丹人民。下面简单说说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苏丹南部最大城市朱巴对当地儿童进行猥亵和性侵犯的事件,这只不过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苏丹犯下的累累罪行的冰山一角。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2005年7月在内部发行的一份报告说,自两年前联合国维和部队来到苏丹南部最大城市朱巴驻扎起,一些联合国维和士兵及文职人员中就出现了对当地儿童进行猥亵和性侵犯的现象。有数百名儿童遭受了性侵犯,该报纸刊登了20多名受害者的证词,据这些受害人讲,他们通常是被骗上印有联合国字样的汽车后遭到性侵犯,有些人事后得到微乎其微的报酬,大部分人只是被随便遗弃在路边。一名自称受过性侵犯的14岁男孩乔纳斯说,一次他正坐在河边,一辆印有联合国标志的汽车开到他身边,车上一名男子将他骗上车,男子衣服上有联合国徽章。等车开到另一个地方后,这名男子给乔纳斯蒙上眼罩开始猥亵他,最后将他送回最初碰面的地点。与乔纳斯有类似经历的儿童在当地有很多,但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加上贫困和害怕,目前这些儿童还拿不出医疗鉴定来证明自己遭受过性侵害。
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外,当地一些人权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收集了一些受害儿童的证词。据称苏丹政府也收集了一些相关证据,其中包括联合国一名工作人员与3名年轻女孩发生性关系的录像带。
朱巴当地法院的一名法官透露,自从联合国部队到来之后,当地的童妓数量不断上升,但目前法庭还没有审理过相关案件。当地人对联合国人员的行为抱怨不少,因为被控人员并没有遭到调查,苏丹南部羽翼未丰的政府一直努力和联合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不敢贸然采取行动。
今天,苏丹人民包括南方和达尔富尔地区的人民,对联合国维和部队深恶痛绝。他们认为,联合国维和部队和50多年前朝鲜那支“联合国军”,乃至100多年前的戈登没什么区别,都是打着“国际社会”旗号的侵略者。只有南方和达尔富尔地区的一小撮分裂分子对联合国维和部队十分欢迎,强烈要求增派联合国维和部队,美国等西方国家也积极支持。由此,苏丹政府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冷淡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2. 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丑剧”
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 3月4日 宣布,以涉嫌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正式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这是国际刑事法院自2002年7月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现任元首发出逮捕令。
国际刑事法院女发言人劳伦斯·布莱隆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预审分庭的法官认为,在2003年4月至去年7月期间,巴希尔作为苏丹总统和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涉嫌蓄意下令对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平民发动袭击。法官发出的逮捕令上列举了巴希尔7项罪行,包括5项反人类罪和2项战争罪。国际刑事法院书记官长西尔瓦娜·阿尔比亚敦促苏丹政府积极配合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并移交巴希尔。阿尔比亚说,如果苏丹政府拒绝合作,法院可能做出有关苏丹政府不合作的裁定,并将此事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
在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希尔发出逮捕令后,苏丹数千民众立即走上首都喀土穆街头,高呼支持巴希尔的口号,抗议国际刑事法院的这一做法。苏丹政府多次重申,苏丹没有正式批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因此该法院对苏丹没有司法管辖权。苏丹总统发言人法杜勒说:“这是一个有问题的决定,我们不承认它,也不承认作出这一决定的法院,我们根本不在乎它。”苏丹政党和政治组织管理机构8日批准苏丹总统巴希尔参选下届总统,同时指出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希尔发出的逮捕令不影响其参选资格。苏丹政党和政治组织管理机构主席贾比尔当天在喀土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巴希尔执政以来在实现国家和平与民族和解、消除社会矛盾和维护司法正义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还呼吁苏丹人民团结起来,维护国家和平,避免国家再次发生战乱。他说,少数西方势力千方百计肢解苏丹,以阻止苏丹成为强大国家,为此苏丹人民必须保持警惕。
对于国际刑事法院向巴希尔发出逮捕令的决定,一些国家表示了担忧。据报道,埃及外长阿布·盖特表示“极度”担忧,认为此举可能危及苏丹的安全与稳定。埃及中东通讯社援引阿布·盖特的话说,在当前形势下,联合国安理会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确保苏丹的和平。他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延缓国际刑事法院执行其决定。俄罗斯总统驻苏丹特使也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这一举动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可能对苏丹以及整个地区的局势产生消极影响。
所谓国际刑事法院,建立的初衷是防止侵略。而今天,苏丹没有向国外派驻一兵一卒,阿富汗和伊拉克遭受的侵略倒是“正在进行时”,任何一个稍有一点良心和羞耻心人都知道,国际刑事法院当务之急是审判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侵略者。可是,国际刑事法院不仅对阿富汗和伊拉克遭受的侵略完全视而不见,反而对一直捍卫独立和和平与民族和解,坚决抵制西方侵略的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了逮捕令,岂非滑天下之大稽?这表明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们丧失了最后一点良心和羞耻心,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
30年代,希特勒集团制造“国会纵火案”审判季米特洛夫,最后被迫宣布季米特洛夫无罪释放。60年代,南非种族主义者集团审判曼德拉,最后判处曼德拉无期徒刑。而近几年,先是米洛舍维奇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荷兰海牙的联合国监狱里,后来又是萨达姆被绞死,现在国际刑事法院又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了逮捕令,妄图置巴希尔于死地。可见,当前西方国家的司法公正性还不如希特勒集团和南非种族主义者集团。希特勒集团和南非种族主义者集团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今天的帝国主义国家也难逃历史的审判。
最后,我想用苏丹总统巴希尔3月8日在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群众集会上的谈话作为结尾:“有人想进行挑战,那就来吧,历史上我们战胜了殖民主义者,英国殖民主义将领希克斯被苏丹起义军打死在苏丹西部的森林里,曾对苏丹人民进行残酷镇压的英国人戈登也被苏丹人民打死。西方人应该很了解苏丹。”“那些曾屠杀印第安人的人,现在谈起了种族大屠杀,他们有资格吗?美国像对待奴隶一样驱赶非洲人为他们的经济发展服务。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中采取了焦土政策。” “任何不遵守苏丹法律的人都将被驱逐出境,不管他们是外交官,还是外国安全部队或救援组织,在苏丹的外国人或机构必须遵守苏丹法律。”
祝愿巴希尔总统继承马赫迪的遗志,带领苏丹人民战胜新殖民主义者的侵略!
相关文章
- 苏丹、阿盟、埃及强烈谴责以色列轰炸苏丹军工厂
- 梅新育:中国企业不应轻言“撤出苏丹”
- 苏丹:29名获救的中国工人得益于毛主席时代的革命外交路线
- 为什么不往病根儿上说?
- 苏丹:29名获救的中国工人得益于毛主席时代的革命外交路线
- 美出兵乌干达打响新石油战争
- 王炎:为什么“拯救达尔富尔”——非政府组织与政治共同体
- 苏丹教育分性别 女孩争受教权
- 我中国面对南苏丹所有问题——都要谨慎处理!
- 我行我素:一次鲜见的外交自信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