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为调查研究提供重要指导

火烧 2024-01-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毛泽东提出的调查研究三要素展开,强调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的重要性,解析其对当前调查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重视调查研究贯穿于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意识到过去一段时间党的认识和政策存在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头脑“冷得不够,热得多了一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情。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的明确要求,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导。

  毛泽东指出,“情况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情况明”的主体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正确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情况明”的前提是“情况实”,要让群众讲真话、谈实情、说心声,把群众意见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群众生活、言论、行为的实际来了解真实情况。

  “决心大”体现在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克服矛盾、迎难而上还是回避问题、畏手畏脚,是摆在调查研究者面前的必答题。调查研究的决心大不大,从工作作风也能看出一二。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推动调查研究常态化,下定决心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方法对”是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1961年3月,毛泽东专门列举了开好调查会、调查会人员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提前准备调查会提纲、亲自出马、深入解剖典型、自己做记录等多个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既精准有效,又操作性强,为推动全党有效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导。

  毛泽东提出的“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形象生动、提纲挈领,指导和推动了全党调查研究走深走实,是对我们党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至今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