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如何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火烧 2010-04-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如何获得人民拥护,强调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如穿衣、吃饭、住房等。同时反思执政理念变化,提出对稳定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质疑。


                        如何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说:
    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我郑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那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

           摘自《毛选》--《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


    不解的是:莫非毛主席逝世了,这个理念就变了,把“为人民谋利益”变成了“从人民手里谋利益”?
    还是打江山的年代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江山打下来之后,政权也稳定之后,到享受成果的时候,人民群众就转化成负担了?这岂不有点“推完磨杀驴吃”的意思?
   《xxx文选》284页上有一篇文章叫《压倒一切的是稳定》。谈如何才能实现稳定呢?从其文选中多处强调“不允许乱”,“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三-286),“以后遇到动乱的事,我们还要戒严”(三-331)等等的话中显而易见他的指导思想。
    然而,究竟是谁在制造不稳定?
    这么做了几十年之后,现在的许多事如何解释?执政者是否应该清醒清醒一下,反思反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