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在对待“精神病”问题上何以如此强悍?
镇政府在对待“精神病”问题上何以如此强悍?
蔡金安
把上访者说成有“精神病”而强制送进精神病院成了某些地方政府对付上访者的有力武器,一旦事情败露,地方政府常常不是认错改错,而是千方百计地说谎造假,转移拖延等等,其目的是掩盖错误,推脱责任。
2010年4月23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和网站刊发《状告乡政府漯河一农民被关精神病医院六年半》一文,披露2003年10月郾城县大刘乡(2005年划归源汇区管辖,更名大刘镇)农民徐林东状告乡政府,被乡政府送到精神病院的有关遭遇,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关注。
4月23日下午,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区委宣传部一张姓副部长透露,源汇区大刘镇政府向调查组称,徐家曾召开家庭会议同意并委托镇政府将其送进精神病医院,并出示了一份“委托书”。而徐林东的大哥徐林甫和弟弟徐桂林均称,他们一家从未召开过家庭会议,也没有签署过所谓的“委托书”,镇政府这是公然说谎造假。
徐林甫说,他曾在漯河找律师,希望从精神病医院中将弟弟救出,但没有人敢代理此案。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张赞宁看到报道后非常气愤。他表示,即便徐林东真有精神病,大刘镇政府也无权将他送到精神病医院,医院也不该收治,从目前情况看,大刘镇政府和驻马店、漯河两家精神病医院均涉嫌非法拘禁。
对《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和网站的报道,漯河市委市政府领导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尽快查处。源汇区委区政府立即行动,23日上午11点30分召开区委区政府紧急会议,对迅速调查此事作出相关部署,24日见报:
一、对报道中涉及到的乡镇工作人员赵廷耀予以停职,等候相关部门的调查。
二、成立徐林东事件领导小组,下设纪检、稳定、法纪、医疗四个工作组,由纪委、政法委、检察院、卫生局等部门介入,各司其职,尽快查明事实真相。
三、区委区政府领导要求所有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本着“如果徐林东是你的家属应该怎么办”的态度,尽心尽力,尽快查清事实,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四、尽快联系漯河精神病院和徐林东家属,妥善照顾徐林东的日常生活。
新闻媒体的披露和市区委市区政府的重视,按说会给下级政府带来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没想到的是,就在漯河市源汇区委宣传部向《中国青年报》发来调查情况通报当天,大刘镇领导却在漯河市精神病医院导演了一出出尔反尔的戏。
据徐林东的弟弟徐桂林叙述,24日上午,大刘镇党委书记李启龙和一名姓孟的副书记及东王村村支书徐铁钢将徐林东家属叫去谈话,称同意家属将徐林东接走。下午3时许,孟副书记出现在漯河市精神病医院门口,却突然反悔。
孟副书记表示,第一,要将徐林东送到郑州做鉴定,如果确定病人没病,家属要向镇政府签协议作出保证,不让徐林东乱跑;第二,如果鉴定确实有病,要在精神病医院继续治疗。家属要求自己接徐林东出院遭拒绝。镇政府态度很坚决,声称必须由镇政府尽快带徐林东去做鉴定,家属可以陪同,但不能由家属单独带他去看病。
河南亚太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常伯阳说,去做精神病鉴定,只能是在徐林东自愿的前提下,他如果没有意识能力、自我行为能力,应由他的家属决定是否带他去做鉴定、是否进行治疗,“这一切与镇政府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也没有权力这么做”。另外,“是否接他出院,不应根据他是不是有病来决定,而完全是由他的家属或本人决定,在这件事上,镇政府也没有任何的权力”。
从以上内容看出,大刘镇政府涉嫌说谎造假和顶风拖延的问题。大刘镇领导在对待“精神病”问题上何以如此强悍?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一、为了保乌纱帽,只能将黑的说成白的了。二、对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上级部门的决定,报侥幸心理,能拖则拖,能掩则掩。三、对打压惯了的普通百姓,再打压一下又何妨?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对待上访者和普通百姓的问题上劣迹斑斑,早已引起人神共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着看吧,如果还不改变轻民的心态继续欺民,这些心中无民的政府官员必将在民众的怒吼声中被民众的汪洋大海所淹没。
20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