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利润最大化、道德和其他――兼答某网友

火烧 2011-03-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企业利润最大化与道德的关系,分析资本贪婪本质,批评部分企业行为,同时讨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现实对比。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10 19:02:34 / 个人分类:杂文

查看( 57 ) / 评论( 8 ) / 评分( 0 / 0 )

    不久前我写了篇名为《开发商血管里流的是什么血液?》的博文,批评了某企业家的“利润最大化”言论。网友不三则四在文后作了如下跟贴:  

那我要问先生一个问题:
石化两巨头算不算是流着道德血液的企业?他们的利润是不是合理化的呢还是最大化的呢?他们是不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盈利目标,光凭这一点能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这个恐怕要商量的。理论上的东西,讲得再好,还是要经由社会现实来论证。
我们社会主义搞商品经济,搞企业生产,那些中国国资背景的企业不见得就是追求的是“利润合理化吧”
铁路交通,利润合理?
石化供油,利润合理?
银行收费,利润合理?
先生现在讲什么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合时宜的。讲以经世致用的东西还是实在点。
资本主义无论从理论上描述的再差劲,也不见得就灭亡了,反而世界一流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论从理论上描述的再美满,也不见得社会保障就全面,社会发展就匀衡。
所以事物的比较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机中。脱离地这些客观来讲,就叫不合时宜。  

   

我感到网友不三则四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虽然观点与我不同,但我对他的观点表示尊重,并愿意再就此问题再说几句。  

企业当然要有利润才能生存,但企业的利润是哪里来的呢?下面的简单公式可以说明:  

   

  企业利润=产品价格×销售量-成本(物资成本+人工成本)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企业要获得最大利润,有两个办法:一是提高企业有定价权的产品价格,二是降低成本,特别是企业也有主动权的人工成本。为了前者,企业就会采取垄断价格、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手段来求得利润最大化;为了后者,企业就会搞假冒伪劣、压榨工人等行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媒体上已揭发了这方面的无数事例,这些事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引用英国评论家登宁的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机会,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有利润,它就保证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以此揭露资本的贪婪本质。而所谓企业利润最大化正是反映了资本这一本质的。  

但正如不三则四网友质问的:“资本主义无论从理论上描述的再差劲,也不见得就灭亡了,反而世界一流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这是为什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不是我这篇博文能解决的,恐怕可以写一大本书。但简单地说也不复杂: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这中间有无数劳动者流干了血汗,有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无耻掠夺,有两次世界大战,更有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二是无原则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现在已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资本主义发展若真的一直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的。其实,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多数企业已经在实践中体会到,企业必须重视经济伦理,应当公平守信地获取其合理的利润。例如被誉为经营之圣的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就提出和实践了“利他经营”的经营哲学,指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为了社会进步和员工福利的观点而非利润。由此可见,今天资本主义国家里的一些企业家,他们的血液中也开始流躺着“道德的血液”了。  

至于不三则四讲到的中石化、铁路、银行等问题,本文不作展开。仅指出一点:这些企业的资本都是国有的,他们获取的利润,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正因为这样,国家才有可能控制和调节国民经济,才有可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和强大,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福利。至于他们的利润是否合理,有国家、人大、政协在监管着,也有广大的人民在监督着。但我相信,他们的定价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也绝对不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圣经而造成的,所以与那位广东的房地产企业家所倡导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不指望这篇小文能改变不三则四网友的观点。只要他能认真阅读和思考我的观点,我就感到非常高兴了。当然,我也欢迎他继续批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