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无耻精英,你们歇歇罢!

火烧 2011-03-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31
文章围绕日本地震引发的舆论争议,批评部分精英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强调民族主义情绪与西化论的关联,呼吁理性看待国民素质与国家发展。

日本昨日发生大地震,具体级数不很确定,昨天看就有很多版本,腾讯说7.9,新浪土豆凤凰南方都是8.8,优酷说是8.9,今早又传说米国人测试出来9级了,版本愈来愈多,众说纷纭,一时难以确定。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此次地震破坏极大,有专家说日本这次地震的破坏力甚于汶川大地震二十倍。此次的地震威力之大,引发了海啸,据传大半个仙台都被淹没了,仙台乃是鲁迅先生留学之地,至今仍有大量华人,每念及此,我就暗自伤感,又为我们的同胞揪心。听说这一地震波及了整个东亚,日本全国都有震感,我们的台湾和沿海也会受到危及,真心希望地震的影响早日散去。

即使别人不认可,我也要承认自己颇像一位民族主义者,实话说,我对日本是没有好感的,只是会对日本社会的开放感到吃惊。我确定我的骨子里是反日的,但是就在昨天看到新闻的一霎那,我便心生为日本人民的祈祷,立刻留言愿日本人民安好。我不认为只有我会做到这一点,我倒觉得所有中国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向受灾民众表达我们的慰问,这是应然,本来就没有任何值得炫耀与赞扬的;日本民众在地震中表现出的勇气与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本来也没有任何值得说三道四的。可偏偏就是有这样一群好事者,一定要为国人扣上帽子,一者说中国人在地震中的表现比不上日本,再者中国人不如日本人宽容大量,于是顺水推舟,认为这都是教育的结果,教育是国家的事,于是国家是有罪的,国家有罪就要把国家体制彻底推翻!简直一派胡言,这些无耻之徒用心何其险恶!

如果这些无耻的好事者只是一些所谓“不明真相”的群众也是罢了,可偏偏他们都是国家的精英,他们都是一些垄断着公共舆论话语权的人——这是一种怎样可笑的事。这里我倒不妨列举一下那些好事者的无耻论调了:“新周刊:日本地震是对中国国民人性的一次大体检”(呵,居然上升到人性了,这是怎样的高度了,难道国人天生便是人性不如人么?难道国人都不如你们来的识大体么?)“南方游子2010:日本人坐在楼梯两侧,确保中间畅通。这是教育的結果,不是GDP能换来的。”(中国的教育是出大问题了,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出现,可能你是教育外的人罢)“潘石屹: //李开复: //薛蛮子:感动,震撼,惭愧。 //卢九评: //sawaku2010:东京今晚地铁通宵运作,上千人等待的地铁内没有一点混乱 //凤凰卫视杨舒: //金娜 :给世界展现怎样的国民气质?! //张明天 :的确,这与GDP无关!”(我当然希望你们在危机时能展现一点大国风范,否则,请闭上你们的嘴)“薛蛮子:您说的地方自治与中国的大一统。但是我以为日本全面彻底的西化运动,拥抱普世价值成就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大国风范是西化,而且是全面的西化得来的,现在我算是了解了)……无耻论调过多,我实在不愿意多举了,一场地震,人性、国民、道德、政府、秩序、教育、大国、混乱、惭愧……一个个本来毫不相干的词语实现了大串联,矛头所指的便是中国,敢问一句,中国真的什么都不行吗?如果大多数中国人的素质不高,那么你们的素质高到哪去呢?我看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现在我不由得想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思潮,全面西化论,海洋文明论,殖民地优势论,一种种无耻又无知的论调大行其道,本以为89的一次压制取消了民主但顺带也给这些叫嚣连同洗澡水泼出去了,不想到余孽犹存,近年来又是一次总爆发,尤其是这些年来草根舆论的兴起,居然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包装出售的机遇,看看那些微博上占据着话语权的,一个个整天唱衰国家,整天胡言乱语的,他们正是当年的西化鼓吹者。

纵观地震后的种种言论,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有两类,第一类是幸灾乐祸型,纷纷发来贺电,第二类是感叹赞美痛骂国人的,要我下论断,第一类是无知,第二类就是装B无耻!第一类多是一时失策仇日情绪总爆发,他们会想通的,但第二类则是让人心寒,尤其是发现这些人多是些把持各行各业话语权的精英时尤甚,但细想一下,他们如此做可能是希望国人变得善良,更实在的目的就是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是一定会唱衰国家的,直到西式民主的出现。

还是染香靠谱,我们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的向日本人带去关慰呢?我们为什么要用日本人的行动比出国人的不足呢?那些千方百计强调自己的祈愿与国家民族无关的人其实不是真的为日本祈愿,只是作出这些姿态罢了,其目的是给周围人看;那些千方百计强调日本大国风范的人作践得很,如果国人做得不好,你们又做得怎么样呢?止有无耻罢了。

最后,再真心为所有天灾中受难的人们祈愿安好,云南加油!日本加油!

那些无耻的精英们,你们可以歇一歇了。

       阴阳怪气的论调,可以停止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