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的门口将立关公像羞辱了谁?
国家大剧院门口立关公像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认为不协调,有人质疑其文化意义。汪国新提案遭批评,认为此举不伦不类,影响国家文化形象。
中国经济网北京 3月12日 讯(记者 张晓晔)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中央文委会委员、三峡画院院长、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国新 3月12日 上午10点做客中国经济网,他在访谈中提到,他的一个提案:“在国家大剧院的门口竖立一座关公的雕像”,已经采纳立案了。可以通过这个举动团结世界上的华人华侨,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文拜孔子、武拜关公。
一个大剧院既然前面加了一个国家这样的词,就不单纯是一个普通的商业的或社会性的大剧院了,就成了一个代表国家水准和素质的大剧院。也就是说,通过这个大剧院,我们可以衡量出这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的价值取向。国家大剧院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国文化界和文艺界的神经。是笑话还是文化的进步,十三亿双眼睛在瞅着呢,别以为是掩耳盗铃,也别以为全国人民都是白痴。
国家大剧院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属于“文”的范畴,关云长是属于“武”的范畴。关公的经典造型就是扶着长髯,手持青龙偃月刀,眯着丹凤眼。在国家大剧院门口立着这样一座雕像,如果关公泉下有知的话,也就死不瞑目了,和谈美学之类的话。世间万物,协调、搭配才能产生美,红袄绿裤,也能穿出去,若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到大街上,就让人喷饭了。不伦不类不但不能产生美,反而让人极度的厌恶。就像吃饭吃出一个苍蝇。但是最令人奇怪的就是,咱们这位议案的提议者居然还是三峡画院院长,原来中国的画家的审美水平就是这个样子,那就更让人齿冷了。由此可见,中国目前的叫兽砖家的真实水平了,所以毛泽东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中华文化堂堂五千年,如果现代只流传下了一个孔子,一个关公,那可就真是悲哀了。难道五千年的人物中就实在找不出一个比在大剧院门口立一个关公更合适的人选了吗?学过高中课程的人都知道有元曲四大家,难道这四个人就没有一个人比关公在大剧院门口立着更合适的吗?关公站在大剧院的门口,不但不能给大剧院增光添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门神罢了。死人没有知觉,就让后来活着的人摆弄,或语出惊人,或脑子进水,或别有用心。
四大古文明现在只有中国还延续下来了,如果把炎黄子孙的团结维系在一个关公的身上,那不但不能团结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反而只能让人耻笑罢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砖家那么的白痴和无知。起码,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团结不能靠关公。关公式的团结,不过是一种江湖式的磕头兄弟,在当今社会,在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大肆宣扬这样江湖义气,百害而无一利。
招数都想尽了,也挽救不了人心,于是就有人使出了更加愚蠢的招数来糊弄人,这一招早就没用了,赶紧收拾起你那一套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