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李宪源:跟杨帆澄清一点、举两个例子、提五个问题

火烧 2006-02-03 00:00:00 思潮碰撞 1026
文章围绕李宪源与杨帆就中国道路选择展开争论,重点澄清社会主义道路与走资问题,提出多个问题并举例分析,体现双方观点分歧与讨论核心。

跟杨帆澄清一点、举两个例子、提五个问题
作者: 李宪源516
日期:   2006-02-02 10:37

对于我针对其近期言论所提的一些批评意见,杨帆先生终于改变“不争论”的态度,开始逐条加以评论驳斥了。为避免从事无聊无原则“抬杠”之嫌,我就不予一一反驳回应之,而是针对某些最为离奇的说法和最重要的话题,择要对答之,认真追问之,略尽“有来有还”君子之礼。

杨帆的离奇之处之一,是对鄙人“等待杨帆先生堂堂正正地站出来反击‘极左面目’的攻击,第一步是毫不含糊地说清楚:中国到底应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自由、文明、人道’地继续走资”之建议和期待,发表了以下责问:

(我说话第一步第二步,是李宪源规定的吗?他的伟大构想也是这样给人设定发言程序的吗?)

很显然,争论双方“说话第一步第二步”怎么走,端视是否能够方便有效地切入讨论主题和分歧焦点而定。我李宪源当然规定不了对方的发言程序;但如果双方真有讨论诚意,总得有这一方或哪一方起一个话题吧?如果所起题目不妥,当应讲明不妥在哪里的道理,以便修改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议题。

如果杨帆明确认为和公开声明:中国就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根本不存在继续“自由、文明、人道走资”的想法,那么鄙人所建议的这“第一步”讨论话题,显然就不对头,我很乐意收回建议重新设定新题目。

反之,如果杨帆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根本性问题,经常表示一种模棱两可甚至自相矛盾的态度,为避免把“走社派”当作“走资派”来加以批判的天大误解和可以被解释成“典型极左行为”的严重错误,鄙人恳求杨帆毫不含糊地说清楚:中国到底应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自由、文明、人道’地继续走资”,又有什么不对呢?

当然了,如果对于这类在“泛左翼”内部争论中必须弄清的基本问题,杨帆根本就没有讨论诚意,那么用“给人设定发言程序”之类的理由,哪怕上升到“侵犯人权”、“有控制欲和图谋专制独裁”之类的高度,随便怎么指责对方,也都是可以的;对此我已经失落惊奇感了。

问题是,如果杨帆并不打算与鄙人认真讨论观点分歧,你写这么多有关鄙人的文字,意在何为?恐怕不会是为重复文革时期工作组的揭批查斗任务吧?——如果是那样,离开你所竭力提倡的“网络上的批评”的本意,岂不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以上就是我想加以必要澄清的一个问题。

杨帆发言的第二个离奇之处,就是他在举例说明自己的某些判断和指控时,完全忘了什么叫“举例”。

针对鄙人提醒他“能否不学反毛新右理屈词穷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低劣手段,回到《杨帆秦晖向往的中国式文明资本主义可能吗》之类实质性的争论话题上,心平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的建议,杨帆煞有介词地反问:

(我理屈词穷了吗? 我用了什么低劣手段?)

好,那就看我来做示范,就杨帆怎么仿效反毛新右理屈词穷情况下所采取的低劣手段,举两个生动具体的活例子:

一、杨帆在讲演中,在指控了一通“有‘极左’企图以高调咒骂压倒对方……”之后,一本正经地要给听众们“举一个例子”。

我想大家都明白什么叫“举例”;——所谓举例,其实就是为举例者先前所作判断或指控,提供实际证据。

比如,当我指出杨帆针对鄙人“在加拿大怎么怎么的……”攻击“与网络右坛上的反毛亲美职业打手们相比,无论从语言细节上,还是在竭力回避观点分歧和争论焦点方面,都显得毫无新意”时,就构成了我的判断与(反)指控;作为我的相应“举例”,我还举例说明:在《关天茶舍》跟网右争论《且看新京报紧跟南都报与林达一起出丑》等诸多不同话题时,孟庆德和“血剑战群魔”之类网右在何日何时怎么一次又一次地以《赞歌献给李宪源》……之类文字,跟杨帆如同一辙地回避争论焦点,如同一辙地以本人身居加拿大为攻击诽谤话题。我把那些原始发言和跟贴原文照贴,作为杨帆仿效这类低劣手段的一系列确凿证据。

可杨帆却又是怎么“举例”的呢?很显然,以下这些根本谈不上“举例”,而不过是他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指控:

“有人在加拿大自封为‘民间毛泽东派’的领袖,骂倒国内一切左派,嫌他们还左得不够,潜台词是嫌他们的威信比自己高,没有重视自己的伟大构想。其态度之嚣张,言论之恶劣,已形成习惯,几乎不象人话了,这样的人右派是非常欢迎的,因为他们就用不着妖魔化左派了。不知国内那么多民间毛泽东派,是不是就真的拥护这样的人? 要真的拥护那就惨了。在加拿大享受发达国家福利,却骂倒国内实践派……。”

至于鄙人是怎么“在加拿大自封为‘民间毛泽东派’领袖”的,又是怎么“骂倒国内一切左派,嫌他们还左得不够”的,所谓的“潜台词”又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杨帆可有可以核对复查的具体“举例”?是否拿出一字一句能够支持上述判断指控的证据来了?丝毫没有!

请问杨帆:用判断来支撑判断、指控来说明指控,能算“举一个例子”吗?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我对杨帆做出“能否不学反毛新右理屈词穷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这类低劣手段”的指控时,上面所谈到的这些情况,却是一系列可以对证和无容抵赖的事实“举例”。

为证明杨帆执意不愿承认的“低劣手段”,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

鄙人撰写《新毛主义重建中国方案》的动力之一,就来自旷新年王小东对毛时代“缺乏民主”的指责和“资本主义民主总比完全没有民主好”之类的说法与争论。而在方案发表之后,恰恰是在民主问题上跟我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旷王两位,与我同时停止了这类争论。而杨帆竟然可以公然颠倒这一事实过程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一口咬定本人“骂倒国内一切左派,嫌他们还左得不够,潜台词是嫌他们的威信比自己高,没有重视自己的伟大构想”。

就算我对旷、王两人的批评,已经构成“骂倒国内一切作派”的罪名吧,在我渴求受到“重视……的伟大构想”尚未出现之前,又怎么能够构成杨帆先生所苦心编造的“某人因为自己伟大构想不受重视才到处攻击左派同志”的“潜台词”呢?

对于杨帆“我用了什么低劣手段”的委屈抱怨,我还可以举更多例子。但是为了确保“泛左翼”内部思想争论的水准,我宁可把话题拉回到引起本人“忍无可忍”的五大主要思想分歧点和原则问题上:

一、你杨帆和秦晖杨小凯等在以往诸多言论中反复强调的“好资本主义”,在中国存在付诸实施的现实可能吗?

二、1995年后的“权力私有化”是你杨帆说的“走偏”还是1995年之前走资路线的必然延伸?

三、从你以前多次公开强调自己是“真诚的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到现在突然自我宣布为“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者,其间的中心转化环节是什么?还是两者本来就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与对立?

四、所谓“马克思主义在国家信仰层面是主流,在(有意含糊其辞的所谓)科学和操作层面(为何不敢说清包括那些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层面啊?)是非主流,在市场经济中起批判作用”,属于坚定信仰和忠诚实践马克思主义还是实际架空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的说法?

五、就凭你杨帆至今在最新讲话中仍然为“以中右为主导,联合中左反对‘极左’(的)……中国的1975---1995年”走资进程大加肯定之立场,我为何不可以确定你仍然坚持“原有自由主义基本立场”?就不能批判揭露你“由衷支持”中国走资、坚持所谓“改革开放”的“陈旧立场”?

对于以上这些争议焦点,你杨帆明确表示:(我从来没有和李宪源争论过什么,也不想和他争论。非要凑上来搞什么“争论焦点”干什么? 焦点是谁定的?)

确实,从你不愿意看到左派阵营中有任何人质疑你个人观点的角度看,你这样说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这些你不愿看到、鄙人其实更不愿意发生的争论,恰恰是你在评论2005年的思想界形势等文章和发言中一手挑起的——尽管你那些有失公正的初期言论,根本没有一丝一毫涉及指责我李宪源的地方。谁规定只许你对坚持真正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新老左派横加指责,而不许别人对你的指责和基本立场提出质疑批评和商榷意见来呢?

所谓“一忍再忍、忍无可忍”,需要从这层意思来理解:你我不仅无怨无仇,而且在当年北京思想讨论会上,你杨帆曾组织过对鄙人遭到国内主流媒体和自由派网站联手封杀之《从57年右派与造反派共同点重新审视文革》拙文的专题讨论。我是否应该看在当初王小东的文章推荐和你的关注重视分上,就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闻不问,实行“友情为重”的处世之道呢?

无论是批评你的错误“改革观”还是王小东的“西方民主普适轮”,鄙人不是圣人,不会没有一点犹豫和迟疑。

你我均站在明处,如果提醒你很多左派朋友们和右派走资势力都在观察你我的一举一动;请你好自为之,就是“自封领袖”的罪证,你这本事也太超群绝世了一点。

还有你所推崇的王思睿,他是怎么分析“民间毛泽东主义者”的,王力雄是怎么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原则在中国环境下贯彻到底,必然会导致毛的文革理念和实践的……,这些话题在讨论清楚上述五大问题之后,都可深入探讨之。

特别是按照王力雄的观点看,你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理解支持毛的“继续革命”“极左”理论与实践。王某有关顺着马克思主义挖下去必然出现毛泽东“那口井”的精彩提示,对顺着邓小平1995年起“整顿、复旧”到1995年“改革开放”路线走下去,必然会出现“权力私有化”和“走资拉美化”的规律认识,更是极具醒示作用。

你在那里夸着人家,却并不真正理解人家的核心观点对澄清提高自己的认识有何帮助,真替你抱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