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石油的利润与国资委的KPI考核以及部门利益割据

火烧 2011-03-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中石油高利润背后国资委KPI考核机制的影响,分析部门利益割据导致油价上涨和社会负担,强调应以整体利益为导向,避免局部利益损害国家大局。

    中石油2010年利润达到了1676亿元,非常高。我很纳闷儿:老感觉中石油是一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老听见中石油哭穷,老闹着要政策涨价,怎么突然变成盈利大户了。另外,也没见中石油搞什么促销活动啊,譬如加多少油奖励什么或返还什么,如米面油什么的。也不搞个“加石油,送食油”促销活动。人家咋恁有本事呢?在这种情况下,人家还在年底前又涨了一次价。人家图什么呢?其实就是图一口气。国资委的KPI(即关键绩效指标)导向决定了央企的相互比较,看谁的利润高,纳税多等等,似乎谁的利润高,谁就为国家做的贡献多。谁如果考虑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消费者利益,导致自己的指标不好看,那谁就显得没有本事,说不定乌纱帽都危险。譬如,为了消费者的利益,维持较低的油价,保持微利,尽管老百姓得利了,社会其它行业得利了,但中石油的领导可就痛苦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而奋斗拼搏吧。于是,涨价是管理最为简便、见效最为迅捷的方法;涨价的理由也顾不上费力斟酌了,说是与国际油价接轨,也不管老百姓的收入是否达到了国际水平。就这么盲干、忙干加蛮干。于是油价一而再,再而三地涨价。中石油指标好了,但社会倒霉了。因为基础产业的价格与国计民生直接关联,油价一涨,全社会跟风,一片涨声。折腾得全社会手忙脚乱、全社会怨声一片;然后国家赶紧出台政策,又是给困难群众涨工资,又是出台其它政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呢?国资委也冤,国资委说:我负责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重大指标,如果指标搞不好,我怎么向国务院交待?国务院也冤,国资委的指标不好看,就是国家主管没管好,说起来也不好看,无如之何。指标就是面子啊,为了面子国家整体利益可就惨了;指标好,想打板子都打不着。僵化的机械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把所有企业都逼疯了,所有的矛盾都逼向社会去痛苦地消化了。效率悖论出现了。部门利益割据导致国家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为战,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局面混乱。作为统筹,实际是考虑的整体效率和整体利益,在统筹的情况下,有些单位利润薄一些,甚至亏损一些应该说都是合理的,总要有一些产业为国家大局进行牺牲;就像战争年代打一场战役,总有一些部队啃骨头,牺牲大一些,但只要整体战役胜利,讲政治,讲觉悟,谁还计较那么多;上级领导也心里清楚,也不会因为哪个部队抓获俘虏少就让哪个部队首长“下课”,领导水平高,心里清楚。也不用搞那么多指标考核各纵队首长。现在国家的管理越来越“洋气”了,水平不见得就提高多少。真希望有一天,国家对这些大企业的考核就是以整体利益考核,就是考核低成本运营,只要求微利或少利即可。为社会做好基础服务,保证社会稳步发展。千万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大局利益。对于个别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就是要求稳定产品价格。有一天国家对待这些企业就要像刘备在长坂坡所说的那句名言的意思:我不能为此一孺子,损我一大将!  

    不能为了个别企业、行业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国家管理要充分运用统筹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取得最优或最满意的结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