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由毛泽东的“进京赶考”说开去

火烧 2007-01-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毛泽东‘进京赶考’的比喻,探讨党的廉政建设与作风建设,强调保持艰苦奋斗,防止腐败,确保考试合格,交出优异答卷。
                                               由毛泽东的“进京赶考”说开去
                                                                      付彪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在村口登车时,周恩来说:“我们的战士一个个喜气洋洋,好像是过去举子进京赶考。”毛泽东笑着说:“我们是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都应该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一定要考好,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提出“进京赶考”,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赋予了它实实在在的内容。早在移驻北平之前,毛泽东就在发出“两个务必”号召的同时,倡导在党内作出了一系列戒骄戒奢的具体规定。进城后,他本人始终饮食简单,衣着朴素,工作上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我们党坚决果断地严惩了包括刘青山、张子善在内的一大批党内腐败分子。这些做法,震撼全党、警醒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惩治腐败、保持政治清明的决心。
  “事当极盛之地,必有阴伏之机”。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提醒全党,在新的考验面前,一定要“考试合格”。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号召党的高中级干部重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大家以李自成的失败为鉴,立党为公,为政清廉,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又一次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进京赶考”的继续,号召全党同志“在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所以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一种“赶考情结”。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长征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考题”,而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非同既往。能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近年来,有的同志忽视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不牢,操守意志不坚,面对金钱的诱惑而利令智昏,面对美色的诱惑而意乱情迷,面对精神的诱惑而失去理智,最终跌入诱惑的陷阱、罪恶的深渊。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陈良宇之流走上腐败的不归路,就是一面镜子。对他们的考试,党和人民只能打零分。
  党的事业无止境,“进京赶考”无穷期。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始终保持“进京赶考”的精神状态,牢记“两个务必”,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常除非份之想,永葆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才能在新长征中的各种考验面前,向党和人民交出新的合格答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