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80后青年在外资公司宣传毛泽东思想3——年底给公司同事送点精神礼物

火烧 2012-01-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80后青年在外资公司分享红色电影,如雷锋、上甘岭等,传递毛泽东思想精神礼物,强调为人民服务与精神力量,引发讨论与反思。

文章还是以邮件形式给出。

发件人: xjb37
发送时间: 2012年1月14日 17:54
收件人: ’全体员工’
主题: 到年底了,给大家送点精神礼物。

说明:下文的“谢左”是作者本人。
    
       呵呵,物质方面我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在这个信仰缺失,精神贫乏的时代,我只能在精神层面送给大家一点东西。这个东西不是象鸦片那样的精神麻醉剂,也不是兴奋剂,更不是传销洗脑的功利言论。是一种能使精神平和的东西,一种积极的东西,也可能是我们曾经丢失的东西。呵呵,说的这么玄乎,其实就是几部红色电影而已。

可能有人会说:“我还以为谢左他能送出什么好东西出来,原来是这个东西啊,把它扔到地上,再加上一脚”。哈哈,好多人会说谢左他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了?很不幸被他们言中了,我就是这样的人。废话不多说,礼物来了,不想收的也得给我收下:

       《雷锋》,1964年拍的,讲雷锋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雷锋日记里的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可惜我们的雷锋同志只活到22岁,比起雷锋,我活的日子还算长了,哈哈,可是我活的没有他那么有意义。可以看得出来,毛主席年代崇尚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改革开放的年代崇尚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类似的电影还有《雷锋之歌》,1979年拍的。还有《离开雷锋的日子》,1996年拍的。

《霓虹灯下的哨兵》,又名“南京路上好八连”,讲解放军战士在上海,继承革命优秀传统,抵御资产阶级“香风”习气的侵蚀。呵呵,战斗电影看多了,总结出一个规律:一般影片中都有个连长,相当于现在的校长,厂长之类的。还有个指导员(更高一级的是政委),搞政治思想工作的,相当于现在的校党委书记,厂党委书记的职务。

《上甘岭》,我想好多人都看过,但好多人都忘了吧。是讲精神战胜物质的,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极其恶劣,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以差的装备,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队,毛泽东思想的又一次伟大胜利!我们那时初中语文课本中,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写给他们的。郭兰英的《我的祖国》,有名“一条大河”也是唱给他们的。

最后一部《闪闪的红星》,第一次还是在x总笔记本电脑里看的,对比好多老同志,我落伍了,呵呵。革命自有后来人,讲小男孩潘冬子参加革命队伍。我还学会了几首歌:《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闪闪放光彩》,里面有一句歌词:“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这里我对歌词做个解读:跟着党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跟着毛主席绝对错不了。

最后偏离主题了,我引用退休教师 王奇臻 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一个人,如果只为个人生活好些虽然无可指责,但是当你决心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时,你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xjb3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