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看!这老汉又在打着红旗反红旗呢

火烧 2006-03-1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围绕老汉打着红旗反红旗现象,分析改革反思与市场经济姓社争议,指出国有资产流失、教育医疗改革等问题根源,强调市场化改革对公有制经济的影响。

看!这老汉又在打着红旗反红旗呢。

                      杨连旭

            (2006年3月15日)

尽管已被驳得体无完肤了,皇甫平这老先生人仍不甘寂寞于悟禅,又高谈阔论了。可除了迫于压力、出于粉饰,自辩一番“我当然不是说改革不要反思”之外,却决无反思之义,依旧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只不过也向吴老汉学了些乖,不在提“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内容”了。

请看:

第一、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提法,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进展。后来,有人批判这句话,小平同志出来表态说,“十三大决议一个字都不能改,我看不出这个口号有什么错”。

老汉在这里子虚乌有呢!白纸黑字,邓小平说:

“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不对?两个基本点,即四个坚持和改革开放,是不是错了?我最近总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错。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05页)

第二、“15年前的文章主要涉及当时意识形态的问题,也就是围绕着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而展开。而现在这场争论主要表现出来的却是以民生问题为主,包括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差距过大等,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而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

在此,老汉绝口不提15年前邓小平所说的“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而今我们已经或正在失去这个优势这样的事实。

现今,傻子也知道“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差距过大”,的根源就在于:

正是由于“与国际接轨”和“明晰产权”、“国退民进”的市场化改革,导致国家弱化了公有制经济控制,造成国有企业或者低价流失、或者变为少数人发家的资本,私有制经济几乎包揽了土地和矿藏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开发经营。

这样,就发生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引起了社会管理阶层的心理失衡,诱发了“行政腐败扩散”。由此,更加剧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

从而,面对高价学费、医药和住房,虽然多数民众无钱享用,可却有着少数富人的消费市场能支撑。否则,如何能维持高价。

这点小常识,老汉岂能不懂!但他却避开了改革正面临着是以公有制还是以私有制为主体这个选择的拐点,将公有制经济弱化这样的热点问题轻描淡写地说:

“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而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

 为什么呢?因为他要掩盖邓小平关于“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论断:

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是,所有制是社会制度的主要标志!私有制占主体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公有制占主体就是社会主义的标志。

邓小平理论的常识是,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95和138页)

第三、“新京报:围绕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大领域,争论很热烈。有人认为这三个领的问题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过于市场化造成的。您对此怎么看?

“周瑞金:我的观点是,在这三大领域改革中,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从整体上看是市场化改革不够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化过头的结果。”

明摆着呢,邓小平早就强调:

“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44页)

就是由于违背了邓小平关于公共产品的问题不准实行市场化的指示,丢掉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的市场化方向改革导致了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大领域的失败,可的老汉却信口雌黄地说:“从整体上看是市场化改革不够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化过头的结果。”

第四、“不过,我们也不宜过分强调贫富差距这个问题。”

这老先生是这样说了。可我们再看看邓小平是怎样论述的:

“共同富裕,我们从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64和374页)

由此可见,这个言必称邓小平的老先生,在方向问题和重大问题上,却是在坚决跟邓小平唱反调呢!

他这不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又是什么呢!

至于这老汉颠三倒四说的其它那些有悖常理的话,也不值的一提。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此番信口开河的旗号是:

“中央领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我认为这是对前一段时间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思潮的鲜明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

这是在痴人说梦!

中央的态度从来就是旗帜鲜明的。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

邓小平还强调指出:

“不过,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这个问题还要继续争论的。”

“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了,只讲一个道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13、297和321页)

所以,“中央领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那是是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决不是他皇甫平老汉所讲的“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内容” 的“市场化方向改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