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纪念毛泽东主席《祭黄帝陵》发表70周年

火烧 2007-03-29 00:00:00 中华文化 1027
纪念毛泽东《祭黄帝陵》发表70周年,回顾其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文章讲述黄帝陵的历史背景及毛泽东祭祖的深远影响,强调民族团结与抗日宣言。
关天茶舍』纪念毛泽东主席《祭黄帝陵》发表70周年

作者:周雪枫 提交日期:2007-3-29 11:14:00

  
      
  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是轩辕黄帝。黄帝,缔造了我们中华民族,创建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开创了中华文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也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轩辕黄帝的陵墓是在现在的陕西省延安市南端的黄陵县。在陕西黄陵县有一桥山,黄帝陵就在这。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学著作《史记》中写道:“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圣地。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派遣林祖涵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来到黄陵县桥山祭拜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宣读了毛泽东主席写的这篇《祭黄帝陵》。文中,毛泽东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缔造中华民族、开创中华文明的伟大功绩。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民军队的统帅,毛泽东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祭祀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轩辕黄帝。《祭黄帝陵》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珍贵的名篇,也是一篇气壮山河的抗日宣言。
  
   今年的清明节,2007年4月5日,将是毛泽东主席《祭黄帝陵》发表70周年。在此之际,做为一名炎黄子孙,以崇敬的心情拜读毛泽东主席《祭黄帝陵》,追思缅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缔造中华民族、开创中华文明的伟大功绩。同时,也缅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的伟大功勋。
  

  
  
  
  
               祭黄帝陵
  
               毛泽东
  
              1937年4月5日
  
  
   1937年4月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
  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致辞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事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2007年3月3日 细菌战史实宣传志愿者 韩广文
  乡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 原单位: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