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创建人类温馨家园
以史为鉴,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创建人类温馨家园
——与时俱进:正确看待历史和前人,妥善化解国家、民族、个人间的仇恨
(2008-10)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各种矛盾斗争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类社会也不例外。
一个国家内部的争权夺利,烽烟四起,政权更迭,改朝换代,甚至分分合合;各国或各民族之间的纠纷摩擦,巧取豪夺,攻城掠地,杀人放火,甚至打起世界大战,......充斥着各国和世界历史。 因此,自然而然,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在不断发生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中,总有一些人和一些国家胜利了,而另一些人和国家失败了,数不清的民众死于战乱或暴政,有的国家甚至灭亡了,一些新的国家诞生了,......。这中间的是非曲直,经验教训自有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去研究,去评论,去总结,也就是要以史为鉴。
世纪伟人毛泽东早在50年前就指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就是说,更重要的是必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比如,有的爱国网友主张“还我唐疆汉土”,这不但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一个蛊惑人心的错误口号,而且它所隐含的大汉族主义,对千百年来历史形成的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是极其有害的,实际上起着危害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作用。照此逻辑,满族可以“还我大清江山”,蒙古族提出“还我元朝领土”,英国提出“收回全球殖民地”,.....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有人常常以沙皇俄国侵占我国领土为由,同现在的俄国算账,也是同样荒谬,不值一驳。 不可否认,许多国家间存在领土问题。像美国霸占古巴的关塔那摩,英国占领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以色列占领大片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黎巴嫩领土,日本侵占我国的钓鱼岛等,属于近代、现代的事情,无疑应当遵照有关国际法无条件归还。更多的是邻国之间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我国政府处理的就很不错。 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总长2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与陆上邻国的12条边界有的没有划定,有的虽划定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而形成一些争议。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睦邻友好外交方针的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逐步、稳妥地解决了与大多数邻国间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与12个邻国签订了边界条约或协定,划定的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的90%。
我国边界问题的解决表明,只要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尊重国际法基本准则,以公正合理为出发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实现互利双赢是可以做到的。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边界问题也是在这一政策和睦邻友好外交方针的指引下,通过与邻国的平等协商解决的。 我国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同时,边界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关系着我国能否与邻国和平相处、能否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非常敏感。为使边界问题获得圆满解决,我国政府从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与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机协调,在实践中提出并遵循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一)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协商,通过互谅互让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解决之前维持现状不变;(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照顾历史背景,又照顾已经形成的现实情况;(四)按照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对待历史上的旧界约,遵循国际惯例划界和勘界。 但在网上,不时有“需要打一仗,用武力收回某地某地”之类的言论。这显然是有悖于我国和平发展的方针路线和对外政策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提法。大道理不用再说,单就策略而论,也是不明智的。众所周知,当前对全球稳定的最大威胁来自美国帝国主义。它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侵略扩张政策已经和正在危害全人类;它的经济危机株连全世界。我国也有一些崇洋媚外的“精英”视美国如“天堂”,布什为“上帝”,不遗余力地鼓吹全盘西化,疯狂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见附件1)。在这种情况下,不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国内外的主要敌人,反而到处树敌,不是很愚蠢,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吗?
同样,历史上曾经闹过矛盾,甚至互为仇敌大打出手的国家也不在少数。我认为只要现在不继续恃强凌弱,欺负别人,彼此就应当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用对话、谈判、互谅互让的方式解决遗留问题。特别是要把各该国家的统治者和它的民众区别开。经常看到一些片面强调和夸大历史纠葛,全盘否定某个国家或民族的言论,令人诧异万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怎么能不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具体分析,而轻易地做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呢?对我们的近邻俄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印度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都有这种情况发生。想想看,如果我们这样到处树敌,还能发展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美国的好战分子们正想看你们的热闹,乘机浑水摸鱼呢!
对待前人的问题也是一样。比如,全世界死于战乱和暴政的无辜民众何止亿万,获罪致死者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冤枉屈死的),如果这些人的后人都要伸冤报仇,行吗?显然不行。历史就是历史。这一页翻过去了,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争取全人类的美好前途,而不能只顾一己一家之私仇。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有一位台湾网友说得好,“我们已深切体会到同舟共济的道理,当我们同在一艘船上,我们就是生命的共同体,就像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一样;我们无法改变生命体之间的许多相异处,我们无法制定一种放诸四海皆準的规定,我们无法统一不同的想法与理念,因此我们只好学习以欣赏的角度,去接纳、去包容一切,毕竟,除了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现实外,人类是经过文化洗礼的高级动物,為了和平共处,為了实现理想世界,我们更珍惜的是人性中善良、敦厚的一面,所以我们能做得到从欣赏到包容,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温馨与幸福。”(附件2)
【附件1】评西方“自由”系列目录 (30篇)
【附件2】 从欣赏到包容(原創) ( 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