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经济:冰火两重天

火烧 2007-05-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45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部分行业过热而绿色产业却冷清,提出通过资源税和环境税等政策调控,实现产业合理发展。


中国经济:冰火两重天

朱大碌

  按经济学家的说法,中国经济老是“过热”,高烧难退。

  近来又有经济学家喊“过热”,说投资拉动比重过大,要降下来。

  要让投资的速度降下来,一些经济学家(林毅夫等)认为把投资的成本——利率提高就可以了。
  
  但是,这一在国外通用而且有效的办法,实际上在中国却不顶什么用。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市场不规范,也不是一般过冷、过热的问题。

  如果房产开发商可以通过幕后交易以极低的代价拿到地,或者能把房子炒出高价,他会在乎一星半点的利率吗?对于那些垄断、暴利行业来说,一星半点的利率更是不值一提。

  恰恰在今天的中国,不规范的交易和垄断、暴利行业普遍存在,根本不存在什么“平均利润率”(这是“崛起”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看不到的,那里各行业的利润都差不多)。这就是调利率没什么用的基本前提!
  
  而且今天的中国经济的问题也不是经济学家常说的“过热”、“过冷”所能概括的。古人云“不审势宽严皆误”,笼统的过热、过冷说法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因为今天的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该热的不热,该冷的不冷,或者说是该热的过冷,该冷的过热,倒过来玩。

  哪些是该热的?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沼气)、民生福利、基础设施等绿色民生产业,是当前中国最需要热的,但却冷冰冰,热不起来。

  那些火爆异常的,什么房地产、钢铁、石化、小煤窑、资源出口等大量损耗资源、能源、环境的产业,是当前中国最需要冷的,但却热浪滚滚。

  一星半点的提高利率,对“过热”的暴利行业和不规范的“关系户”无异于隔靴骚痒,但对于步履维艰依然冰冷的绿色民生产业,却如同雪上加霜。这样的政策能顶用吗?只怕起的是反作用!
  
  什么样的政策能顶用?当然要对症下药,该冷的要降温,该热的要加火。

  如房价不断高攀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开发商拿地的猫腻和老百姓都被逼着买商品房造成了暴利。如果土地不竞价而竞廉租房,让每一个开发商拿出30-50%房子交给政府做廉租房,老百姓就都能有房住,官商勾结猫腻也难搞(毕竟廉租房是大家看得见的,不象钱的交易常常无影无踪不明不白),房地产就不会那么暴利火热。

  除了进一步规范市场,努力消除暴利行业和不规范交易,开征或加征资源税、能源税、环境税,则可以一箭双雕,既能够强力打压高烧难退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同时又为绿色民生产业加一把火(使其效益凸现)。何乐而不为?这不比傻乎乎的玩利率好多了吗?中国还没到需要格林斯潘的时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