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数学:从纯学术的角度批评曹国奇的“农民穷,活该”的观点

火烧 2006-04-02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从纯学术角度分析曹国奇‘农民穷,活该’观点,指出其在发展中国家追赶阶段的局限性,强调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应得的合理待遇与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

从纯学术的角度批评曹国奇的“农民穷,活该”的观点

--------------------------------------------------------------------------------

作者: 数学(辽.国.隹.果) [145020:8541], 22:57:39 04/01/2006: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ww.washeng.net/

我是认为曹国奇先生有说自己观点的勇气的,因为提出“农民穷,活该”的观点,会导致一系列的道德批评,会引起一系列叫骂声。但是本贴子不属于这一类,属于纯学术角度的批评。

曹国奇认为:“(一)在按贡献分配下,农民几十年来一直就是贡献那么多,那么为什么要为农民涨工资?这里的贡献不管是劳务还是产品,我们都找不出农民贡献增加的事实(相对工资涨幅而言)。(二)在稀缺或供求论下,我国农民是越来越过剩,其产品也是增加的,那么为什么要给农民涨工资?为何农民的价格是越供过于求越高呢?(三)在宏观经济学中,认为是GDP增加了所以农民的工资应上涨,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增加的GDP中农民贡献了多少?这里从价格上分析是没有道理的,应从实物上分析。从实物上看,在增加的GDP中农民的贡献是少得可怜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给农民涨工资呢?为什么要让农民消费更多的衣服、电视、手机、医疗和教育呢?已有的经济学都是依“谁创造归谁所得”来构建的,因此,既然农民没有创造更多(不管创造的是价值还是实物),所以农民就不能得到更多。所以,农民穷,活该!”

而我的观点并不是认为曹国奇的观点完全不对,我并不认为给农民涨工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正确。至少我相信,当中国在未来的确实现了现代化(假设这个目标达到的话),确实成为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在那个时候,我认为曹国奇的这三个观点,就是正确的了,在那种现代化的条件下,没有理由给农民涨工资。当然,也需要看一些具体的情况。

但是我要给曹国奇从学术上指出的,就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试图追赶西方国家成为现代化的发达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正处于追赶态,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企图,就是要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再向曹国奇强调“追赶”这个词,一切的理论都是从“追赶”这件事情推导出来的。

这一点西方经济学不能够完全帮我们的忙。一个西方的经济学家,当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出生在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中了,他是在现代化的国家中长大的,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他成了经济学家,他要研究的是这个已经成熟了的,已经现代化了的国家的经济学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怎样通过追赶成为现代化国家,他是不感兴趣的。因此西方经济学当然缺少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是缺少对“追赶”的研究。甚至,如果一个西方经济学家具有帝国主义思想,他可能还盼望着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永远不追赶,成为西方保持霸权的一个前提。

如果中国共产党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追赶的打算,打算永远使中国就处于发展中状态,永远没有一个把中国变成现代化国家的理想,也就完全没有理由给农民涨工资,就弄一个社会让百姓们自生自灭,活到哪算哪就行了。

那么,现在我们有这个追赶的课题,这个课题是西方经济学所没有的。则使中国现代化是什么意思呢?现代化的意思,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只要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具有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教育,现代的意识,中国就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了。

而现代的中国社会是良莠不齐的,其中既有特别现代化的人,即使移民到美国也能够挣大钱,也能够具有现代技术,也有特别落后的人,包括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也包括文化教育水平,技术等因素的落后。落后的人数量并不是少数,而是数量非常大,有多少多少亿人,而且主要是农民。

而严格按照西方的市场经济规则,是没有办法使落后的人通过自由竞争都变成先进的。特别是一些血汗工厂,一个农民工在那里干上几年,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单调无聊的工作,使得他的生产力其实并没有任何长进,完全是通过拼消耗来帮助资本家挣钱。

就西方社会而言,其实也注意到了纯市场经济不能够使贫富悬殊缩小,而会导致贫富悬殊持续拉大。因此,新自由主义的纯市场经济理想,永远是理想,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现在的西方社会的广泛的福利,其实都是违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原则的。但是这些福利,包括免费的教育,医疗卫生,给穷人补贴,设立最低工资,为什么要做这些?因为,给全体国民一个起码的生活条件,就可以使全体国民的素质总的看来要比发展中国家高一些。

是的,素质是和生活水平有关系的,一个月收入一万的人,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其素质就是要比一个月收入五百的好一些。因此,给穷人以大量补贴,是提高穷人的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在中国,穷人主要还是集中在农村。

此外,城市里的人会有一些天然的福利,比如说便利的交通,离医院近一些,上学方便一些,等等。从这个角度讲也应当给在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工作的人以补贴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就深圳或者广东这边而言,有大量的外汇,其实是农民工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而在GDP的贡献上却算在了资本家的帐上。深圳这里大量建筑物的兴建其实都是农民工的血汗,但是他们得到的报酬太低了。大量的报酬被资本家拿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国家补贴农民,其实也是在补贴农民工,把他们原应得到的报酬还付给他们。这里的资金流向是,农民工在城市里创造价值,大量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拿走,国家再向资本家收税收回来部分剩余价值,再发还到农村去。是一种对剥削的返还。

农民工在一种比城市居民更为艰苦的条件下在城市里工作,但是享受到的福利却不如城市居民,工资待遇也低,现代化的漂亮城市里凝聚着农民工的汗水,他们却长期得不到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的服务,许多人因为看病欠下巨款。这些本来都是政府欠了农民的,因此通过涨工资的办法把欠农民的返还给农民。

此外,曹国奇先生背了许多西经的书,却没有注意到互联网上的一些研究成果。比如说我的三公司模型,就已经分析出了,当某一部门的生产力增加的时候,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应当导致所有部分的人收入提高。但是,这里的实现有一个前提,就是社会必须有好的造币机制。但是很遗憾,改革开放过去二十多年的一个主要错误,就是缺少造币机制。而缺少造币机制的后果,就是导致了贫富悬殊的扩大,这是中央政府的责任。

此外,还有demmos网友提出的按人发钱的理论,也是指出了造币机制的缺失。

因此,现在的农民贫穷,中央政府是要负一定责任的,改革的失误也要负一定的
责任。现在中国的毛病是,一方面生产力过剩,另一方面还有人贫穷。生产力一过剩就导致找工作困难,而找工作一困难收入就低,就导致生产更加过剩。纠正的技术当然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就必须发钱,尤其是要给穷人发钱,而穷人以农民居多,所以就要给农民发钱,这一发钱农民能够购买更多的工业品,将导致工业品的生产增加,将导致一个良性的循环。

中国现在正在试图打造一个福利国家,至少正在试图这样做。当一些右派在网上搞和演,大谈西方国家的好处的时候,都是少不了要说西方国家的各种福利的。而在中国,有的时候通过给穷人发钱来实现部分福利,也是一种省事的办法。

当农民在农村获得了更多的钱,则他们出来打工就必须有更大的利益来吸引他们,如果不划算他们就不出来打工了。我已经说过,一段时间的民工荒其实是一种农民工的消极大罢工形式。大罢工的目标当然是要增加工资。而中央政府给农民发钱,也导致了城市里资本家不得不给农民工提高工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也不能够说“农民穷,活该”。因为历史上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尤其是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大量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里面农民受害最深。现在的农民穷,和帝国主义历史上的侵略也是有关系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也不是活该。

从制度的角度上讲,有可能农民穷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比城里人更多的劳动能力。根据国家的统计公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为一万多元,而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为三千多元。那么,是不是农村人口的人就更笨呢?

而我是当过兵的,我当兵的时候,就和许多农村的干部战士在一起共事,我是认为毛泽东的反天才论是成立的,就是说,虽然我来自城市,那些军人来自农村,但是在共事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我比他们更能干,反而经常是更不能干。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城镇人和农村人的能力差别并不大。

我退伍后到天津石油化纤厂工程指挥部工作,当时建厂要征地,一征地就有附近的农村的村民被征来当工人,结果我和他们共事的时候,也没有觉得他们不行,不如城里人能干事。但是正如国家统计公报中指出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就是比城里人少很多。而那些农转工了的工人,则收入就比当农民要大幅度提高,好象生产力能够有飞跃似的。

其实不要说农民,就说城里的一些工作的工资上的差别,似乎也不是根据人的能力来的,一些人占据当官的位置,收入就比别人高很多。但是那些人的才能也没有比一般人高许多,可能强行让一个“陈永贵”取代他们的位置,也是能干的。现在的确有大的公司董事长就是农民的。

再打个比方来说吧。比如说一个大专生毕业以后进入银行工作,这在现在被公认为好工作了。那么,分析一个低级的银行职员,他成天坐在窗口干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不平凡的才能呢?无非是存钱,取钱,开户,销户,转帐之类的业务。做这种业务很不简单吗?我就不信。我以为,虽然我不是银行专业出身,但是培训我三个月,我一定能够胜任这种窗口的工作。培训车个农民工三个月,也能够做到这一点,无非就那么几种业务嘛。但是这个工作月收入就可能特别高。而且,现在这么一个位置,需要一个金融专业的大专生来干,他似乎辛苦学了三年金融知识,才获得这么一个高收入的位置。其实,他每次考试作弊且没有被发现,最后胜利毕业,其实对所学知识根本不甚了了,或者早就还给老师了,照样能够胜任这个银行窗口的工作。甚至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民,花钱买一个可以乱真,无法鉴别的假文凭,都有可能胜任这个窗口的工作。

我的意思是,一个国家存在着这样一种稀少的工作,工作要求的知识或者技能其实并不高,一般人其实都能够胜任,却收入特别高,因此导致了人们都想获得这样的“好”工作。既然如此,社会就设立了一个门槛,有意识地把这样的工作弄得神神秘秘好象需要很高才能才能够做好似的,也可以一通解释,说明这种工作为什么需要这个那个知识,来说服社会上的其它成员,干这种活不简单,拿高薪是应当的。但是农民干的农业的活儿,我也可以经过一番分析说要求多高多高的知识,如生物学的知识,等等,也不简单。但是,因为干这行的人太多了,加上制度和传统的原因,导致了干这行的人收入少。

比如在座的任何一位网友,如果有一个什么机会现在就任命他为一大公司董事长,或者一个市的市长,其实也未见得干不了,但是那个收入噌的一下就上去了,是能力突然变强了么?不是。无非是那个位置,根据社会的传统,就是一个高薪工作罢了。


*****************************************


没事想在网上发议论,但不想交朋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