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科研人员只有被虐待时才能出成果吗

火烧 2007-05-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质疑中国科研人员是否只有在被虐待时才能出成果,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科研状况,指出30年来中国科研体系崩溃,缺乏重大突破,引发对科研环境与体制的反思。

中国科研人员只有被虐待时才能出成果吗

柳鲲鹏

http://quantum6.vip.bokee.com

2007-5-17

关键字:科研 虐待 学术民主

简介:据说以前的黑暗混乱时代科研人员“饱受压迫”,可是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是世界上的第三科研强国。现在说是光明的“科学的春天”,整个国家30年没有科学进步。究竟是因为科研人员只能被虐待时才能出成果,还是说以前的时代是好的?

看到这个题目,应该很多人开始骂过我了。骂过几声之后,接着往下看。

先看看现状。众所周知的事实是,30年来,在科研上,中国不仅没有任何的重大科研突破,甚至连以前会的东西也不会了,不客气的说中国整个科研体系崩溃了。整个国家给外国打工赚血汗钱不说,还要交纳无数的技术专利费,少了还被指责。几乎所有的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从基本材料到高科技产品,要么进口,要么由外国厂商在中国生产(技术跟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中国人向来聪明,怎么搞了30年成了这个样子?都怎么了?不是说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吗?科研环境不是更自由了吗?待遇不是更好了吗?

就在30年前,中国科研欣欣向荣,各种科研成果层出不穷,除了两个超级大国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核武器,导弹,卫星,核潜艇,大飞机,计算机,杂交水稻,人造胰岛素等等。据说那是一个黑暗而且混乱的时代,广大科研人员被无情批斗,饱受压迫。如果承认这个说法,跟现状对比一下,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科研人员喜欢被虐待,只有被批斗、被压迫的时候才能出科研成果。

有人反驳说,那是国家集中力量搞的几个项目,所以成功了。首先,这种说法不能解释那种几乎科技领域的全面开花的局面;其次,那么现在怎么没有集中力量搞几个项目出来看看;还有,如果说搞几辆自行车在“黑暗混乱的时代”是可能成功的,造一架大飞机,从各种特殊材料的生产、设计、加工到发动机、电子、各种力学,再到总体、控制、维护,还要各种实验、测试、维护,需要几十万包括工人、科研人员到其他各个行业的参与、组织、协调。任何一处出了问题,飞机就不能完成,就不能起飞。如果广大科研人员被压迫下才能创造这样伟大的成果,不正说明科研人员喜欢被虐待吗?

如果你不承认这个结论,那么只有另外一个可能:那个时代不仅不黑暗、不混乱,而且很光明有序,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也没有被压迫。有人就提出疑问:很多科学家被批斗也是事实啊,你怎么解释?

首先,在那个时代有人被错误的“压迫”,的确是有的。现在不是也有吗?但是不能以此认为那个时代的科研人员都被“压迫”了,被“压迫”的是极少数、极个别。

其次,被批斗并不等于被“压迫”。绝大多数批斗是针对错误的,有总是会犯错吧?有了错误被别人批斗一下就成了“压迫”,这太上纲上线了吧?也太虚荣了吧?尤其批斗对那是一个所谓学术权威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避免了他们搞“一言堂”,使那些有能力的基层科研人员得以发展,也使人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保证了学术民主。所以在当时那么差的条件、科研人员数量也很少的情况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科研成果。这不,自从尊重权威之后,中国不是出现了众多学霸吗?现在有任何学术民主可言吗?不就没有什么成果了吗?

所以,如果你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现在中国几乎没有科研进步,而30年前中国科研非常发达,那个你只能二选一:中国科研人员只有被虐待时才能出科研成果;30年前的那个时代是光明有序的,科研人员被尊重,学术上也很民主。你准备相信哪个观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