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蔡桓公与烂苹果——重读《扁鹊见蔡桓公》有感

火烧 2011-04-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烂苹果’比喻蔡桓公病情,探讨扁鹊放弃治疗的合理性,反思医生责任与病人态度,强调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蔡桓公与烂苹果  

——重读《扁鹊见蔡桓公》有感  

   

《扁鹊见蔡桓公》是选自《韩非子•喻老》中的一篇古文,其大意是:  

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看出他有病,扁鹊本着医生的职责,劝他治疗,无奈蔡桓公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病,听不进去扁鹊的话,导致有病不治。扁鹊第二次见蔡桓公,看出他的病情加重了,又劝他治疗,无奈蔡桓公还是听不进去,并且还不高兴,导致病情加重。扁鹊第三次见蔡桓公,看出他的病情又加重了,再一次劝他治疗,无奈蔡桓公还是听不进去,导致病情继续加重。扁鹊最后一次见了蔡桓公,转身就跑。说蔡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无方可医,只有等死了。  

   

今天,重读这篇先秦古文,感想良多。  

首先的问题是:扁鹊最后对蔡桓公的“不作为”,是对还是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当一个病人已经无法治,治不好,治了也白治的时候,任何“作为”都是徒劳的。扁鹊懂得这一点,他心里也许在想:有这个时间,我不如去给别的病人治病。  

扁鹊是有道理的。他第一次见蔡桓公,蔡桓公还是一个身上有一点腐烂的苹果,所谓“疾在腠理”(皮肤),可以治。他第二次见蔡桓公,苹果腐烂的程度加深了,所谓“病在肌肤”(肌肉),但是,还可以治。他第三次见蔡桓公,苹果的腐烂向纵深发展了,所谓“病在肠胃”,但是,还是可以治的。他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苹果已经从里到外烂透了,所谓病入“骨髓”,彻底没救了。所以,到了这一步,当膏药、汤药、针灸等等“修修补补”的医治方法都无济于事的时候,他对蔡桓公的性命也就不报任何幻想了。  

可是,从古至今,有的人却偏偏对这种“病入骨髓”、“无方可医”的“病人”,抱有无限的幻想,就像对一个烂透了的苹果,抱有把它变成一个新苹果的幻想一样。这是多么的幼稚呀!凤凰浴火,是可以重生的;烂透了的苹果,任你有回天之术,也是无法让它新生的。我们还是学一学扁鹊,把精力用在别一方面去吧。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这个苹果烂透了,我看这个苹果没有烂;或者,苹果虽然部分烂了,但它身上还有许多的“健康细胞”;或者,虽然苹果失去了原有的性质,但仍然是苹果。这是对苹果性质的判断问题。我这里不同你争论。我这里只想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扁鹊为什么最终要把蔡桓公抛弃?第二,如果他不抛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等待着他?(原文说他“已逃秦矣”,这里的“逃”字也许暗示着什么吧?)朋友,想一想吧。  

我在一个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在这件事上,扁鹊也有责任,你扁鹊应当说服蔡桓公,让他听从你的意见,给他治病,他也就不会死了。事情是这么简单吗?史载蔡桓公“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说明他是一个十分残暴的人。扁鹊三次劝他治病,他都不听,又说明他是一个十分顽固的人。作为一名医生的扁鹊,说服得了这位既残暴、又顽固,并且坐在权力巅峰之上的一 国之 君吗?  

假如你是一个父亲,我相信你对你儿子上电脑玩游戏的行为都未必能够“说服”的了。所以,扁鹊已经尽力了。从别一方面说,假设扁鹊说服了蔡桓公,给他治好了病,那么,我们今天也就无缘读到这样一篇语言精炼,哲理深刻,对我们教益尤深的优秀散文了。——多么好的一篇散文呀,你可不要把它糟践了。  

总之,蔡桓公之死的责任不在扁鹊,而在他自己。他初有病,扁鹊劝他治,他如果听从扁鹊的话,病情会加重吗?病情加重后,他如果能“幡然悔悟”,接受治疗,能严重到“病入骨髓”的地步吗?所以,蔡桓公的悲剧,实在是他自己造成的,所谓“无奈何也”。既然如此,那就让他死吧,死得越早越好。旧的死去了,新的才能诞生。  

就像上面说的那个烂苹果,你把它抱在怀里,希望它有一天奇迹般地恢复原有功能,你就会永远生活在幻想之中,你就永远也得不到新苹果。你只有把它抛弃了,才有可能得到新苹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说蔡桓公的悲剧是值得我们玩味的话;那么,扁鹊的智慧就更加值得我们玩味……

选自作者博客:http://qiongrenzhiyou.bokee.com/viewdiary.56426340.html  

   

附录一:《扁鹊见蔡桓公》原文  

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suì)死。  

   

附录二:《扁鹊见蔡桓公》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在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毫不在乎地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高明的医术!”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下去。”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深入下去。”桓侯又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病)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病)在肠胃里,用汤药能够治疗;(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的事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去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