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应承担“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责任
央行应承担“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责任
姜柏林
(中国银监会四平监管分局 吉林四平 136000)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这为农村金融组织和制度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我国农村经营方式以家庭经营为主体,农村金融供给以商业金融----农村信用社为主。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体制几次改革试图改造成农民自己的社区合作金融组织,但都没有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改革没有成功,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权威部门的总结。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引导农户发展合作社经济来支持合作金融造成的。最近权威部门要求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放弃合作制,选择商业化道路发展。那么谁来保障农户资金的需求供给呢?
商业金融无法满足农户对资金需求的供给
现在农村信用社按商业化道路改革,农民面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金融资本,能否得到有效及时的金融供给和服务,让我来分析下:
一是,从供求主体看,农村信用社(组织)----农户(个体)两个主体存在着不平等的组织结构,在市场交易中存在着天然的不对等机制,农户在交易中没有讲价还价的条件,这和公司+农户模式性质是一样的;
二是,从利益关系看,农信社与农户是两个利益主体,存在着你多我少的问题,并不像合作经济那样是相生共存的利益关系,农户借贷市场成为商业金融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也就是说当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完成后,农村信用社会使用较高利率(个别的要超过民间借贷利率)来抑制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和对使用借贷资金的利润追求。这里要解释一下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后为什么要调高利率抑制农户资金需求,一方面因为与个体的农户交易成本高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用这种办法减少农户资金需求,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如城市和工业领域)去为股东和高管们追求利润;
三是,从服务角度看,经济的发展是商品—货币不断转化的过程,即货币---商品---货币”过程,这就需要金融货币资金要联结这种生产和再生产的交易过程,也就是说,虚拟的货币经济要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的联结生产的整个过程,但农村金融是春贷秋收,走走停停的贷款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的生产发展要求,因此农村经济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四是,从经营上看,商业化的金融必然要通过规模经营来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农户经济正是商业金融所要排斥的对象;
五是,从风险防范上看,商业金融一般采取的防范风险的办法是财产抵押与担保方式放贷,而农户恰恰缺少这种资源,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而得不到贷款,即是有较好信用的农户,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也同样得不到有效贷款支持;
六是,从管理上看,官办商化金融是以“官本位”为核心的,一切要听命于上级的指示和政策安排,维护好和上级的关系要大于发展好金融企业的实现利益,往往造成按人办事而非按市场和经济规律办事,这种远离市场的管理模式,必然不能有效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七是,从监督上看,农村信用社1个信贷人员面对少说几百户多达上千户的服务量,往往把贷款当权利而非市场商机,出现寻租和供租现象,造成农户隐性成本增加,在严格贷款责任追究的情况下,出现了“约束大于激励”效应,农村信用社有资金放不出去现象;等等。
从以上简单分析就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商业化后,农户是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商业金融服务的。
建立资金互助组织,实现商业金融回归农村
农业银行商业化后退出了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后能否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既便不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农村经济能够发展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只有开辟农村金融改革第二条道路,让农户通过发展资金互助组织,促使农户主体地位提高,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商业银行规模经营等问题。具体办法如下:
(一) 以村或专业合作社为单位,引导农户自愿互利发起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基本组织结构是: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实现成员民主管理和监督。
(二) 以成员股金做为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互助资金,并按照“资本约束和比例控制”原则吸收股金和发放贷款,如社员最高贷款不得超过自有股金的6倍(1:6)原则和同时不得超过总股金10%等,制定出相应资金互助办法和规则,提供出基本的制度样本;
(三) 建立资金互助合作社与政策银行或商业金融组织对接机制,如,调整政策将农村信用社1个信贷员对一个村的农户放款批发给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按照互助办法,将贷款转贷给农户,这种机制安排有效解决了商业银行追求规模效益问题,又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问题,同时解决了农户资金需求和使用效率问题,有利于农户通过资金互助,实现生产和购销的联合与合作,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制度变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再比如,国家政策银行+资金互助合作社模式,通过政策银行批发给农户资金互助组织贷款,增加对农户资金供给有利吸引农户参加互助,从而产生与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实现多种金融组织相互支持、互相补充、有合作有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
(四)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能否实现商业资金回流农村,没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联结,无法实现的。因此,提出开展邮政储蓄银行+农户资金互助合作社模式,能有效产生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从竞争压力中,促进农村信用社体制和机制改变;
(五) 财政要安排一定资金扶持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列宁讲,合作社是需要一定阶级的财政支持才能建立起来的。国家支持农业的资金可以通过资金互助组织直接传导到农户,这样就避免了通过政府部门截留和挪用,也能避免通过“龙头企业”扶持了富人而受指责。
资金互助组织和制度,将能把农民的共同利益联结到一起,调动农民的主体积极性,有利于深化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全面改革,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资金互助组织将国家政策银行或商业银行的资金传导的农户有利于扩大货币供应和启动内需消费市场,有利于多层次资金供给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国家政策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引导和扶持,也有利于商业金融在农村规模化经营,实现商业利润,解决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矛盾问题。
农村改革是一道立体几何,如果没有“农户资金互助组织”这道辅助线,就找不到它的平面角,就无法解开这道题。
央行要承担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责任
农村改革主体是农民,然而家庭经营后分散的农民在经济上处于无组织状态,任何的上层建筑是无法建立在个体和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因此村(法律上是村民自治,实际上乡政权的执行机构)、乡两级上层建筑处于崩溃状态。而按照上层建筑不能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原理,我们就很容易解释了村乡为什么不计农户的反对而卖地和不断的侵权,造成干群对立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等问题出现。
利用金融发展经济,是市场经济主体的权力。然而由于金融制度和体制的不当安排,事实上大部分农民被排斥出利用金融发展经济的权力。比如说,一个农户受灾了,他想恢复生产,到金融部门申请贷款,金融部门会以没有偿还能力为借口而拒绝贷款,这对于金融机构和一些政策制定者来讲,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呀!那么我要问,农户受到自然灾害后,其本身就是受害者,我们的金融制度不提供帮助和支持,那你让他怎么生存呢?他用什么办法来生存呢?总得给个出路吧!有人说那让你亲属来帮助吧,亲属帮助了,这个人恢复了生产并归还了借款,那么你金融为什么不可以贷款呢?如果这个受灾户没有这么好亲属怎么办呢?
再比如商业银行为防范风险,贷款要求财产抵押,但多年农业的剩余都被抽走了,哪有什么财产可抵押呢?商业化必然要排斥农户有效利用金融的权力的。这就从制度上将农民利用金融的权利事实上给剥夺了。
市场经济中,农户在竞争中、在自然灾害中虽时有破产的可能,如果不建立起互助制度,那么长此下去就会成为社会问题,如今天的三农问题产生,就是没有互助制度造成的严重问题。
市场机制的平衡是竞争与合作。我们现在的市场体制之所以出现了问题,除了商业资本与官僚权利结合造成不公平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合作社组织,来保持市场机制的平衡运行。
一家一户的农民无法进入市场,也无法抵抗自然灾害。他们只有联合起来,通过互助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联合抵抗自然灾害,通过合作发展生产力。然而农户的联合的利益是经济关系,只有通过资金的联合才能使这种经济关系产生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也只有资金互助合作才能推进农户生产和购销的联合与合作,经济的合作的物质保障才能推进社会事业的合作与发展,如医疗教育的合作。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民主政治的进步。因此,发展合作社经济,离不开资金互助组织,这是发育合作社经济前提条件。
我国合作经济发展为什么处于自发又自亡的反复过程,就是因为始终没有放松对金融的权力控制,农户没有资金的联合无法实现生产和流通的联合,既是联合起来了,由于资金链条不能联结,又不得不解体。
我们可喜的看到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和破解农村一系列难题的金钥匙。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非常遗憾的指出,谁来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并没有具体部门来落实。各地农民在中央政策引导下,特别是在“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的政策引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农民创造了“资金互助组织和制度”,他们亟待有关部门来承认这种组织的市场地位,同时按照经济组织功能能够在市场上进行融资,以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通过资金互助来促进生产和流通的联合与合作。
没有明确的合法的身份,怎么能够发展呢?当前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1)有权部门的“经营资金业务的行政”许可,从现行政策看,应归口央行或银监会;(2)明确市场主体地位;(3)确定登记注册部门和条件;(4)给予财政或金融政策支持。
从各地资金互助组织开展情况看,由于缺少具体政策指导与规范,形式呈现多样性,需要金融当局制定一般规范准则,以利于市场监管;各地的资金互助组织规模不大,但制度样本已经较为完善,可以说是:小组织,大制度。这个组织和制度就是开启农村新一轮改革的金钥匙,对于深化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都将发挥核心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