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鼓吹“一胎化”的某旅美华人到底意欲何为?

火烧 2010-04-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揭露旅美华人支持一胎化政策的意图,指出其通过混淆出生性别比与总人口性别比概念,试图淡化计划生育政策对性别失衡的影响,引发对政策真实动机的质疑。

对于旅美华人“资中”有关支持计划生育方面的文章(详见本文后附),一开始,我只是用“荒谬”来形容,只谈其水平,无关立场;但是现在,看了他的《男多女少不是搞“二胎化”的必要条件 》一文后,禁不住要问:这位旅美华人到底意欲何为?

在这篇文章里,“资中”公然在最基本的常识方面玩弄障眼法,联系到他的多篇有关支持计划生育文章都在有意无意的使用类似手法,这已经不能归结于水平问题,如果不是立场使然、目的所趋,还能有别的解释?

人们担忧“计划生育造成的性别失衡”,是指我国出生婴儿的性别失衡,男婴大大多于女婴,导致未来男性大大多于女性。“资中”在文章一开头也承认:【出生性别比偏高,是现今大陆部分人口问题专家攻击“一胎化”政策的理由之一。】。然而接下来的论述中,这位旅美华人公然偷换概念,把“出生性别比”偷换成“总人口性别比”,抛开前者、围绕后者大做文章,以此来证明:性比别失衡是常见的、跟计划生育无关的、不需要停止一胎化的。

比如“资中”声称-----欧美国家,普遍女多男少,性别比相差2%到3%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前苏联斯拉夫民族国家,男女性别比偏差最为严重;至于性别比男多于女严重的国家,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为严重-----以此来证明:【除中国外其余国家都不曾搞计划生育,不是同样出现了男女性别失衡现象吗?】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首先,“出生性别比”跟“总人口性别比”是不同范畴、不同类型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例;后者,是人口整体的性别比例。“资中”名义上要分析前者,实际上却用后者的数据、例子,属于极其拙劣的偷梁换柱。

这两者是根本不同的。国际公认的正常“出生性别比”(男婴/女婴)一般为1.02---1.07,即在正常情况下,男婴要比女婴略多,这种“多”,只要不超过范围,都被认为是正常的,也就无所谓多或者少;而“总人口性别比”正好相反,由于男性青少年死亡率高于女性青少年,到了婚育年龄段,男女比例将基本均衡,又由于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因此随着年龄的推移,女性的人数将逐步超过同年龄段男性,导致整体的“总人口性别比”反而会小于1,即出现男性少于女性的现象,一般的,国家发展水平越高,“总人口性别比”越可能小于1。

换言之,包括欧美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女多男少”,第一,是指整体“总人口性别比”,而他们的“出生性别比”一般均正常;第二,这种“女多男少”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结果,主要是由于女性平均寿命高、因此老年女性人数多造成的,他们的青壮年男女比例是基本均衡,并没有失衡问题!第三,这种情况下的“总人口性别比”小于1(女多男少)就不可能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出现性别差距的主要是年老的人群,青壮年的性别是均衡的,对于青壮年的婚姻家庭不会带来影响。

而中国目前的问题与之完全不同!现在我们的“出生性别比”超过1.2,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出生性别失衡(参见2007年人民日报文章)。这个问题在前三十年是不存在的,自计划生育实施后才开始出现,历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个比例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当这一批以及今后的婴儿长大后,即便男性青少年死亡率高于女性青少年,由于婴儿性别比例差距太大,也不可能实现青壮年阶段的性别均衡,必然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最简单的:多出来的这么多适龄男性,怎么解决婚姻问题???

资中”列举了前苏联国家、欧美、中东等国家的例子,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事实吧:

国家 出生性别比 15岁以下 15-65岁 65岁以上 总计
俄罗斯 1.06 1.05 0.94 0.46 0.86
乌克兰 1.07 1.05 0.92 0.52 0.86
白俄罗斯 1.05 1.04 0.95 0.5 0.88
日本 1.05 1.05 1.01 0.73 0.95
奥地利 1.05 1.05 1.01 0.68 0.95
葡萄牙 1.07 1.09 0.98 0.7 0.95
法国 1.05 1.05 1 0.7 0.95
意大利 1.07 1.06 1.02 0.72 0.96
西班牙 1.07 1.06 1.01 0.72 0.96
比利时 1.05 1.04 1.02 0.7 0.96
德国 1.06 1.05 1.04 0.7 0.96
英国 1.05 1.05 1.02 0.75 0.98
美国 1.05 1.05 1 0.72 0.97
加拿大 1.05 1.05 1.01 0.75 0.98
巴西 1.05 1.04 0.98 0.7 0.98
沙特阿拉伯 1.05 1.04 1.33 1.13 1.2
阿联酋 1.04 1.04 1.77 1.71 1.52
中国 1.21 1.13 1.06 0.91 1.06

可以清晰的看出:除中国外,所有国家的“出生性别比”均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再多说一点,1982年的人口普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是1.08,还只是略微超过,此后的历次普查、抽查,出生性别比一路走高,最终成为世界上人口出生性别失衡最严重的国家!由于这个失衡实在过于严重,无法像其他国家一样,靠自然规律使得青壮年性别比均衡。因此未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必然的。事实上,中国15岁以下青少年的性别比一样是上述国家中最高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资中”提到了前苏联国家、中东国家性别比失衡的例子。首先,这些国家的“出生性别比”完全正常,参见上表。再次证明计划生育在中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中的“贡献”;

其次,这些国家“总人口性别比”的问题都有具体的原因:

对于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他们的“总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一个重要因素是苏联解体后造成的社会发展水平倒退,这些国家的人均寿命都在下降,相对的,对男性的影响更大,这就导致俄罗斯65岁以上的男女比例竟然只有0.46,严重影响了“总人口性别比”。

对于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他们的“总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主要在于他们引进了大量的男性海外劳工,只要看看其15--65岁的性别比例就能一目了然。

这些事情很难理解么?找不到数据支撑么?都不是,关键是旅美华人“资中”根本就不愿去认真对待。他所在乎的,就是要用“总人口性别比”偷换“出生性别比”,好证明一胎化是正常的。一个是“出生性别比”造成的异常性别差,一个是“总人口性别比”反映的正常性别差。人们所针对的是“出生性别比”,旅美华人“资中”明明也说了要分析“出生性别比”,可转脸就变成长篇大论“总人口性别比”,这不是别有用心的挂羊头卖狗肉,还有其他的解释么?

资中”叫嚷:【除中国外其余国家都不曾搞计划生育,不是同样出现了男女性别失衡现象吗?】-------用一句话扇其耳光:中国的性别失衡,是计划生育造成的初生婴儿和青壮年人口的性别失衡;其他国家的“性别失衡”,是正常状态下的老年人口的性别失衡。

资中”高唱:【男女性别差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象,在别的国家都不曾造成什么社会问题,为什么到中国就变得不得了呢?】---------再一句话扇其耳光:别的国家“出生性别比”都是正常的,因此不会造成青壮年婚姻的社会问题;中国“出生性别比”严重不正常,必然造成青壮年婚姻的社会问题。

资中”还煞有介事的说:【说穿了是怕中国男人找不到女人结婚生子,但这完全可以通过迎娶外国新娘解决。】--------仅计算目前出生的儿童,未来二十年就将有三千万以上的多余光棍(这还不算如果不能迅速解决问题,仍然在扩大的“出生性别比”还将继续带来的失衡),这么大的群体,靠哪个国家的“外国新娘”能够解决?!美国这样一个头号移民国家,每年的外来移民还不到100万,去掉男性和非婚育年龄女性,还能有多少适宜的“外国新娘”?如果要靠“外国新娘”,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吸引移民规模要是如今的美国几十倍!

旅美华人认为这有可能吗?即便有可能吧,作为一个曾经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居然要额外吸引数千万规模的外国移民(等于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移民潮),那你之前拼命减少人口不是纯粹扯淡么?难道还不能说明之前的人口政策存在重大问题?

就好比一个人拿刀捅自己,扎的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旅美华人“资中”却安慰道“这完全可以通过进医院治疗解决,所以扎自己没错!”。

旅美华人“资中”多次鼓吹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好处,貌似站在中国利益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好似一个热心祖国的海外华人。可惜,是狐狸终究要露出尾巴。

计生委从来就否认目前的计划生育是“一胎化”,且不论事实如何,起码计生委自己也知道,“一胎化”是危害极大的政策,必须要撇清关系。这一点,“资中”也不敢直接否认,称:“一胎化的结果是,70年后人口将减少25%,这当然是无法容许的。”(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3/138833.html

然而,得意忘形下,“资中”后来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中国官方已经决定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继续执行一胎化政策不放松,这无疑是个好消息。”(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3/139308.html)。看看,连他自己都知道是断子绝孙的政策,却欢欣鼓舞中国实施!

到底意欲何为,岂非昭然若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