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眼睛的故事之一:随笔理性

火烧 2007-06-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哲学与科学视角探讨宇宙、生命及人类未来,结合老子、泰勒斯、康德、马克思等思想,表达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悟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想象中,有双眼睛,透过蓝天俯看着人生社会。
  
  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诱惑,它使每一位在生命本源和世界本源的问题前驻足审视的人们,会习惯性地扭头仰视它,为此古往今来多少贤者留下了他们的心得。我的脑海就常常出现一些情景,例如,文字写到这当儿,就看到老子和泰勒斯在脑海里站着,老子说:道乃“万物之宗”,道“象帝之先”“先天地生”。翻译过来即是:道是世界万物的主宰,道在天地之前就出现了,比上帝还早。泰勒斯则看到了水,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和始基。康德从公元1724年和1804年之间的阳光中抬起头,笑着说“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形成的”。然后,又看到康德拿起一本唯物论的书表达出这样的看法:要是排斥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硬要坚持由神的意志来说明的话,将来科学发展证明自然科学观点是正确的,反而造成宗教处于被动,使信仰发生动摇。所以,康德调和的说,要在一切现象上找出目的论的证明,首先就要承认机械的自然科学的解释。而在此时,马克思走来,他将宇宙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定义为物质为本源的运动的发展的矛盾关系,也就是辩证关系,物质间对立的作用力使运动形成曲线,曲线的证据直接表现为高潮和低潮,由此形成一定物质质量由量的积累引发质变,进入一种新的更高一级的质量运动。
  
  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一位在哲学范畴较系统提出万物发生的本源问题的哲学家是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另一说是前640年),就暂且以公元前640年为基本起点,以公元2006年为限,计算人类系统探讨万物本源的哲学历史总共不过2646年。
  
  2646年,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无需一项项罗列,仅试着让泰勒斯,老子,孔子,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站在北京上海或者纽约的繁华街头,想必这些人类的伟大先知们一定会吃惊不小,高楼,水泥大道,汽车,时装,商场饭店,头顶上飞去的飞机,街头大屏幕实况转播的发射航天器的情形,定会强烈震撼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如何迈步。给这种社会变化以科学名义的系统定义的是马克思,另一位是达尔文,他直接从生命本源研究入手,以植物和动物遗骨,化石和当时存在的生物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进化论。我的看法是,尽管缺乏全面完整的证据,但达尔文还是用证据而不是猜测,建构了令人信任的前提:动物进化遗传变异的有利方向并非预先决定的。进化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混合:在变异水平呈偶然性,在选择的作用方面呈必然性———所以我相信了这样一种结论,物种和人类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发展中出现的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结果。
  
  那我们和天空的眼睛对视时就不再茫然,一切文本的设想,预见,如果符合历史过程的主要特征,就值得信任。
  
  但是,就生命个体而言,有时难免以自己的生命感悟和体验为思考点,怜惜自我生命喜与悲的经历,特别痛苦于生命的有限性,就关注生命现象的文学意义,并努力用这种叙述方式表述心迹,像达尔文《物种起源》一类的书籍虽然让人读来可信,可是那些充满考古和医学词汇的文字,还是严谨了些,很难让人在无穷尽的生命边界之上浪漫一把。
  
  就习惯于开放内心,聆听许多不同的声音对心灵说话。在人文的科学的文学的知识殿堂里,看到思绪很自由地走在其间,可是最高处却去不了,那里藏着宇宙,生命以及人类的未来,尽管有宇宙物理学家给现存的宇宙(包括无数星系,地球和太阳系)给出了一系列计算结果,有些结果很不妙,例如,他们说30亿年后太阳系将会发生爆炸,160亿年后会再次发生宇宙大爆炸,我还是将宇宙,生命和人类的未来结局视作很模糊的美,在这种宽广的蒙蒙胧胧的感觉里,就听到自己乐观的笑声,体验到思索的快乐,而不会为搞不清未来之事耿耿于怀,自己宽慰自己说:尽管从严肃的科学家嘴里得知了未来的危险,但是在危险结果没有发生之前,自己毕竟已先看到了模糊的存在,而且对几十亿年和一百亿年后的人类充满了信心。其它生命恐怕就看不到那种模糊的存在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