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遏制公款吃喝约束好权力,变“不敢”为“不能”

火烧 2014-05-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指出公款吃喝问题严重,强调通过约束权力和制度建设遏制浪费,提出简政放权、透明监督等措施,推动从不敢到不能的转变。

  国家统计局财务司司长张仲梁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中央政府司局级干部平均每周有1.1次饭局,省政府的司局级干部平均每周有1.3次饭局;到了基层,市长平均每周15.1次,县长则达到了每周18.2次,每天的饭局甚至需要赶场。2012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在《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中提到,2012年全国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到3000亿元,按平均每个饭局话费1000元计,每年大约有3亿个公款饭局,平均每天有超82万个公款饭局。(5月15日《新京报》)

  自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以来,在公款、公车、公费上面可谓痛下杀手,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再到“四风”整治,规范吏治、整肃官场成为了今年各地政府的重头戏。严令之下,官场吃喝之风虽然得到了一定遏制,但客观来看,诸多以私家菜、会所为依托的公开吃喝依然存在,治理公款吃喝任重道远。

  公款吃喝的积习为何难改?顶风作案背后,其实是职务腐败、权力渎职在作祟。不正当的官商勾肩搭背、不正派的官场人脉交际、不正常的人情买卖求人之风,往往就暗藏在见不得光的觥筹交错中。不把权力关牢关紧,就无法斩断公款吃喝暗流。

  遏制公款吃喝、公款浪费,就是要从约束权力的源头入手。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削减权力裹挟的丰厚利益,让公款吃喝的宴请接待没有 “生产力”;要建立完善的权力运行透明、公开制度,让民众敢监督、能监督,阳光底下无阴暗;还要行之更完备的财务制度,让弄虚作假者无法瞒天过海。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已近五个月,禁令高悬,挥霍浪费之风正在扭转。反浪费、行节约必须扎牢监督篱笆,锻造制度铁笼,用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才能将短期“不敢”变为根本“不能”。

  作者:蜀中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