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打在了两堵厚厚的湿棉絮墙上
子弹打在了两堵厚厚的湿棉絮墙上
有言在先:已是行将就木的我,实在无意与任何人和事的任何争执,我其所以总赖在这互联网上,仅在于我力求明白的一点道理,但愿此意能够感动苍天,不再使老汉我总面对那厚厚的湿棉絮墙。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八路军的侦察员被日军发现,于是便被日兵追击,多亏树林茂密,才好不容易摔开了敌人。当他回到驻地脱下那汗湿的棉衣的时候,竟然听到了地面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点灯一看,竟然是几个子弹头从棉衣里掉到了地面上。
这一发现,使这位侦察员兴奋不已,忘却了疲劳,竟产生了这样的一次极为特殊的战例:一辆独轮车上竖起一块巨大的木板,木板覆盖着十几床被打湿了的棉被,由三个身强力壮的战士推着,后面紧跟两个背负炸药的战士,迎着日寇的机枪扫射,一直到了日军的炮楼底下,非常从容地将这一批日军送上了西天。
我不知是否确有其事?但它却促使我想到了当今似乎有些类似的厚厚的湿棉絮墙:
不少群众对剥削的漠糊认识,便是一堵厚厚的湿棉絮墙。(请记住我的“有言在先” ,再看下面的内容)
有这样的一篇跟帖:【对剥削不能简单回答是不是有理。马克思说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潜台词就是剥削是发展动力。出现剥削或说阶级就比原始社会进步。社会上,一些人无任做个体还是联合体,他们都不善于经营,就不如出出力,受剥削要比自己干强,还不会浪费资源。穷折腾,在人民公社拿低值工分和国有企业拿低工资就不如去外资企业拿高工资受剥削强。再说了,无剥削只是理想,谁能说国有企业、人民公社没有剥削?“大锅饭”还不是部分人剥削另一部分人?关键是剥削要有度,像现在中国劳动者报酬只国外十几几十分之一,太不像话了。特别是贪污受贿、官商官倒、垄断生财、股票圈钱、房价掠夺、贱卖国资等等,别说无功,简直是罪大恶极。
剥削有功在一定历史阶段讲是成立的,从一定角度说也是对的。要不然,X号称是中国的马克思,他不会傻到打自己的嘴巴。XX也是看到理想社会行不通才向右转的……】
看了这份跟帖之后,我不知大家怎么想,但我却坚信,对剥削持这种观点的人绝非少数,否则的话,干社会主义还会那么难吗?修正主义者还会有市场吗?正因持这种观点者人数众多,所以我才说它犹如一堵厚厚的湿棉絮墙,使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在这堵墙的面前被减弱了很多,而拆除这堵墙的最为有效、且唯一的方法,大约莫过于千百万焦裕禄、雷锋和南街村那些被村民敬称为“二百五” 式的干部的坚持不懈。
秦川牛
2010.6.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