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到底有多毒?——写在国际禁毒日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国际禁毒日源于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上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 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毒品,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比如冰毒、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等。它不同于通常所指的毒药那样服下后致人死亡,而是让人开始吸食时产生强烈欣快感,或产生某种幻觉,从而诱惑吸食者上瘾。毒品,古来有之,但伴随科技发展,毒品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庞大,组织更加严密,毒品纯度更高,种类更多,危害也更严重。近年来,很多受害者就是因为摇头丸、K粉、冰毒等新型毒品出现后,从开始的好奇直至无法自拔。
近30年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据资料显示,毒品蔓延已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在15岁至64岁的人当中有47%的人至少非法使用过一次毒品,而且出现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的趋势。每年全球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学习机会,乃至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背弃了家人与朋友,甚至失去了生活信心,付出了年轻生命,造就了人世间不同的悲情故事,朋友的叹息、家人的绝望、孩子的哭泣……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毒品,正以洪水猛兽之势席卷全球,威胁、危害着人类的生存。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一位女性吸毒者曾这样描述过:“毒瘾发作时,浑身上下冷飕飕的,接着是奇痒难忍,然后就是疼痛,那种疼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像在噬你的骨头,骨头像劈开一样,骨头茬子从里向外一点点的穿透肌肉和皮肤;牙齿也裂开了,脑袋像爆裂般的疼;五脏六腑也被什么东西撕扯着—所以一个上了瘾的人,为了避免那样的疼痛,就没有不敢做的事,什么廉耻、伦理、道德、法律,统统会忘得一干二净。”
同时,因毒资消耗大,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即使富裕家庭,也会因吸毒而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据调查,为了获得吸毒钱财,吸毒者大都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诸如盗窃、抢劫,甚至杀人,女性则大都卖淫。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那么他的全家也就不会再有一天好日子过。“一朝吸毒,十年戒毒,一辈子想毒”是瘾君子的真实写照。至于毒品犯罪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那就更为严重了,可谓祸国殃民,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
旧中国,我们曾受鸦片的泛滥,而被称为“东亚病夫”,民穷财尽、国势险危。在新中国成立前,吸毒者约为200O万,以当时人口总数为5亿计,平均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瘾君子。解放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禁毒最坚决的国家之一,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禁绝了毒品的犯罪活动,1958年成为举世闻名的“无毒国”。
只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吸毒这一丑恶现象亦死灰复燃,愈演愈烈。最为严重的是,在目前的毒品犯罪中,青少年所占比例已占80%。在这些人群中,无正当职业者居多,在校学生也有明显增长趋势,吸毒女性青少年的比例增长最快。由于吸食摇头丸造成的心脏病、精神病、感染艾滋病的已屡见不鲜。大量骇人听闻的案例明白无疑地告诉我们,毒品不除,民不聊生,国无宁日;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是唯一选择。
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珍惜自己,就要懂得保护自己。根本途径是超前预防。我们要借这次国际禁毒日之际,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觉地与吸毒、贩毒等不法行为作斗争,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吸毒路,永远不能走;吸毒错,永远不能犯。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