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全民有责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是我国今后教育工作长期根本的要求。我国目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育人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国有国之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有民之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与“魂”素质的培养)。具体到每个家庭,民之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家庭素质教育之责。在国家素质教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困难重重的今天,父母对子女家庭素质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显得十分重要。
然而,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望子成龙”观念使得当今中国家长对孩子都有一种超值期待,其心之切、情之真、无偿付出之牺牲精神举世罕见,同时他们对孩子的专制、武断、纵容和溺爱也是举世罕见的。这种以培养“龙”为目标及采用违背自然规律的家庭教育方法导致的无情事实是孩子成“龙”的希望越来越渺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素质越来越弱。
在素质教育国之任、民之责均出现问题的今天,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素质教育国之任与民之责是否要修正与协调?国之任与民之责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如何变革?父母在子女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二、培养教育目标
国之任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民之责的目标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与“魂”素质的培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与“魂”概括起来就是基于民族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习惯的仁、义、礼、智、信的总和。
国之任的培养目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明确,这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需要。民之责的目标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动摇的,基于千千万万家庭教育的民之责目标正确与否有时甚至决定了家运、民运、国运之兴衰。
国之任与民之责素质教育目标二者互为阴阳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还可以相互转化。没有民之责目标的实现,国之任的目标也只是停留在理想阶段而已。而执政者执政素质对民之责素质教育目标的影响又是至关重要的,执政徳(社会主义德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之弱或丧则民之责必弱或丧,进而导致民心涣散;反之执政德之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民之责必强,国之任的素质教育目标实现又岂有推进困难之理。
由此可见,执政之德(执政者执政素质)影响并且左右民之责素质教育目标,民之责素质教育目标又影响和左右国之任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效果。归根结底,执政之德(执政者执政素质)决定了整体国民的素质。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努力完善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提高执政者执政素质,与此同时,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亦应该承担更多的素质教育民之责,正所谓素质教育全民有责。
三、培养教育方法
早在上古时代,伏羲氏把天地宇宙看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天地发挥各自功能、相互配合滋润着世间万物。人作为世间万物中的一份子,观天地之道而立人之道,故而得以生生不息,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则世间美满。
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其中寓意着深刻的父母家庭素质教育之道,家庭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小系统的“天地人”,父亲要学好做天,母亲则学好做地,天地协调配合下才可教育好孩子。所以我认为孩子素质教育好坏与否关键取决于父母学天做地的效果和施教方式的选择。父母尽可能以接近天地孕育大自然万物的滋养模式,教育出的孩子才有可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人”。
四、父母在子女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父亲(也可以是承担父亲角色的母亲)“学天”
1、虽生万物,但却从不居首;
2、每天孜孜不倦、永不止息的运行,内在坚贞、意志坚定;
3、谁也不能阻挡其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4、不自私自利,内在爱家里每个人,才能够领导家人;
5、指导家人学会利物、用物,而不被物所用。
母亲(也可以是承担母亲角色的父亲)“学地”
1、不断厚植自己的功能,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2、正直、端正的品质;
3、恪尽职守、功成不居的品性;
4、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义德规范外在的行为;
5、注意经验总结,善于权衡利弊,把握得失。
父亲与母亲仿效天地孕育大自然万物的滋养模式养育孩子
在小系统的“天地人”中,父母配合的好坏至关重要。一旦父母确立了“学天做地”的角色,就要持之以恒、相互提醒、密切配合,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播撒孩子素质教育的种子,通过每天自身行为的修养完善滋养着这颗种子。种子发芽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仿效风(巽)、火(离)、水(坎)、雷(震)、山(艮)、泽(兑)等接近天地孕育大自然万物的滋养模式历练培育之,如此民之责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与“魂”素质的培养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国之任,更是千千万万家庭的民之责。素质教育国与民不同的责任不仅体现在执政者每天的执政行为中,也体现在父母的行为休养中,素质教育全民有责。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