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世明:反腐败还须防备举报腐败背后的阴谋

火烧 2014-05-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反腐败工作需警惕举报背后的阴谋,分析举报动机与证据来源,提醒党员干部提高警惕,避免陷入举报陷阱,同时强调纪检监察部门在处理腐败案件时应关注举报者的潜在目的。

  昨日,市纪委官方网站——北京纪检监察网悄然改版。记者对比网站的新旧版本,发现改版后,网站首页新增了曝光台,曝光违法违纪、违反“八项规定”等典型案件。同时增设与网友互动交流的版块,邀请网友评论反腐热点。(新华网5月22日)

  从文中可以看到,北京市纪委网站增设曝光台,首邀市民举报腐败,预示着反腐败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热点方式。

  一年多来,中央用铁拳开始了反腐败、纠“四风”行动,通过中央巡视和群众举报,清查处理了一大批贪污、腐化人员,“老虎”和“苍蝇”被装进了法律的牢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大家从网上随处可见,有很多腐化现象是通过举报或曝光而引发出来的。这让笔者产生了疑虑:举报腐败情况的人员都是为了纯洁党员干部队伍而来的吗?一些比较隐秘的资料又是怎样得到的呢?

  人在工作之外的生活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圈子,如家庭、亲属、同事和朋友等,其他外人难以进入其中。在这个圈中,有的党员干部由于自身把握不牢,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警惕,以个人的一般生活情感融入其中,在行动上就可能存在一些与工作身份不相符的现象,甚至有的超出了法纪限制的范围而形成了腐化。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或受他人唆使,就利用这种机会或有意创造机会,制造证据,通过他人实名举报或进行网上曝光,臭其名,撤其职,败其身。

  作为一个受到组织多年培养的党员干部,因不能抵制色利的诱惑、贪图享乐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置是自食其果,罪有应得。但我们的纪检监察部门在处理这些人员的同时,也应该多思考一下这些举报者的动机,特别是一些私密的证据从何而来,是否带有其他目的,在反腐败的同时,还须防备举报腐败者背后的阴谋。

  在此,也提醒那些手握权力、在法纪边缘徘徊的党员干部,做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时刻提高警惕,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能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应该明白久走夜路总会遇到鬼的道理,悬崖勒马才是上上之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