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罪恶高利贷,今已成公害

火烧 2010-06-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5
高利贷以合法外衣形式死灰复燃,危害家庭生活,引发严重纠纷。文章揭示高利贷如何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方式,使借款人陷入巨额债务,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在昨晚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中看到,“为了能赚钱借上高利贷”节目后,久久不能入睡。一直翻来覆去的想,高利贷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视为万恶的旧社会的一种标志。没想到,在提倡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曾经臭名昭著,代表剥削和罪恶的高利贷这一旧社会的毒瘤,却披上各种合法外衣后,死灰复燃,且渐成蔓延之势。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山东县平阴县耿大姐两口子都在县城小学教书,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但到了“08年6月,(朋友)让他干工程,贷了三万五,利息是五千,打的四万的条子。”就这35000块钱的高利贷,彻底毁了这个平静的家。  

   

  那里有什么工程呀?“根本就是以工程为幌子骗丈夫。”正当两人被骗的挺惨,万分郁闷时,债主上了门,“高利贷,时间到,拿钱来。”“还四万就再借别人的四万,就这样越滚越多,他介绍这一个有钱,让他代这一个去,然后再介绍那一个有钱,借那个还这一个。”  

   

  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掏空家底,到“现在一共还了一百三十一万八,连亲戚的都算上,还差九十五万多。”转眼到明天,恐怕就不是这个数了。丈夫已经吓得跑到外地去了。大姐自己在家,想想这二百多万的债,前前后后,愁得头发都白了。”“他们要是追得紧,我们只能逃命。只能跑。”  

   

  高利贷,从字面理解,就是借贷利率明显高于正常利率的资金借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理解,超出此限度的就是高利贷。  

   

  从目前看,高利贷的借贷人群无非三类:涉赌涉毒人员、遇到突发困难的个体经营者、遭遇突然变故的个人和家庭。而对放高利贷的人而言,一种是钱多的人,搞规模型高利贷经营,以钱生钱;一种是钱少的人,以为小钱换大钱,利高效快;另一种是没钱的人,靠骗贷经营高利贷,低息贷,高利放,从中谋取高额利差。  

   

  俗语说:“高利贷,阎王债,陷进去,出不来。”高利贷一向被人们咒骂,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高利贷加重借款人的负担,容易引发严重的民间纠纷;经营高利贷的人良莠不齐,有的趁人之危,有的很像黑社会,兼营着赌博、毒品等业务。借高利贷的人迫于条件不得不忍受这种剥削;放高利贷的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对苛刻的放高利贷者夏洛克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发挥从人道主义出发对高利贷的控诉。著名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因高利贷被逼得家破人亡,喜儿逃进深山成了白毛女,痛恨恶霸地主南霸天太狠毒。   

   

  高利贷的经营交易不但危害社会,更危害家庭。有多少个家庭被讨债人利用黑社会势力砸的破烂不堪,受到了严重的人格侮辱和人身摧残,被逼无奈,离乡背井,四处逃命,上吊自杀。有多少人在高利贷的强逼下,做出了偷盗, 抢劫,绑架的犯罪活动,严重的破坏了社会治安及公共安全。  

   

  最为可怕的是,当今中国民间之高利贷已“升级换代”,不只是一种民间借贷行为,而已形成一个非常行业。高利贷已经不仅仅与黑道有关,不管红道、白道、金道,都能路路通了。且过去放高利是,“九出十三归”,高利贷的利息逐日起“钉”(利息),以复息计算,此谓之“利叠利”。而如今,高利贷月息竞高达一角甚至一角五,逾期按日按时加数倍罚息。其利息之高,令人心惊肉跳。我想,“黄世仁”们再世,也一定自叹不如。  

   

  高利贷已严重危害中国社会经济秩序,其泛滥无度已经引起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巨大负面效应。高利贷造就了许多一夜暴富、挥金如土神话的同时,也使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的中华传统美德遭到不应有的抛弃。社会创富伦理和企业家道德因此沦丧。更为严重的是,民间高利贷已经渗透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高利诱惑下,部分党政机关领导参与了高利贷资金筹集、发放和催讨等环节。      

   

  高利贷对于社会危害之大,已完全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足以值得用刑法来规制这一行为。为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稳步发展,应坚决彻底地严禁民间高利借贷。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