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大山
曾向互联网发“聊天”拙作,该文在(博客中国、新浪等)博客中享受删除礼遇,在(乌有之乡、华声等)论坛享受删除礼遇,当然属意料之中的事,也就没啥话可说了。聊天犯忌,历史上也许曾经有过,所以一丁点都不新鲜,那就更没啥话可说了。论坛有立场、主旨、主题等,删除些网民不合其立场的讯息,情有可原;日志、博客等几乎类似私人空间,网站干涉(屏蔽、掩藏、删除等)私人空间的做法,有那么点令人费解;文责自负,在讯息高速公路中几乎成了空话,已基本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使举报形同虚设,而“强权”在互联网中的存在,几乎是实实在在的。难不成街道、乡村这类机构把民众的嘴都缝上,不许“聊天”社会就能和谐?为了避免“聊天”犯忌,咱不再聊天,侃大山,行不?
有些朋友向鄙人说起互联网的种种好处,其中很大的一项是:能够建立、拥有“博客、日志”等“私人”空间,还能和不同见解、观点的网友交流。于是,土埋半截之人学起了电脑,试着上网;于是,不学无术者捡些常识,开始拼凑又臭又长的文字,发至互联网上,意图得到网友们指教、斧正。学会上网不久,就知网络有“屏蔽、掩藏、删除”等诸位大将把关,某些“敏感字符”类属违禁品,是不允许发上网的。有趣的是:没人明示哪些(字符)属违禁品。没招,只得费劲猜;难度在猜“敏感字符”比猜任何灯谜都难;俺这类胸无斗墨者,把脑细胞全耗尽,依然猜不出个所以然。好不容易拼凑些牛头不对马唇的文字,常常被“屏蔽、掩藏、删除”等大将拦截,使原本想向网友讨教的话题见不着天日。幸亏有网友支招:多注册几处,此处被拦,那处又冒。借此,向那位支招的网友说声:谢谢。采纳网友的妙招后,果然见效;虽然麻烦点,毕竟多了些生存的活路。为纪念这种无招之招,笔者专门取了个名称:狡兔三穴。平时把这类无奈之招视作草根,有风霜雨雪打压,有五关六将横刀夺命,相信“贱命”很顽强,恰遇春风依然长。
拙作在各网站的礼遇不同,就是这种无奈之招的成果。这本来是无奈之举,没想到居然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逐渐看清各网站的立场、态度。
自从学会上网,拜读了不少网友的佳作,得到不少网友的指点,获益匪浅。虽然有“五关六将”煞风景,把讯息高速公路整得类似肠梗阻,终究还是利大于弊。由此,上网几乎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互联网上常看到些针贬时弊的讯息,这类以敏锐目光发现问题的讯息,对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也许是很有益的。这类讯息出现在互联网中,也许说明:中国的舆论、言论等是民主的。某些人也许觉得此类民主不过瘾,兴风作浪非要把水搅混,才感到过瘾。于是,不知从哪个“机要”部门角落里爬出来的虫子,剥离真实历史的背景、大局,抛出些所谓的历史真相,以“揭密”哗众取宠。这类剥离大局、背景的细节(?)讯息未经核实,照样能在互联网上畅通无阻。似乎进一步证明:中国的舆论、言论等是民主的。
草民才疏学浅,不知道“民主国”是否有“内务部”这类负责国家安全的机构,不知道“民主国”有没有“间谍”这类从业人员,不知道“民主国”是否会进行类似“策反”的幕后谋划,不知道“民主国”是否会进行意图(?)引发他国内讧、内乱的宣传。这类“内幕”水太深,草民轻易涉足,很可能被淹没。非见多识广之人也许避而远之稍妥。世界还没大同呢,草民猜想:许多国家公开出来的机密,很可能是政府想让民众知道的真相;也许没有一个国家,能以“民主、自由、人权”之名,清楚了解政府(国家)所有的机密、真相。假设每个人都能以“民主、自由、人权”之名,知道政府的所有机密、真相,那么,类似“内务部”这种负责国家安全的机构几乎可以解散,基本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间谍这类从业人员只得下岗、回家、摆地摊卖红薯。
某些人不热爱本国,挖一些所谓的“机密、真相”讨他国欢心,为他国节省了一大笔“策反”的谋划开支,为他国节省了一大笔引发“内讧”的宣传开支。这类以他国马首是瞻见多识广的人才,那些得益国视其以“宠物”善待呢?还是视作奴才?或者赐“贵宾”礼遇?这类傻问题草民的笨脑袋是很难想明白的,还是不想更妥。
生活在国家中的百姓,或者称之谓“民”的小人物,都有权力、义务、责任针贬时弊,有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国家的政府与(公仆?)官员,都有权力、义务、责任为民谋福利,有益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权力、义务、责任都得以有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基础或立场;某些(个)人扯“为国、为民”旗号,出售“机密、真相”讨他国欢心,或者某些官员(公仆?)扯“为国、为民”旗号,以全民共有、共享的资源、资产讨他国欢心,终将得到人民、时代、历史的蔑视或摈弃。一个不爱本国的人,不太可能会爱他国,也不太可能得到他国的信任;一个不对本国、本国人民负责任的(含官员)政府,不太可能会对国际社会负责任,也太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
产生积冤,发泄、发牢骚,人之常情,没必要视作洪水猛兽,或者紧张至草木皆兵;发泄、发牢骚使积冤顺渠道畅流,也许能避免“地火”积聚成爆发,也许能避免积重难返,还可能使问题凸显,有益及时解决问题。针贬时弊与发泄、发牢骚略不同,需要比发牢骚者更理智的眼光与头脑。针贬时弊,也许应该由社会(丑恶)现象深入至问题症结,而不是满足于从现象至真相止。从现象至真相止循环,也许只会积聚怨气,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透过现象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才可能减少或杜绝问题复发。
屁股坐在他国的立场上,随他国兴衰而兴衰,随他国荣辱而荣辱者,对本国的(丑恶)现象指手划脚,作为参考,无可厚非,作为“圣旨”显然欠妥。某些人屁股(立场)决定脑袋,受立足扎根处影响,说现象、论问题、出主意,也许很难摆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制约。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需要有个和国家共兴衰、同荣辱的基本立场;一个真正的爱民者,需要有个和百姓同甘共苦的基本立场。嘴上高喊“为国、为民”口号,行为上做着与他国权贵交杯换盏、朱门酒肉的事,百姓即使“愚笨”也不可能都是睁眼瞎。
发泄、发牢骚、针贬时弊,歌舞升平、凯歌嘹亮、、、各类讯息发上互联网,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面对汹涌场面,某些高人一等人士觉得很不自在,于是采取“过滤、拦截”等措施,“热心”地对讯息之海进行控制,直至都装些符合某些人意图的“纯净水”才善罢干休。死水一潭易腐(败)滋长,大浪淘沙更益社会进步与发展,这类话题高人一等者是不屑一顾的,背后利益驱动是需要隐匿于无形的。
某些人也许对“官”具备某种瘾,社会上以某某“官方”网站出现的讯息,几乎以铺天盖地的架势,肆无忌惮地冲击着公众的神经;似乎网站不冠以“官方”二字,网站就不能成其为网站了。滥用“官方”二字,是否意欲混淆视听,或者别有用心、另有企图,不得而知,也许想知也难知,还是省点力,就停在不得而知吧。政府官方与网站官方很难相提并论,此官方非彼官方,这类基本常识草民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犹如销售部长、企划部长等与国防部长不能相提并论,此部长非彼部长,把销售部长、企划部长等各类部长的言行,都视作(国防)“部长”的言行,也许会令人笑掉大牙的。
对网民讯息实施(屏蔽、掩藏等)措施者,也许仅仅是某些(民主斗士?)网管的作为,未必就是网站“官方”的意志,即使某网站“官方”授权或令网管这么做,充其量也仅是网站“官方”的意志,和政府官方的原则根本挨不上边。从某些被推荐文与被删除讯息的不同礼遇中,也许能看出某些网站“官方”或网管意图的端倪。讯息平台民主气氛的欠缺,不可能是政府官方的意愿,更可能是某些网站“官方”或网管故意(?)制造出来的。某些(民主斗士?)人只要一见不合其意的讯息,就果断采取措施,产生混淆视听效果,制造出舆论、言论缺民主的气氛,甚至在某些场合反诬政府限制言论自由,形成政府官方与网民关系紧张,以方便其混水摸鱼,坐收渔翁之利;或者为了引进某些“民主”楷模,以供邯郸学步、东施效频,这类为他国利益鸣锣开道的行径实在难恭维。
政府官方通常以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表示意志,落实这类意志通常以“文件”形式传达;经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过程,也许说明已经发生了扭曲,或者偏离了政府官方的意志。政府官方提倡: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这四个字的意思应该很明确,不难理解;解放思想,顾名思义必然允许不同的见解、观点交流、碰撞;任何扼杀不同见解、观点的言行,都可能在扭曲政府官方的意志,甚至有某种和政府官方唱(反调)“对台戏”的嫌疑。某些网站“官方”或网管,也许在玩着“清君侧”的高招:把草民归入“愚民”类,使政府官方听不到“愚民”的傻言,只听到“精英”的妙语;逐渐引导政府官方向“精英”设计好的路线前进。
聊天、侃大山,需要二人以上才可能成立或进行,以上拼凑的文字也许标题写错了?草民无主题、无框架东拉西扯地胡侃一通,也许还是基本符合“侃大山”形式的;才疏学浅之人文字就是七拼八凑的,找不到恰当的标题亦在情理之中,就这么凑合着吧。把以上文字视作自说自话、自言自语都可,只是耐心看至此的网友受累了,有点过意不去;无论看至此的网友觉得是上当了,还是觉得受骗了,作者也只有说声:对不起、抱歉。别无它法。
山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