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美国“两房”退市 中国将被宰3400亿美元

火烧 2010-06-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美国两房退市导致中国金融机构持有3400亿美元债券难以抛售,价值缩水。尽管美国政府承诺担保,但两房被列为可清算实体,中国持有债券面临血本无归风险。

据人民网6月29日报道,6月16日,美国两大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c),收到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指令,将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有报告指出,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两房”退市后,中国金融机构抛售其债券变得困难。尽管中国政府呼吁美国政府要确保“两房”债券的安全,可美国政府力不从心,中国债主已被套牢。这3400亿美元---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又将被宰!

退市后的“两房”将进入场外交易平台,流动性大大降低。“两房”之前发行的5.2万亿美元债券,其价值进一步缩水,债券投资现正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二次打击。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给出的退市理由很简单,“两房”股价持续一个月内低于1美元,低于纽约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价的最低要求。


“两房”退市会套牢中国债主吗?

如果美国救助两房的成本是个无底洞,那么中国持有的大量“两房”债券就比较危险了。到底我们持有多少“两房”债券,不管美国还是中国官方都没有透露,毕竟太敏感了。

标准普尔曾经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标准普尔的评估数据应该还是比较可靠的,我们实际握有的“两房”债只会比这个多。

“两房”退市是否会影响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的价值?有人还是比较乐观,原因是有美国政府做间接担保。5月底结束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会谈中,美方也承诺,继续加强对“政府支持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履行其财务责任。

股票股票,债券是债券。但“两房”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消失,无疑将大大降低“两房”债券的流动性,中国以后要想再伺机卖出将越来越难,其价值可能将更多体现在账面上。

美国政府真的会为“两房”完全买单?不尽然。6月17日,美国众议院达成一致,将把“两房”列入可能遭到清算的金融实体。这一提案是由克萨斯州共和党议员亨萨林提出的,还需等待参议院表决。

列入“可清算的金融实体”意味着,如果“两房”未来严重威胁到了美国整体经济,也可以考虑让它们破产掉。一旦走到这一步,中国持有的近5000亿美元的“两房”债也将血本无归。

 “两房”财务恶化,美国政府力不从心。国会议员以纳税人的名义,向奥巴马政府施压,呼吁将“两房”列入清算名单。

“两房”债券不是国债,中国的一厢情愿已露危险信号。政治就是政治,经济就是经济,这是美国人的陷阱!

“两房”在退市前总市值10亿美元,可两家公司却亏损了936亿美元,这两家公司还发行了5.2万亿衍生债券。

事实上,“两房”退市早有预谋,在奥巴马政府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庞然大物“两房”并没有列入议事日程,相反强调在处理大型金融机构倒闭过程中,要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更为糟糕的是,政府保荐的“两房”在发行债券的时候,一直没有取得政府的担保,美国国会议员则呼吁政府别再用纳税人的钱为贪婪的“两房”债券投资人买单。这对持有大量“两房”债券的中国债主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美国民调对“两房”的问题相当悲观,认为“两房”的窟窿越堵越大,简直就是两个“无底洞”。

“两房”核心资产只有700 多亿美元,但衍生债券总值却高达 5.2万亿美元。“两房”退市了,其债券的安全当然要引发市场的担忧。

“两房”是美国政府保荐企业,因此政府保荐成了“两房”的金字招牌,在“两房”的融资杠杆达到70倍的时候,以穆迪、标准普尔为首的全球著名评级机构依然给了“两房”AAA级的评级。”

“两房”债券一直享受着国债待遇。可是,政府保荐是不是就是政府担保呢?

对这个问题,美国政府一直没有给全球的投资者一个明确说法,5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并没有明确表示, “两房”的债券是否已经由美国政府担保。

令人沮丧的是,早在2000 年3月22日,时任美国财政部部长的金赛尔(GenSLer)在国会作证时说,联邦政府对政府保荐企业发行的证券不提供担保。在今年4月3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明确指出,房利美与房地美发行的债券是否不应该视为主权债券。

“两房”退市了,现在有议员提议将“两房”列入清算实体名单,那么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将何去何从?

资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惊人地增长三倍,高达到9220亿美元。仅2006年到2007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就增长66%。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外国持有美国证券”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外国持有美国长期机构债券总量为1.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持有5270亿美元(占36%)。这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交通银行,共持有价值232.8亿美元的房利美与房贷美发行(或提供担保)的债券。

美国前财政部长斯诺,在4月份访问中国时口口声声强调“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确信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的人会发现,美国会承担这个责任”。但是面对美国政府如何确保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安全的问题时候,斯诺却支支吾吾地说,“我不知道。我认为美国政府不应该、将来也不会允许购买‘两房’债券的人承担损失。”

美国甚至有智囊机构指出,如果中国做了不明智的投资,就应该自己承担后果,而不是由美国纳税人买单。他们认为“两房”的债券既然属于“非政府担保债券”,投资者获得了高于国债的利息,就不应该再受益于政府的救市政策。

这是一种可怕的信号!美国的政客以及民间机构认为,中国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就是贪图“两房”债券的收益率比美国政府债券要高,才去购买“两房”债券的。要谋图多一点的回报,就要承受高一点的风险。美国政府没有理由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来补贴中国政府和其他政府的投资错误所带来的损失。

政治是政治,经济是经济。美国政府从来没有明确承认要保全中国持有的“两房” 债券,这只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美国人会利用经济上的压力跟中国进行政治上的博弈。美国人手握“美元资产安全”这一筹码,在面对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时候,将有更大的空间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

房地产泡沫的直接原因,是投机需求的膨胀。全球房地产前些年的价格膨胀,是由于投机需求的膨胀和金融机构的过度放贷共同造成的。美国的按揭金融服务,是房地产泡沫和危机的根源。投机需求加上投机性金融服务,房地产的两大要素就形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与破灭,“两房”难逃其咎。

中国金融服务业还不发达,一旦放贷标准放松,尤其是对投资性购房的放贷和利息限制的放松,中国房地产的真正的“泡沫时代”,也就随着来临。从中国2008年后房产泡沫的急剧膨胀,国有资本通过房地产的“吹泡机”,给中国经济吹起了一个巨大的“非理性繁荣”的大泡泡。

上个世纪,世界上曾有过几次房地产泡沫。1923年—1926年的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大崩溃,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 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20世纪70到90年代,日本出现房地产泡沫,从1991年地价泡沫破灭,日本经济至今没有走出萧条的阴影。 接下来,就是1997至2007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和次贷危机再一次带起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从历史的经验中,我们看到了“房产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巨大破坏力。 首先,它以人类内心中对财富的过度需求和贪婪作为经济原动力。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都要建立在满足人的合理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投资”需求,就是一种脱离人的现实需要的心理需求。

当房地产这种满足人的基本居住需求的经济形式,与“投资”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经济的魔咒。金融服务以及不断创新的金融发明,为房地产经济偏离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增添了杠杆的放大效应,社会的虚假财富,被加倍地放大。而房地产的“虚假财富”带来的效应,必然是带动起一个社会的过度消费和财富幻觉。

【太行山水 编辑 2010/06/3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