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吗?
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吗?
“城市使生活更美好”这是个最近很吸引人,喊的很响的口号。城市真的使生活更美好吗?
从现实的城市生活看,特别是大城市,恐怕不是美好,而是闹心。为什么这么说?看看现实的城市生活你一定有同感。
清晨,6点起床,拉开窗帘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路对面的一片高楼,望天空,灰蒙蒙,打开窗,说不清是什么味。赶快洗漱、早餐、穿衣,不然又要迟到。急冲冲赶到公交车站,前面已排了几十人,等十几分钟终于上了车,车上已经是一个挨一个。冬天还好,夏天即使有空调那气味也够好闻。车缓缓的趴行,时不时的停下来,等3、5分钟是常事,经常要等10几分钟,等时间长了司机也发急,一个车打喇叭,各个响应,就别说有多闹了,与南非人看足球有一拼。终于要下车了,提前往车门挤,还好大家都包含,赶上一个矫情的,就得听几句气话“挤啥,挤啥,没降价商品”,急忙赶到单位,还是迟到了,唉!看来明天还得早起半小时。那位说了,我买车,开车上班。好啊,那就更得早起了,公交车有的城市有专用车道,还能快点,小车子就只能大家慢慢往前爬了,还别赶上两车刮碰,真要赶上等个巴小时也是常事。为了疏导堵车建设高架路、立交桥,当地人都糊涂,外地人那就是一个蒙,闹心。
下班了,又是近2个小时的城市“观光”,下车直奔市场买菜,菜价又涨了,据说是天气(雪呀、大雨呀…..)影响菜运不进来,西红柿都3元一市斤了,菜总是要吃的,一餐的蔬菜花了十几元,心想“得省着花了,儿子就要考初中了,以后花大钱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一路到家,虽然高楼大厦霓虹耀眼,各种广告光怪陆离,可是一想到儿子要考学哪儿还有观景的心情。夜深了,往窗外望去,天空被霓虹的光映成五颜六色,仰望星空,看不见星星,看不见月亮,虽然关着窗,高架路上的噪音还是阵阵入耳。烦,烦死了。转念一想,还好多亏房子买的早,要是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房,就更苦了。能自我解嘲倒也是好办法,这么一想渐渐进入了梦乡。
儿子毕业了,虽然花了千元补课,没白花,考上重点校了。儿子说考上重点校的同学都打算摆谢师宴,请不请?又是难题,请,太俗,老师就应该把学生教好,再说补课也给了钱;不请,孩子提出来了,人家都请了,自己不请会被人说小气。左不是右也不是,都是这社会风气不正闹的,越想越多越深入,越是睡不着,唉!推着走吧,总算睡着了,一睁眼,7:30了,完了,今天又得扣奖金了。
这样的生活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有钱人,你能有美好的感觉吗?
长远考虑不是“城市使生活更美好”而是城市使生活更闹心,特别是大城市,高楼林立,车流如水,人满为患,无论你到哪儿,都是那么多人,那么多车,挤挤插插,办点事就得排队,与中等城市比更让人闹心。城市生活靠的是现代化,水、电、气、讯、暖、交通、食物供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一刻也不能停,那怕哪一项停半天,特别是电,停半小时许多人就被关在电梯里,地铁车厢里,那就乱套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一个国家战略防御最薄弱的环节,是自身防御最脆弱的地方。为什么要搞大城市?还“城市使生活更美好”,怎么就不动动脑,世界就真的彻底消灭了战争?无论什么时候发生战争,不要说打,就是百姓往外撤都是问题,真要是敌人丢个什么弹,城市就会立即瘫痪,伤亡会无计其数。怎么总感到主张建设大城市的人不像是好心人。
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按现代要求布局、建设未必科学合理。按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思路,城市建设应该有一个符合战略思考的规划,有意识的合理的改造布局,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利防御的中小城市。国家应该按规划合理的分散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人才、文化、产业、教育、医疗…..各方面的资源,促使各个城市平衡发展。像现在这样把一切优良资源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大城市,把人都吸引到大城市、省会城市,就是建设成一亿人的大城市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人都往中心跑中心准得“心脏”病。无论从管理、供应、消费、预防、战略……各个方面考虑,都是下策,下下策。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将成为国家的包袱,背不起,放不下。城乡差别,东西差别,南北差别都会继续扩大,成为国家均衡发展无法解决的问题。
喊口号也要讲科学发展观,不是脑袋一热就可以喊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