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与台湾,台湾为何不领情?
让利与台湾,台湾为何不领情?
在17日的国台办例行发布会上,有台湾记者问:对于温总理的有关“让利说”,有人指“让利”这样的字眼会不会有“矮化台湾”的嫌疑。请问发言人怎么看?杨毅回应说:“想得太多了”。他说,温总理的重要政策宣示已经表明了大陆方面的一贯立场,也释放了善意。协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要遵循平等协商、互利双赢、彼此照顾对方的关切这三条原则。他表示,“两岸是同胞兄弟,在协商的过程中,我们会按照大陆的一贯政策,从两岸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市场容量等具体的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台湾方面的合理诉求,尽可能地照顾台湾中小企业、广大基层民众,特别是台湾农民朋友的利益,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我想,我们的善意已经体现得非常充分”。
其实,这位台湾记者问的还是比较委婉的。在台湾,“让利说”已经引发了一场声讨风暴。一方面绿营立委群起痛批。如赖清德宣称,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中国既宣称要平等协商,何来让利?今台湾国际处境艰难,正是中国造成的,现在他们企图以签ECFA方式拿走台湾国家主权,台湾若接受将得不偿失!苏震清也说,温家宝说法是个大谎言,若要平等协商,为何还称兄道弟?既然是互利,中国也会得利,怎还说是让利?他批评签ECFA是“爽到中国与国民党高官,艰苦到台湾人民!”另一方面,蓝营立委也猛烈批评。林鸿池、吴育升、吕学樟等人都宣称“让利说”是“矮化台湾”。 “让利说”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温总理的“让利说”是谎言。恰恰相反,温总理的“让利说”是两岸经济关系的真实写照。2009年,虽然遇到金融风波的影响,但是两岸的贸易还是超过了1000亿元,台湾的顺差达到650亿元。此外,台湾现在在大陆投资的厂家超过了8万家,总投资达到了500亿元。贸易顺差、投资的利润等几个方面加起来,粗略算下来,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向台湾同胞让利不少于1000亿元。台湾的2300万人口人均从大陆获得的“让利”至少有4000多元。
那么台湾不领情岂不是毫无道理吗?并非如此,台湾不领情的理由极为充分:
首先,这是台湾方面一种讨价还价的需要。现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还没签,每年向台湾同胞让利就不少于1000亿元。尽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经明确了“向台湾同胞更多的让利”的原则。但是,“更多的让利”究竟能多让多少,每年2000亿元、3000亿元、还是4000亿元?这还没有确定。因此,声讨“让利说”,一方面可以向大陆施压获得更多的好处,另一方面又不必接受大陆任何条件(如不搞“台独”),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 “让利”的主要受益者是台湾的上层人士,台湾的工人农民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好处。仅就两岸的贸易来说,台湾的大量顺差主要都落到了出口工业企业的大资本家和大农场主手中,至于投资的利润就更不用说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利”反而加大了台湾的贫富差距,引发了台湾的工人农民的不满。所以苏震清才敢说签ECFA是“爽到中国与国民党高官,艰苦到台湾人民!”这种说法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最后,最重要的是,大陆对国内的群众并没有像“台湾兄弟”这样慷慨,因此越是“让利”,台湾越不愿意回来。例如处理三鹿奶粉遗留问题,国家仅仅为受毒害的3000万儿童花了20亿,算下来平均为一个受毒害的儿童花的钱不足70元,相当于一个肯德基全家桶或是广州中等餐馆一只白斩鸡的价格,加之上了20年保险就算了。而并没有对为受毒害的3000万儿童进行赔偿,也没有高官受到追究。假如你是一个台湾人,你是愿意台湾不回归,仅仅“维持现状”(其实是渐进式台独)就可以每年获得4000多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还要大幅度增加)的“让利”,还是愿意台湾回归,和大陆群众一样受了三鹿奶粉毒害国家才仅仅花不到70元?
因此,“向台湾同胞让利”决不是什么促进统一的好政策,闹不好甚至可能引发西藏、新疆分离分子竞相效尤:中央整天“向台湾同胞让利”,不如我们也向台湾一样弄个“不统、不独、不武”,不是也可以获得巨额让利了吗?
其实,想解决台湾问题并不难。可以学习毛主席时代的经验:
首先,把大陆自己的事做好,台湾人民自然会心生向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1976年大陆人均GDP是410美元,台湾人均GDP 1000美元,台湾是大陆的2.5倍。应该说,美国把持的世界银行没有任何理由抬高大陆贬低台湾,真实情况大陆与台湾差距只会更小。另外,我们不要忘记以下几个事实:首先,台湾的物价远远高于大陆,特别是食品、住房等基本消费品,保守估计也是大陆的4至5倍;其次,台湾贫富差距很大,大部分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台湾人民实际收入还应该扣除这一部分;最后,大陆实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免费养老制度,台湾社会保障远远不如大陆。此外,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中国有没有妓女?” 周总理回答:“有,在中国的台湾省”。甚至台湾自己也承认“台湾色情业,无论种类还是数量,居世界之首”。试想,一个黄赌毒泛滥,黑恶势力横行的地区,人民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大陆有导弹,台湾有肉弹;大陆有卫星,台湾有歌星”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综合这些方面考虑,台湾人民生活水平显然不及大陆。因此,毛主席时代尽管台湾当局采取了法西斯高压政策,台湾人民拥护统一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统一在台湾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民主台湾联盟”事件就是一个突出事例。(1968年7月台湾当局以“组织聚读马列共党主义、鲁迅等左翼书册及为共产党宣传等罪名”,逮捕包括陈映真、李作成、吴耀忠、丘延亮、陈述礼等“民主台湾联盟”成员共36人。其中,陈映真、李作成、吴耀忠、丘延亮、陈述礼各被判徒刑10年。陈映真被捕时亦为《文季季刊》的编辑委员,季刊相关文人黄春明、尉天聪也遭到牵连,因而这次事件又被称为“文季事件”。 )
其次,在国际承认等问题上不做丝毫让步,不给台独丝毫空间。在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合法席位及之后的建交热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有台湾参加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奥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参加。
最后,做好武力解放台湾的准备,才能有和平统一的机会。如毛主席时代1955和1958两次军事行动。不仅震慑了台湾,而且暴露了美国和台湾的矛盾。在60年代蒋介石集团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和大陆接触,谋求在有利的条件下接受统一。
总之,应该立即停止向台湾“让利”的政策,学习毛主席时代的经验解决台湾问题。
附1:“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的提法欠妥
近日来,关于两岸关系方面,一种“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的提法极为流行。其实,这种提法是明显欠妥的。
一方面,“50年的政治” 的提法极为不妥。“50年的政治”如无意外应该是指新中国成立,蒋介石集团溃逃台湾开始的两岸分离。可是新中国成立明明60年了,怎么能说五十年?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50年的政治” 的提法是指前50年,近10年关系有所缓和了。可是不要忘了,10年前正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和陈水扁当选台湾总统时,两岸的关系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更紧张了,“政治”在陈水扁任内更突出。
另一方面,“5000年的文化” 的提法也有欠妥之处。当然,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文化有5000年甚至更长,但是,“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指的是两岸关系。就两岸文化联系而言,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在3万年前。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这表明,两岸文化有着共同的起源。第二个里程碑1700多年前。在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此后,两岸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第三个里程碑,在600多年前。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此后,两岸经济文化走向一体化。“5000年的文化”对于用来形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无可厚非,但是用来形容两岸文化联系则有些牵强。
我认为,“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可以改为“不要因为60年的分离而丢掉600年的统一(从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算起)”。
其实,“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最初可能只是一时口误,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媒体大肆渲染就不正常了,难道中国媒体人都不知道新中国成立60年了?我希望中国的主流媒体应该讲道德,尊重历史,尊重学术,不能趋炎附势,对明显欠妥的提法不仅毫不质疑,反而大力宣传。
附2:
官方文件见「让利」 蓝委痛批自我矮化
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2730503&option=mainland&isGraphArticle=true
〔记者邱燕玲、刘荣/台北报导〕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让利说」,竟出现在我官方文件中!经济部昨赴立法院报告ECFA第二次协商准备时,书面报告竟把「让利说」列入,并以粗体字特别呈现。连蓝营立委林鸿池、吴育升、吕学樟等人都看不下去,直说「温家宝的话不要放在官方文件中」、「应说都是我们谈判争取来的」,我官方文件出现「让利」,会让民众认为台湾主权可能受到矮化,「否则对方为何要让?」行政部门报告ECFA协商经济部、陆委会、金管会、农委会、劳委会昨赴立法院,向朝野报告ECFA协商准备情形,但蓝委朱凤芝、吴育升等询问早期收获清单内容、受冲击劳工及产业名单,行政部门只说「会视谈判进度适时公布」,全无实质内容。民进党团三长蔡同荣、李俊毅、陈莹则不满国民党不成立两岸小组,出席不到十分钟就退席走人。
前总统李登辉日前再度批判ECFA,蓝委赵丽云在会中建议,应请农委会主委陈武雄拜会李做说明,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则称,她今年一月曾拜会李,向他报告ECFA,当时李说「这样就没什么好反对了」。
王金平重申设两岸小组监督吴育升要求,ECFA的实时澄清信息,应发简讯给立委,在场部会允诺。据了解,目前有农委会会发简讯给立委,但仅限蓝委,绿委昨听闻后痛批「行政不中立!」昨天的跨部会报告,由立法院长王金平做出两点结论。他说外界对ECFA疑虑不在形式主权的矮化,而是担心实质主权的流失,政府部门应正面辩护;他并重申立院应成立两岸小组监督。
民进党团则在退席后召开记者会,李俊毅表示,两岸想在六月签ECFA,但六月立院已休会,马政府根本是要逃避监督。他并问马英九「敢不敢在台湾签ECFA让全民监督?」蔡同荣强调,六月签署时,立院若未成立两岸小组,届时将会强烈抗争。
此外,针对温家宝「让利说」,绿营立委昨也群起痛批。赖清德直言,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中国既宣称要平等协商,何来让利?今台湾国际处境艰难,正是中国造成的,现在他们企图以签ECFA方式拿走台湾国家主权,台湾若接受将得不偿失!绿委质疑温让利说是大谎言赖清德说,台湾俗谚说「一人一家代,公妈随人拜」,就算两岸是兄弟,也已分家数百年,况且中国还用飞弹瞄准台湾,「这算哪门子的兄弟!」叶宜津表示,中国要对我减免关税,一定也会要求台湾比照办理,这是互惠,何来让利?她痛批让利说「荒谬」,且现在还未签ECFA,就遇到很多中国劳工,签了之后台湾更将成为中国的筹码。
苏震清也说,温家宝说法是个大谎言,若要平等协商,为何还称兄道弟?既然是互利,中国也会得利,怎还说是让利?他批评签ECFA是「爽到中国与国民党高官,艰苦到台湾人民!」〔记者林毅璋/台北报导〕经济部长施颜祥与陆委会主委赖幸媛等官员昨日赴立法院,向立法院长王金平和各党团报告ECFA第二次正式协商准备情形。据了解,我方对于第二次正式协商所拟的议题,包括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早期收获清单内容与项目。此外,我方欲与中方讨论协议条文的技术性议题,内容包含临时原产地原则、终止条款、临时贸易救济等事项,也将就第三次正式协商的初步安排做讨论。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