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这些作为普世吗?
习惯于向外推销乃至强制推行普世价值的西方国家,往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它们所做的并不普世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抓一大把。我这里指的都是军国大事,而不是民间鸡毛蒜皮小事,因为民间不普世的小事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在所难免,这由所在国家的法律道德在管着,不应该随意上纲到国家行为的高度去批评人家。我所说的都是西方国家的国家或政府行为。早的就不说了,那已经过了“时效”;多的也不说了,说多了耽误网友们的时间。只说说我今天翻了几份报纸看到的最近的新闻所提到的几例。
其一,据新华社联合国2月18日电:在联合国安理会18日举行的谴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持续修建定居点的决议草案表决中,美国行使否决权,致使决议未能通过。该决议草案谴责以色列继续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修建定居点的行为,并要求以色列“立即全面停止”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定居点。决议重申,自1967年以来以色列在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所修建的定居点均为非法,这种行为已成为该地区实现公正、长久和全面和平的障碍。安理会当天就巴以问题举行闭门磋商,随后对该决议草案进行了投票。除美国外,安理会其余14个理事国都投了赞成票。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在投票结束后的发言中说,美国行使否决权不代表支持修建定居点活动。本人愚钝,实在看不出来美国否决此议案怎么能说明不代表美国支持修建定居点的活动。照美国看来,如果美国赞成此议案才是支持以色列修建定居点了。
美国不是民主价值观的卫道士吗?一票对十四票否决这一议案不清楚代表了什么样的民主!当然,美国这样做已经不是个案了,美国一票对十四票否决安理会议案已经发生了N次。
其二,据新华社电:阿富汗东部库纳尔省高官20日指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和阿富汗安全部队在这一地区的联合行动致死数十名平民。阿富汗总统哈米特·卡尔扎伊随后发表声明,谴责袭击平民事件,承诺派遣代表团调查这一事件。库纳尔省省长法兹卢拉·瓦希迪当天告诉路透社记者,北约部队和阿富汗部队在联合行动中打死64名平民,包括多名妇女和儿童。“他们在加齐阿巴德地区遇害,死于地面行动和空中打击。”库纳尔省警察部队负责人哈利卢拉·齐亚伊告诉美联社记者,15名成年男子、20名妇女、29名青少年和儿童在过去4天的军事行动中丧生。
尊重“与生俱来”的人权、尤其是人的生命权似乎也是西方国家大肆标榜的普世价值。北约一次军事行动就打死64个平民,不清楚西方国家是怎样看待、对待这些阿富汗无辜平民的人权的。当然这也不是个案,仅去年前10个月被北约部队打死的阿富汗平民就有2412名,这还不包括打死的巴基斯坦平民。我记得,去年美国的无人机炸死巴基斯坦平民过个把月就发生一次。
其三,据法新社华盛顿2月20日电: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今天说,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有替美国道歉的习惯,什么也没做就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奥巴马2009获诺贝尔和平奖倒不是新闻,但经拉姆斯菲尔德旧事重提就成了新闻。拉姆斯菲尔德说:“他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将这个奖项授予他是基于希望。事实就是如此,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做任何事情。他当时才刚刚上任15分钟。”
当然,说奥巴马完全没有成就也不公道。他一上台就作为美国武装力量总司令接替小布什指挥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他还有两个很大的贡献,一个是从伊拉克撤军留了“尾巴”,准备长期呆在那里不走,另一个贡献是把从阿富汗完全撤军的承诺推迟到2014年。他还提出了向阿富汗增兵3万的计划。
其四,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2月17日文章称:美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态度依然充满问题和矛盾。就在希拉里国务卿发表本次“互联网自由”演讲的那一周,联邦调查局主张扩大政府对社交网站和Skype等加密在线通讯工具的监督权。参议院考虑进行立法,赋予司法部在取缔“流氓”网站域名方面更大权力。与此同时,在一场执行不力的取缔10个儿童色情网站域名的行动中,国土安全部错误地关闭了8.4万个网站。
当然,在此之前美国还关闭维基揭秘网站的服务器,并且千方百计想以泄露美国秘密的罪名引渡阿桑奇并给他治罪。不清楚美国凭什么法律能给一个外国人在外国“泄露”美国的秘密治罪。更不清楚美国的“互联网自由”是什么意思。我理解,美国的“互联网自由”是以美国安全为例外的。如果不利于美国安全,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许自由。
其五,据德国《每日镜报》20日发表的评论称:西方对中东的抗议活动像是患了 “失语症”。面对中东难民,默克尔公开宣布:“不要让没有有效的申请庇护的难民进入欧洲。”德国之声广播电台评论称,“欧盟的态度是明确的虚伪。英国《独立报》报道说,英国把催泪瓦斯卖给巴林政府,把战斗直升机卖给阿尔及利亚政府,把装甲车卖给沙特阿拉伯。据《纽约时报》报道,巴林当局用来对付平民的武器,“都是由美英等西方国家提供”。
德国总理默克尔好歹还说了句话,其他西方国家的首脑干脆是不吭声,美国政府则是让白宫发言人说了几句话。这和奥巴马平时口若悬河的风格很不相符。原因是什么呢?《每日镜报》称,阿拉伯世界革命到了清算后果的时候了。欧盟和美国政府连输两场,失去两位友好的盟友。
其六,据诸多网友“报道”:在台湾一个泛绿倾向的网站上发了法新社的一个图片新闻。图片内容是中国某城市街头聚集了众多举牌子的人,牌子上写的都是招工告示。法新社的说明赫然是:“茉莉花革命烧进中国,网民号召许多民众表达诉求。”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央视记者李小萌的一篇微博,内容是她和一个法国记者的一句对话:
@李小萌:[认识媒体]法国最近有个轰动事件,情况瞬息万变,媒体每天追着报,今天左,明天右。问:“这不等于报道不实消息么?”法国朋友:“媒体就是快速传递信息,你让它都核实之后再报,那它什么也别报了。核实和判断那是政府和司法部门的事。”问:“公众因此被误导怎么办?”答:“我们知道媒体是干嘛的。”
看,这位法国记者的回答很含蓄,令人有无穷遐想。法新社的这个图片新闻也很含蓄:“许多民众表达诉求”--没错,招工当然也是一种诉求。
据法新社的另一篇快讯,标题为“中国,警察在示威呼吁后大批部署”,并配以图片。图片画面看到的似乎是一群中国人在路边等车,其中有几个人好像排着队。路上还站着三个警察。此快讯出来后立即有网民(可能是法国人)发表评论,并贴出了几幅西方国家、韩国等警察真正围堵示威者的图片。评论说:“要看这种事情,不用去中国,看看西方民主国家的一次简单行走足矣。”
其七,南方报系《南方都市报》21日发表文章《美国怎样防止精神失常者威胁社会》,落款是:“杰罗姆·C·维克菲尔德(Project Syndicate供稿)”。文章被大量网站和报纸转载。
从文章标题看,内容似乎应该是美国在防止精神失常者威胁社会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我瞪大眼睛把文章看了几遍也看不出这个意思。通篇内容都是,美国频发精神失常者威胁社会案件,美国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但都没有做到。譬如文章说:“全面枪支管制是必要的,但目前不可行”。文章说:“官方应该强制对亚利桑那州那位枪击者进行精神疾病评估”,但是“虽然社区大学因嫌犯的威胁行为令其休学,但却没有进一步行动”。
如此这般说了一通,都是应该如何如何,但做起来不容易。
看来这篇文章很像是《南方都市报》向这位美国人约的稿,想让他教导一下中国人应该怎样学习美国。但是这位美国人很诚实,没有自吹自擂,而是如实地谈了美国这方面的严重问题,以及他的政策建议。可笑的是“南都”编辑审稿不严,当成美国的经验登出来了,很洗具。那些转载者也是只看了标题就照转,结果标题是美国的经验,内容是美国的问题。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