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海地:第三世界灾难性资本主义 海地:第三世界灾难性资本主义

火烧 2010-03-13 00:00:00 国际纵横 1035
文章分析海地地震背后灾难性资本主义的影响,揭示新自由主义制度如何加剧社会不平等与人道灾难,探讨海地经济结构及政治权力对灾后重建的干预。

海地:第三世界灾难性资本主义

"每况愈下"一语仍难以正确地形容该地震对海地所造成的破坏

威尔-索托(Will Soto)社会主义选择(Socialist Alternative CWI美国支部)

www.socialistalternative.org

 

今年一月十二日,一场地震打击这个美洲最贫穷国家的都市地区,为这已一直受尽资本主义、贫穷及帝国主义干预所折腾的国家带来新一轮的蹂躏。「每况愈下」一语仍难以正确地形容该地震对海地所造成的破坏。在当今经常有宗教狂热份子宣称世界末日将临的氛围下,数百万头脑清醒的海地人民也不禁承认,眼前发生的毁灭与苦难可会是《圣经》内预言的一部分。

然而,这次造成巨大破坏与惨重伤亡的灾难,并不能简单以「天灾」一词概括。事实上,海地首都太子港 (Port au Prince) 市内挤拥的贫民窟,众多仓促马虎建成的住宅与商铺,以及紧急救援服务与公共设施的缺乏,均是造成今次地震出现可怕程度的破坏与人命损失的原因。有很多观察家已经指出,一九八九年在美国旧金山曾发生过与今次海地地震相同黎克特制级数 (Richter Scale) 的地震,当年只造成六十七人死亡;而如今海地地震中的罹难人数,却已攀升至逾二十万。毫无疑问,紧随这次地震之后出现的人道灾难,必须理解为是海地国内的新自由主义社会制度所产生之人为结果,而此一制度正是长期由当地掠夺成性的统治阶级与美国所支持,最近驻当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亦有份参与其中。

残酷而不平等的社会

 

天灾无情,一视同仁(因已经使用成语,故都使用成语对照)。今次地震不仅为太子港内最穷困贫民区、里昂干纳 (Leogane)、雅克梅勒 (Jacmel) 及其他城镇带来浩劫,连部分身处在豪宅、政府办公室或超级市场内的富有并具权势之海地人也不能幸免于难。另外,地震也令一些在首都豪华酒店中的外国人被困及丧生。这次灾难中亦有主教遇难,而联合国特派团的领导人也同样罹难。据悉,相比起较无能及不受欢迎的总统普雷瓦尔 (René Preval),联合国稳定特派团 (MINUSTAH) 的首长可能是当地最有政治权威的人物。

不过,在地震灾难尘埃落定之时,可清楚见到与以往大致相同的经济及政治秩序重新出现。于佩蒂翁维尔 (Petionville) 及其他更富裕的邻近地区,那里众多宅第与高档次商店在今次地震中的损毁相对较少。此外,政府援助及数以百万美元计的慷慨私人捐助已开始源源不断地送往海地,但毋庸置疑的是,该国企业家、进口商与政治权力代理人这少撮菁英,已对这些援助与捐款的「猎物」虎视眈眈,准备进行分赃。

资本家也是常人。与其他人一样,他们亦会同情自然灾难中的受害者。尽管如此,他们却不能做任何事情,去消除由其利润制度每日所不可避免制造出来的苦难。

虽然过去数十年从海地获利的一些公司,近期放松了它们榨取利润的「金刚箍」,例如西联汇款 (Western Union) 暂停向海地汇款服务收取费用,而跨国流动电话营运商T-Mobile直至一月底提供打往海地免费通话的服务,但如此不计利润的行为可维持多久呢?当尘埃落定之时,肯定可以预期那些大银行、进口商、联合国官员、非政府组织、汇款代理机构、旅游区及电讯商会故态复萌;而对海地来说,这正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处于极度的贫穷中,而少数人却独享丰厚的利润。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干预之历史

一幅幅从海地来的相片在传媒报导中涌现,都是吓人的影像-贫穷、接受外国救援人员帮助的海地伤者,以及群众蜂拥抢夺救援物资。尽管传媒报导没实际说明,但至少可令人体会到这次地震为当地所带来的苦难。不过,恐怕那些新闻报导只是一种建基于别人痛苦的消费行为,以满足个人对同情心带来快感的欲望而已;而且报导所带出的讯息,也正好符合一直以来世界对海地的印象,即它是一个衰败的国家、是贫穷第三世界的典型例子、是一个经济落后无助的国家。

事实上,大部分海地人会自豪地跟别人说他们的国家并非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海地这个国家是经历一七九一年至一八o四年的漫长奴隶革命与内战才成立起来。那里的奴隶革命不像其他无数同类阴谋与反抗以失败告终一样,而是能够有效废除了奴隶制度,以及赶走一波又一波欧洲殖民统治的威胁。然而,当时刚独立的海地,不仅面对从殖民庄园制度的废墟中重建起来之困难,还被敌对的强国包围,并且受循环往复的内战与民众叛乱所困扰。另外,统治海地的政权常处于不稳及暴虐专横之中,而且很容易受到外国强权威胁与勒索。最显着的例子,便是法国屡次威胁要重新征服海地,并于一八二五年强迫海地给予一亿五千万法郎作为赔偿。

尽管如此,一八o四年独立到一九一五年开始被美国首次占领这逾百年期间,很多被称为「新世界」的土地由殖民者、奴隶主及其制度上的继承者控制之时,海地却能够保持其领土独立的地位,并为该地区的奴隶解放与反殖民革命作出贡献。贯穿整个十九世纪,海地以往曾属于庄园的土地被分割,而当地大部分民众则成为独立自主的农民。话说虽然大部分海地人相对生活在贫穷之中,而该国亦困扰于政治冲突与独裁统治,但不似今天的情况般,当年它能够自给自足,自行生产粮食,并不需要依赖海外汇款、慈善团体的帮助及外国借贷。

国际媒体经常善于描绘海地是一个如何贫困的国家。在二oo八年金融炒家疯狂推高粮食价格,而发现有部分海地人出售泥饼以纾缓饥饿问题,相信很少有人会忘记新闻舆论在此问题上的关注度。部分人更说笑称:「海地,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指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此称呼来形容的国家。不过,却是非常少的传媒或其他人了解得到,为何海地会如斯贫困与深陷危机之中。

其实,在十九世纪大部分时间,在广泛分布于农村维生生产 (Subsistence Production) 基础上,海地人的平均寿命 (Life Expectancy) 已远高于奴隶制时期使凄惨的水平,甚至可能超越现时仅六十岁的这个数字。及后,步入二十世纪的历史,海地却与美国建构起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关系。于一九一五年,当时著名的小国权益捍卫者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下令海军陆战队占领海地。美国对当地的统治,由一九一五年起至一九三四年止;期间更发生美军镇压史称「卡索叛乱」(Caco Rebellion) 的海地武装起义。受到在拉丁美洲其他地方投资获取利润不断增加的驱使,美国军方官员与私人企业便尝试投资海地的农业。为此目的,一九一八年所订立的海地宪法推翻于十九世纪该国所有宪法中禁止外国人拥有当地境内土地的规定。在美国占领海地期间曾任海军副部长的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承认一九一八年的海地宪法是由他自己本人编写,而且曾考虑过在当地投资。

于近一百年间,美国担当了海地政治及经济民生的支配者角色。美国不仅大力支持有绰号「爸爸医生」 (Papa Doc) 之称的弗朗索瓦-杜瓦利埃 (François Duvalier) 及其儿子让-克洛德-杜瓦利埃 (Jean-Claude Duvalier,Baby Doc) 于海地的独裁统治,而且在一九八o年代与一九九o年代的革命运动与政治危机期间,更从外交及军事上干涉当地内政。至于较近期的例子,则有美国在二oo四年强行撵走颇受民众支持的前总统阿里斯蒂德 (Jean Bertrand Aristide),以及精心安排建立统治当地至今的联合国政治权威。此外,由于海地的贫穷与危机日益加深,当地数以百万计的国民便移居他邦,包括加拿大、法国、尤其是美国;而这情况更造就了该国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从海外汇款而来。除了石油、铀和其他矿藏,以及大部分仍未被发挖的旅游业潜力外,众多经济学者均指出海地只有一样资源实际可用,这便是廉价劳工--无论是该国在海外广受剥削的移民劳工,或是一九七o年代开始在海地本土出现的进行轻工业组装的血汗工厂中饱受剥削的工人。

  

负面形象接踵而至

保守派基督徒兼著名电视福音传道人帕特-罗伯逊 (Pat Robertson),早前就海地地震所发表的言论而成为新闻人物。他声称海地一七九一年至一八o四年的革命,是「与魔鬼订立契约」的产物,故自此便被诅咒而陷入贫穷与苦难之中,并指当地一月所发生的地震不过是该诅咒中的最新例子而已。罗伯逊的荒谬言论,事实上除了是重弹正值于海地近代历史之政治经济困窘绝望中兴起的福音派运动调子外,还反映出右翼权威份子及宗教狂热者中所持的种族主义与疯狂。

基督教右派并不是唯一以或多或少的种族主义观点来看待海地情况的群体。美国媒体与美国政府亦对于当地的所谓「安全」与「暴力」问题重复表达出几分虚伪的关注。美藉海地裔女作家爱维芝-丹蒂格 (Edwidge Danticat) 便观察到传媒通常假设了有一大群黑人聚集,就代表无可避免会出现「暴力」或者「抢掠」。正如在卡特里娜 (Katrina) 风灾后的情形,美国新闻媒体再次表露它们的倾向,将从灾难中生还的黑人标签成为「抢掠者」。然而,海地地震后的实情其实是颇为和平,数百万的海地人在努力拯救他们的朋友、家人、邻居与陌生人,而不是抢劫掳掠。另外,世界各地的人民正确地批评了美国救援行动的军事化本质。一方面,该国数以千计的海军陆战队能够迅速地赶赴到当地;但另一方面,海外的救援物资却要数星期的时间才能送到部分地震灾民手上。今次发生的灾难并没有使人忘却一个事实,便是海地仍被视为一个受传统帝国主义列强及新兴强国所影响的新殖民地。中国的拯救队抵达当地后,便象征式地迅速插上自己国家的旗帜。而作为联合国驻当地维和部队中主要力量是巴西士兵,而这是该国作为巩固其在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及政治影响力的举措一部分。

此外,海地的国家监狱在今次地震中亦受到严重破坏,让几千名囚犯成功逃脱。最近有报导及录像片段显示当地的警方开鎗射杀囚犯的行为,但这对于一直以来都采取这种高压手段的民兵敢死队、警员及在联合国支持之下的外国军队可谓「家常便饭」。虽然今次逃走的囚犯的确有部分可能是冷血兼危险性极高的罪犯,但许多被困在又热又挤又危险的监狱设施内的人多只是一些犯了轻微罪行的犯人,或是新近被逐出境的人士,又或是以不公与混乱而闻名的海地司法制度下之受害者。

海地与移民的权利

 

在过去数十年,众多海地人逼不得已离开自己国家漂泊他乡。目前的危机明显驱使更多难民涌向邻国多米尼加共和国的边境,而且这场地震以及灾难的余波将对海地人移民到外国的尝试有何影响,仍然有待观察。显然地,美国已着手准备好以关塔那摩 (Guantánamo) 海军基地收容可能大量出现的船民,这正如在一九九o年代初数以千计乘船逃离右翼独裁统治的海地难民。

于地震后不久,美国便暂缓递解其境内的海地非法移民,而且它与不少其他国家接收来自海地的部分孤儿及伤者并给予治疗。虽然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好的,但这会带出一个问题,便是此等特殊措施会何时停止呢?在一九九o年代与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的移民程序愈来愈困难及成本高昂。由于经济衰退的关系,以及该国政府近期大力搜捕非法移民,并且增加发出社会安全号码与姓名等于移民局记录不符的信件 (No-Match Letter),总的来说移民这段时间很难获得政治庇护、签证与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此情况在海地人之中尤甚。西非国家塞内加尔总统近期抛出一个大胆的提议,表示其国家愿意接收海地难民,还会提供土地予他们。尽管可能并没有很多海地人会选择由一个低度发展的国家移居至另一个低度发展的国家,但是像塞内加尔这样相对贫穷的国家愿意以这么开放态度善待海地难民,这样反而凸显出那些收紧了移民政策的所谓发达国家的嘴脸。

要的是赔偿 不是施舍

自海地地震后,全球各地勤奋的人民捐出堆积如山的捐款予灾民,这又多一个例证显示出人类天性并不完全自私或贪婪的。如果慈悲之心或良知就能足以解决经济和政治灾难,海地或者决不会成为一个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事实上,海地不仅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贫穷国,而且比起其他任何国家,它拥有更多的非政府组织(NGO)。虽然这可以作为证据证明非政府组织确实是名符其实的慈善团体而聚集于最贫穷的国家;不过同样可以肯定一样事情,就是它们很难有能力去扭转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的危机。

无论如何,虽然一众帝国主义列强愿意给予多样的援助,但它们仍无意愿去推翻或矫正那个令穷国继续穷下去的全球政经秩序。同样,尽管有数以百万计的捐款流入海地,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一亿美元贷款,然而这些金钱仍难以弥补过去逾两个世纪以来以赔款及偿还债务形式送给富国之全部金钱所带来的损失。

于二oo三年,阿里斯蒂德政府曾聘请一些精算师,计算当年一八二五年法国强迫海地赔偿的一亿五千万法郎所生成的利息究竟有多少;根据计算结果显示,利息大概约有二百一十亿美元。阿里斯蒂德于二oo四年被美国强迫下台前不久,其政府曾向法国索偿有关款项。虽然令人惊讶的,目前法国尚未支付该款项,但众多海地人将这笔款项视为一个开始,是其前奴隶主与帝国主义列强欠下他们历史债务作出补偿的开始。

比起以往任何时候,今天都需要劳工与贫民群众建立群众替代力量以对抗少撮富豪菁英。当前的灾难以及在腐败统治菁英与地区资本主义列强支持之下的「重建计划」,将会凸显出海地群众对民主控制社会资源的需要。于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广大的人民将只会继续处于贫穷、失业、文盲与饥饿的境况,以及住在没有电力供应的贫民窟和农村之中;而这种勉强活命的生存状态,正意味着广大的人民于「自然灾难」中非常容易受到打击,就好像最近地震的情况。工人与贫民们需要有自己独立的阶级组织-工会与群众性政党-一个会为真正的根本改变而奋斗的社会主义替代力量,并向遍及加勒比海地区及整个美洲的劳工阶级与贫穷人民发出呼吁。

为应对地震紧急情况,工人国际委员会 (CWI) 呼吁:

  • 实时对地震灾难的救济及重建提供大量资助
  • 民主控制所有援助与紧急救援;援救、救济与重新安置受影响的民众;
  • 透过由每个地区的工人、农业劳工与贫穷民众所选出的委员会,进行庞大的重建计划
  • 建设质素良好的房屋、医院、学校、道路与基础建设,以及其他必须的公共资源和服务
  • 取消一切外国债务

工人国际委员会 (CWI) 的立场:

  • 终止世界银行 (World Bank)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不公平贸易政策及强迫性的政策
  • 对挣扎求存中的小农户提供国家补贴
  • 给予所有人工作与保障生活的工资
  • 恰当地资助教育及公共医疗服务
  • 将经济的资源与主要支柱行业置于公共拥有之下,由工人民主控制及管理
  • 联合国部队撤出海地-终止帝国主义干预
  • 建立属于工人阶级与贫民的新群众性政党,并推行社会主义政策
  • 支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海地,由劳动人民控制及管理民主运作的计划经济,以成为自愿而平等的加勒比海地区社会主义联盟的一部分

本文由“社会主义者”翻译,如希望索取免费2010年最新一期的《社会主义者》杂志(PDF版本),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21世纪应该是社会主义的世纪;假如不是,那么在满目的战争、饥荒、剥削、压迫、灾难和环境破坏之后,这也许将成为人类社会宣告自我解体的世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