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火烧 2010-10-06 00:00:00 文艺新生 1041
古久先生在黑水塘发现一条奇异肥硕鱼,带回家后却死于清泉,最终选择隐居守护清瘦游鱼,反映城市污染与自然生态的冲突。

  城中有一洼地,先民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它筑成了一个塘。县志上说:游鱼细石,历历可见。见证了当初塘水的清冽。现在早已失去洗衣、洗菜、饮用这些基本功能,成了医院、学校和工厂下水道各条支流的汇积点、部分市民的垃圾堆和苍蝇蚊子们的母亲河。
   素被称为怪物的古久先生又因一些不合时宜的怪论无人诉说,一个人在城中游荡,来到了这个只可怀古的黑水塘,站在臭气无法躲避的塘边发呆。突然,满浮垃圾的黑水动了一下,古久先生大吃一惊:塘里莫非有鱼?他连忙跑回家,拿来了水桶和鱼捞,先花大力气装了大半桶清水,然后轻轻地将鱼捞伸向那个半天动一下的小水圈下面,轻轻地向上提起鱼捞,嗬!真是一条鱼:鲤不鲤,鲫不鲫的,非常肥硕。连忙轻轻的将它放进水桶,水桶中的水一下子黑了许多。身边早已围满了的一些人议论开来,七嘴八舌的结果是: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极严,怎么可能生存在这浑浊的世界!

   古久先生怪眼一轮,招来了一部的士,紧紧而又稳重地抱着水桶进了的士。身旁的那些人不觉大叫起来:“古久先生打的了!”古久先生决心为这条鱼去乡下老家度假。
   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向村后深山中的小涧。这个山涧三面是山,北面有一缺口,天天源源不断地为古久先生的老家送来甜甜的泉水。古久先生轻轻地捧起那条鱼又轻轻地把它放进山涧的清泉中。看着那条完好无损的鱼与涧中许多清瘦游鱼在一起,他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古久先生哼着现代人几乎忘记了的老歌回家看望父母去了。  
   在宁静而又祥和的乡村睡了一夜的古久先生精神抖擞,一早就来到山涧旁,向涧中一看:那条与清瘦游鱼有明显区别的肥硕家伙一夜间竟然死了!古久先生捞起肥硕家伙象法医验尸一样仔细检查:无任何伤痕。古久先生一下子恢复了城中常态——无精打采。
   回到老家,连陪父母数家常的习惯也打破了,成天呆呆的,很少说话。下午快日落的时候,古久先生又来到山涧旁,用鱼捞与清瘦游鱼斗了半天,终于捞起了三条,装进水桶,与须鬓斑白的父母打了一个招呼回城了。
回到家里,放下水桶,一头倒在床上,不久窗外的汽车、行人的嘈杂声与古久先生的鼾声响成了一片。
   第二天早上,古久先生提着水桶来到黑水塘,将桶向塘一歪,清瘦游鱼就进了黑水塘。
   以后古久先生每天来黑水塘一次,看到黑水塘有动静就走了。一个月后,古久先生又来到黑水塘,用鱼捞捞起那三条原本清瘦的游鱼,嗬!清瘦游鱼竟成了黑而肥硕的家伙。莫非弄错?古久先生又用鱼捞满塘乱捞,除了一阵又一阵的苍蝇是活物外,黑水塘再无生灵。古久先生象疯了一样,把那三条黑而肥硕的家伙摔了一个稀吧烂,又象病了一样慢吞吞地飘回家了。
   古久先生真的病了,还不轻,两个月才起身。单位领导竟然满脸堆笑地来看了两次,一改昔日厌恶的神情,大度的为古久先生办了工资、福利照得的内退手续,轻描淡写的把古久先生送离了单位。
   又闷了几个月,古久先生背了衣被告别了城中的家来到了永久的故乡,在山涧后面的高山中做起了守护清瘦游鱼的隐居者。

                            (2008.05.3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