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知识分子的残疾与变节

火烧 2011-04-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知识分子因科举制度和儒家文化影响,导致残疾与变节,分析其对社会生产力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强调节操与阶级矛盾的重要性。

   

    在上篇文章“无产阶级与知识分子”中我提到:中国为什么没有在明朝实现资本主义转型?我认为其原因就是科举制度,包括中国后来的落后挨打,都是它造成的。

    科举制度只是一个官吏的选拔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当时对科举制度的颂歌,在金字塔型社会里,它虽然为底层人开辟了一条上升通道,但因为统治者的初衷只是为了推行儒家文化,为自己选拔统治工具,所以它注定是一条狭窄和狭隘的通道。可是由于统治者的推崇,使得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其他门类都成了下九流,在客观上封闭了所有其他的通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去的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荒谬的示范作用,过不去的也多多少少能有点待遇,最终形成所谓的士绅阶层,并也沦为统治工具。于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成了知识分子的信条,可悲的是,这里的书就仅仅是儒家经典。

    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就这样几乎全军覆没,沦为残疾,而且还都是从儒家文化这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单一的知识分子结构,单一的素质,单一狭窄的上升通道,单一的文化氛围,束缚禁锢和扼杀了民众的智慧与活力,釜底抽薪般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那时起,中国的落后局面就已注定了,更不要说什么资本主义的转型了。

     然而,落后不一定就要被动挨打,无反抗之能力与意愿(日本就曾经落后过)。挨打的根源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变节。由于统治者推行儒家文化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家天下的稳定与延续,并不是为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更不是为了什么仁义道德,所以这种儒家文化,本质上是内法外儒,或者叫先法后儒,它所谓的仁义道德是有条件的,其前提条件就是被统治者必须首先有道德,必须按照统治者规定的森严的等级秩序,各安本分,不可越矩,然后统治者应该有仁义道德,注意,这里是说应该而不是必须,统治者的仁义道德,对被统治者而言,只是一种施舍或捐献,是没有硬性约束的。所以这种儒家文化实质上变成了底层民众的囚笼和统治者的遮羞布,所以尽管儒家的知识分子号称自己具有“达则兼济天下、困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节操,可一旦获得权力与利益,却往往只会挂羊头买狗肉,无耻之上更添一层虚伪,腐化堕落、纸醉金迷,本就残疾,又变成了软骨头,当然不堪一击了。中国革命的实践也证明,仅仅避免知识分子的残疾是不够的,如果他们没有节操变成资产阶级,那么国家就会变成帝国主义的附庸,无产阶级仍然是为人驱使的牛马,阶级矛盾仍然会周期性的激化,社会仍然会周期性的动荡,生产力仍然会被周期性的破坏,落后挨打仍然不可避免。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同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健全的知识分子,结果却完全不同,不就是因为节操的问题吗?

     所以,现在可以进一步的说,近代史上中国的落后挨打,其根源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残疾与变节。对社会发展,生产力的进步而言,需要为民众提供成为健全知识分子的广阔通道,需要为健全知识分子提供多样的上升通道,对国家民族而言,知识分子必须要有节操,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已经砸烂了孔家店,但仅仅砸烂旧的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起能够规范知识分子节操的无产阶级新文化,我想这才是毛主席要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真正含义,遗憾的是没有成功,而且带来了新的动荡,但决不能转向资产阶级那一套依然是虚伪的仁义道德(所谓改良的儒家文化),对建立无产阶级新文化的探索不应止步,需要我们有更大的智慧和理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