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家里程碑式著作《道法中国》出版(书讯)
|
基本信息: 书 名:《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 作 者:翟玉忠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80211-725-9 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 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财经评论家。原《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编辑 内容简介: 欣逢中华百家争鸣的盛世,玉忠成就了一家之言。他梳理“中华原生文明”,发掘和弘扬法家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如重耕战,社会功勋制,全民监督,常平仓,依法行政,简令谨诛,赏罚当符而重其轻者,独特的外交观,还有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世界观。他试图描绘一幅“儒化”之前中华“大黄金时代”的图景,而且毫不掩饰其“托古”的意图是宣扬当代的“新法家”。无论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思想开放的读者必然能获得重要的启示。读过此书,我们至少能同意:欲复兴中华悠久的文明,应当仔细审视诸子百家,而不仅是尊孔读经复兴繁盛了几乎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正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儒化”的中国,传统法家思想依然绵延不绝。比较西学的法律主义(legalism)传统,中国的传统法家要复杂得多,是一整套政治哲学理念和社会管理原则。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影响,激烈竞争,强弱的兴衰交替乃是转瞬间的事情,堪比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传统法家是富国强兵之道,新时代的法家思想是富强之源。中国“新法家”必是对中国传统法家的扬弃,也应是拥有未来的思想。 读此书,不禁想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河殇》,一部以赞美西方“海洋文明”贬低中华“黄土文明”为核心思想的电视片。那电视片轰动全国,解说词也是一时洛阳纸贵,引发了中国知识界的大讨论。此后,西学崇拜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主流。然而,迄今不过二十余年,竟是时过境迁,恍如隔世了。没有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部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中华崛起,国人正在恢复自信和自尊的大环境,这部书的写作与出版也是不可想象的。 读此书是个享受。玉忠不仅观点鲜明,立论极富挑战性,而且行文流畅、通俗。这部书会引发我国大众读者的关注,也应引起我国思想界的关注。(节选自北京大学潘维教授《道法中国》序言) 编辑寄语: 本书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将中华文化等同于儒家文明的思维框架,为我们勾勒出了“以道家为内术,以法家为外术”的中华原生文明画卷。 作者怀着一颗“为往圣继绝学”的赤子之心,重建了中国古典哲学以及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体系——让我们一览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复兴的崭新地平线。 推荐语: A,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本书丰富了人们对中华原文明的认识, 而从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吸取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也可以帮助我们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B 寻根探幽发掘文明要义,正本清源弘扬国粹精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所副所长 房宁 C 玉忠的这本书,用力甚深,见解独特,堪称杰作,有助于读者从中得到关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尊严。
D, 大作试图揭示道法两家在中华文明当中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演变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这是很少有人专门这样思考的,具有一定新意。特别是以道为内,以法为外的结构模式,是符合中华文化实际的。
E, 本书是对中国文明从古代到现代历程的全面回顾,包括历史,哲学和古典经济理论诸方面。除了娴熟的叙事,还向读者了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复兴的新天地。作者熟读中华文明原典,有着广阔非凡的知识视野——这是一本值得关注的著作! ——加拿大职业投资家,《美国与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一书的作者Ben Mah F, 中国文化得以复兴的标志,就是国人开始会应用中国哲学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了,翟玉忠先生为此开了个好头!但愿他能再接再厉,更加深入、坚持不懈地完成挖掘这个宝藏,并加以现代社会的内涵,创立出以中国哲学方法为指导的中国式的政治经济学。
目录: 代序:(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 致读者:岩石开裂 “岩石岩石,你何时才能裂开?!”
引言:中华文明复兴的现实基础 从以道家为“内术”,以法家为“外术”的道/法原文明,到儒家删述六艺,中华原文明儒化,再到一百五十多年前,西方列强用炮舰摧毁了华夏中心论的千年梦幻,中国学术全盘西化——从道/法到儒家再到西学,中华文明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苦难。 直到二十世纪,随着中华原文明文献不断被整理发掘出来、西方文明自身的发展以及中国一次次西化改革的失败,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曙光。
2.西方学术走向东方之路 3.痛定思变:二十世纪西化改革的失败
第一章:伏羲啊,伏羲
参考阅读:睡虎地秦墓竹简
2. “非法婚配”造就思想怪胎 3. 法家反对儒家人治
第五章:儒效?儒效?
1.还我中国哲学 2.中国古典哲学三个核心范畴
|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