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何新的思考已经过时了
标题中所谓的过时,并非时髦的时,而是时效、时机、时势、时代的时,特别是时过境迁的时。
何新是那种学术上很很厚重的思想者,潜心研究,深入思考,一页一页地垒砖头,孜孜不倦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本是很可贵的品质。但关键问题是什么呢?不是个人品质,而是客观世界。一日千里的世界,容不得你细火慢炖。
当你垒出了一摞砖头,正要大展宏图时候,抬头一看,大厦不仅早已经开建了,而且东倒西歪的要封顶了。骨架不是国家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也罢,权贵资本主义也罢,总之不是国家主义。残酷一点说,何新的设想还没来得及派上用场就已经过时了。
如果时代演进很慢,何新的方法或许有效,但很不幸,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切都在飞速转变。产权改革、外资控股、价值观分裂、互联网爆炸、WTO冲击、S报系第五纵队、军队战斗力、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技术竞争力,一切都在变化,越来越不可控。
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就没有可驾驶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利益多元化,资本家、资改派、买办、洋奴掠夺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人民日益沦为无产阶级,民心已经分裂,民族捉襟见肘,台湾问题无能为力,政府的控制力今非昔比。
左派批评政府,右派咒骂政府,领导咒骂下级,群众咒骂公务员,资本家、买办、洋奴,无时无刻不在讽刺政府。左右前后里里外外不是人。房地产抓耳挠腮,内部被战略投资者甩,外部被杨白劳套。最近又要转基因主粮,如果不是慌了神,必定利欲熏心了。
国家主义是什么?国家能离开政府吗?国家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说国家是土地、人口、文化的集合。有人说国家是政府领导下的全民组织。马克思讲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许偏颇,但纵观三十年来的历史,尤其是先富的方法和改制掠夺,不是工具又是什么呢?
曾经两次批评何新的观点,以为经济危机和产权改革的教训已经觉醒了他,使他抛弃国家主义了。原来只是蛰伏,最终还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是什么?是民族主义吗?国家主义等于新社会主义吗?甲要国家主义,乙要社会主义,丙要民族主义,丁要资本主义。选哪一个?
民族主义有七八种,国家主义有四五种,翻来覆去,都心存幻想,有所留恋,缺乏了断的勇气。
马克思主义早已经批评过国家主义,不要看什么学术著作,只要查一查早些年的词典就有国家主义的定性。国家是多方面的综合,但作为阶级产物和统治工具这一条是本质。国家主义与资本主义并不矛盾。国家主义的内部完全可以是私人资本所有制,将资本主义做了一次封装。
用国家主义封装资本主义,伪装了国家的本质。国家主义的资本主义有两个效果,一则可以转移矛盾,二则可以强化国际竞争,国家主义以爱国主义的名义,将民众的不满导向外部。国家主义有可能导向外部,但未必导向外部。导向外部的特征绝不会是韬光养晦。
资本主义是内核,当资本主义弱小却投降的时候,国家主义强硬不起来。只能是个伪装。
还有有一种国家主义是政府集中的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将资源、生产、财富集中在政府手中。这种方式可以叫作国有,也可以叫作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两面性,有优点也有不足,关键看趋势,当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步骤时,是进步的。当国际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作为沦为资本主义的关键步骤时则是反动的。将全民所有变成国有,然后官僚策划下改制和出卖,变戏法,变成资本私有制,就是极大的倒退了。
如今的中国,经济上搞资本主义。其目是资本主义,手段也是资本主义。并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这时候的国家主义不过是个过渡。随着资本主义的日益增强,乃至政治上的资本主义化,其结果必然是国家主义的破产,怎么能寄希望于国家主义呢?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主权在民,由人民政府负责经营管理。但改革后的做法却是管理权剥夺所有权。
如果没有经历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权且作为一个走向社会主义的选项。但目前的情形,国家主义可能走向社会主义吗?国家主义必然走向资本主义,国家主义自身必将破产。何新的问题还是离不开恩主的眷顾,从而只能选择半拉子的第三条道路。
设计师的四项基本原则也是中间道路,但现在还讲原则吗?设计师将被资本抛弃,何况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