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尊严
人的尊严从何处来?尊严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的?现阶段国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什么?等等。我时常要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并试图从我简单的思维去理清这些问题。
尊严,是人类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以自己的正义行为和劳动能力换来的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正义行为和劳动能力的付出,就应该获得尊严。可现实的世界由于传统邪气的保留和现实邪气的创造,虽然物质与日俱增,尊严却与日俱失。在今天的中国,比起那个“崩溃的年代”(主流媒体语),GDP将要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环境中拥有更多的说话环境,在世界中拥有更高的地位。然而国人应有尊严却少得可怜,甚至已不复存在。本来属于正义者和劳动者的尊严,竟成了不劳而获,贪骗成性的剥削阶级及其权贵们的“专利”,“张不三”似乎成了永久的宰相,“王小二”似乎成了永久的罪人,刘文彩、秦桧之流被平反,雷锋和焦裕禄一类的好人、好官竟成了任人笑弄的愚蠢之辈。这便难怪怀念那个“崩溃的年代“的人越来越多。为此反动文人则习惯称呼这些人为“遗老”,却没有看到或根本不想看到怀念那个时代的人群中,80、90的年轻一代占了主要的部分。他们从他们幼稚和独特的思维,去重新思考审视和发现他们自小教育着的“妖魔时代”。可见,人的尊严往往不和经济繁荣成正比,尊严和经济的失衡正在唤醒正义的力量,并呼唤着人类,不应该单纯的追求物质享受,绝不该给乐不思蜀的“阿斗”以尊严,而应该把尊严还给鞠躬尽瘁的“孔明”。
我很不情愿想把人分为不同阶层,而事实往往迫不得已。劳动和正义面前人人平等。尤其在我们这个统治者还想和谐时代,就不该忽视阶级的存在,更不该忽视劳动和正义这一衡量尊严的唯一标准。列宁说过:"只要有不同的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纯粹民主',而只能说阶级的民主。"(《列宁全集》第35卷第243页)。民主近似于尊严。把列宁的话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只要有不同的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真正尊严',而只能说阶级的尊严。”就是说,对于对没有阶级前提的尊严或民主,才具有真正的普世价值!将资产阶级的尊严强加给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而显示他们具有普遍的尊严。对劳动人民来讲,他们需要的尊严是劳动的尊严,是创造的尊严,是价值肯定的尊严。社会财富从哪里来?表面上看来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资本家开工厂,办企业。然而没有工人的生产,价值从何而来。价值是由劳动人民创造而来已经被许多人证明过了的。按理来说,劳动人民应该拥有更广阔的尊严。而现实是这样的吗?我们见惯了“开胸验肺”,也见惯了上访营中的哪些“精神病患者”。占社会70%的人仅仅拥有4%的社会财富,这部分人从何种角度来说,也体验不到尊严为何物,但往往他们习惯被尊严,被幸福。他们习惯被忽视,也情愿在劳动过程中“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但他们对尊严的渴求应该比任何人都强烈。他们习惯被戴上伟大的建设者、共和国的工程师这样的桂冠,然而在辛苦一年后所到手的报酬少的可怜。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讨薪现象持久不断;他们终日操劳,却没有足够的金钱来养活家庭,诸多人不惜将妻子儿女送进妓院;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形形色色职业病挥之不去,也没有人活着机构再去证明这些疾病和他们从事的职业有关;他们建造了繁华的都市,然而到头来却没有一席能够容纳他们的地方……
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品质所决定的吗,或者来讲,他们的命运从他们诞生的一瞬间就已经注定了吗?如果没有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历史,没有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革命,我们也许会持肯定的看法。
1950年6月29日 ,中央人民政府通令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对中国工会的性质、作用、任务、权利和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大法。在《工会法》的推动下,全国各级工会迅速组织起来。
政务院又于1952年公布、1953年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使广大工人阶级群众的生老病死伤残得到了保障,认为此生有靠,说这比生儿子还好。
在国营企业中,开展了民主改革,根本废除抄身制和工头制;并开始积极探索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推广签订劳资集体合同,国家明确企业职工和工会对资本家的经营管理、资金运用、人事任免有监督之权,实际上使职工和工会拥有了参预企业经营管理之权。
工会开始创建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业余学校、疗养院、体育场馆等设施;国家和企业开始为工人群众建造和分配住宅。
与此同时,党、工会开展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组织职工学习社会发展史、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及时事政治,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群众的阶级觉悟,使职工群众确立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1975年《宪法》把1955年《宪法》第一条中的“人民民主国家”改成“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75年《宪法》同工人阶级有重大关系的条文有第九条“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第十二条“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第十三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在第二十八条中,由毛泽东同志建议,增加了公民有“罢工的自由”。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什么,中国工人阶级从旧社会被剥削、被压迫的雇佣奴隶变成新中国国家和企业的主人。那些一味的拿前三十年“落后”来映衬后三十年的“伟大”,怎么不做全面的对比呢?联系前后三十年,单单从劳动人民的价值肯定做对比,不难发现什么。他们试图想从生产力的发展来掩盖生产关系的落后。为此有人曾做过形象的比喻,“慈禧太后都没有用过小灵通呢”。无论在任何时期,生产力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以生产力的发展来掩盖生产关系的落后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难怪有人会对中国工人阶级这样描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然这一切的转变,是由诸多原因所决定,有来自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因素。从人人为国家,人人为集体到人人为金钱,人人为个人,观念的转变是如此迅速,连接是如此有序。现阶段尊严的获得,单纯的由金钱的获得所衡量。与工人和农民相比,小资产阶级的尊严的获得总是那么困难和漫长。资产者和小资产者们所强调的尊严,是对资产获得的尊严,是对劳动人民剥削的尊严。相对而言,无产阶级在这一问题上要坦然的多。他们没有患得患失的想法,也没有像小资产者那样奔向资产阶级的强烈愿望。小资产者幸福的标准,不是以创作价值的多少为标准。城市的安乐主义情怀决定着他们,他们的理想更多的是能在城市中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高房价阴影挥之不去。从九十年代令人羡慕的白领变为嚎啕族(起的比鸡早,睡的比妓女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牛类……)。即使在这样的现状下,他们的尾巴仍然翘的老高,他们为资本家管理劳动人民的工作沾沾自喜,他们为得到资本家的赏识而忘乎所以。他们善于颠倒是非,强调从事管理工作比工人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实际上不生产价值,无论从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而掩盖他们对劳动人民剥削的事实。一波高过一波的公务员热,绝对不能成为这个时代比那个“崩溃的年代”更进步的事实,毕竟那个时代人人崇尚劳动,人人羡慕工人。如果人人都去做政府公务员,谁来生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是通过印刷钞票和金融投机就能够实现的。
我们有必要去回忆前三十年中国在国际环境中地位。毕竟,入侵国家或同盟国的侵略者是被赶出去的而不是被谴责和被严重交涉出去的;入侵领空的飞机是被打下来的而不是被被撞下来的;美日帝国主动飞过来与我们建立关系而不是主动飞过去并作出一些承诺和让步;所有的国民抬着头做人,从打扫屋子请客人到沦为世界的末等制造工人。这一些的变化不能不与民族尊严有着直接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由社会人构成。同时,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反作用着个人的尊严。
脱离社会的人,不再是人,是草,春天发芽,秋天死亡,不值得一提和顺然消失。当然脱离了群体的尊严也不再成为尊严,那些所将所谓的个人成功强加给整个群体的成功,试图掩盖存在的事实,在人类历史上注定行不通。国民的个人尊严与民族尊严息息相关,没有尊严的民族,个人也不存在任何合理意义上的尊严;没有个人尊严的汇集和发展,也不可能推动民族尊严的发展。无论是六百万年薪的老总还是80后女局长,等这样的事例都不能成为普通人更具有尊严、时代更先进的事实。历史扫过这一切,就如秋风吹掉一片树叶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步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精神作为民族的魂魄也提前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有人主张,天安门城楼上挂着孔子像(博讯消息)。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世界永恒和最先进的制度,任何改革和完善也仅仅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进行。早在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相近的思想。说他们的思想相近,是因为他们维护统治和愚弄人民的手段相同,要把孔子重新搬上中国的礼教舞台,其背后的阴谋值得深思。
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再短时期内却是能够反映群众的革命需求,也体现了群众的革命意志。但当革命成功后,无不走上反动的行列,走上人民的对立面去(这也是客观历史所决定)。如同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变革一样,二十世纪的中国,涌现出灿若星河的历史伟人。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忘我建树的光辉业绩,从建立新中国到逐渐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是一代人的缩影,是共产主义革命中的光辉英雄典范。与历史上其他革命者一样,他们的革命是继续的和持久的。与孔子的形而上学革命相比,他们的革命是发展的。毛泽东讲过,凡是历史上出现的东西不可避免要走向灭亡。孔子和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思想也不可避免。而共产主义者永不止步,永远走在革命的最前列,总是最后离开革命的主战场。也只有他们,才能够揭示虚伪的现实,维护劳动人民的尊严;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者们,才揭示了无产阶级在整个生产中的地位;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者,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出路。
选择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时代人民和毛泽东战友们共同的抉择,是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选择。毛泽东同志虽然离开中国人民三十多年,但他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他的革命理论和唯物主义思想,永远指导着进步着的辛劳和坚强的中国人民。他是革命者中的革命者,他的革命永不止步。
近些年,发生在俄罗斯广袤大地上的重评斯大林现象,对一些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是惶恐的。对他们来讲,共产主义领袖斯大林早已被批臭,而为什么俄罗斯人民会重新思考斯大林同志呢?离开斯大林同志的俄罗斯人民,已经饱受了在世界范围内所遭受的耻辱。几千万俄罗斯女孩沦为欧洲的妓女,俄罗斯持续十年的经济低迷。是普京再一次带领着俄罗斯民族走向强大,在崛起的过程中,他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英雄的民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同时代的我们,是不是要重蹈俄罗斯人民的线路。斯诺在回忆毛泽东所讲:他的生平是一代人的横断面……他凝结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总结了几千年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原因,他重新给了中国人民独立自强的尊严,也给了中国人民真正做人的尊严。从抗美援朝到国民建设中,我们也目睹了真正尊严下的劳动人民所发挥出来的威力和价值。他的尊严和劳动人民的尊严深深的绑在一起,他的尊严已经成为民族尊严的象征,也是将要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人民必定所拥有的精神品质。覆巢之下无完卵,离开毛泽东的思想体系,中国人也很难再在世界史中展现他们自强的尊严。而现阶段,尊严的缺失不可避免的和他的命运有着关联。中国人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而这种自由也仅仅表现在反毛和污毛的自由上。具有更多的反毛自由,也不能成为这个民族更有尊严和更进步的事实。比如一些人天天跑到你家说你爸爸的污点,你也跟这起哄,这能证明你更有尊严吗?一些人甚至打出了毛泽东思想体系已经过时的旗号来,认为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离开毛泽东的思想,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人的尊严又将如何?我们已经或许正将看到。
维护毛泽东的尊严,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尊严。今天我们有幸看到了“后改革时代反毛者必杀”这样的口号,这样的口号饱含着无奈和愤慨,但总算是整个民族走向进步和成熟所迈出的有力一步,但这一步相对当前和今后的形势和任务,还是那么的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