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形形色色的NGO良莠不齐,有人把魔爪伸向校园,放长线钓大鱼

火烧 2023-07-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美国NGO通过校园渗透进行洗脑活动,涉及民主基金会与台湾合作,暗中推动颜色革命,对青年进行思想操控,揭示其背后的复杂图谋。

  NGO是“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其英文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对于西方而言,NGO是一个可以将自己的大手伸出去、直到对方内部的好东西。

  全球最有名的NGO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简称NED,这是1983年最早由美国政府出资在华盛顿设立的一个非政府组织,是典型冷战产物。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名义上是“非政府组织”,口号是推行所谓的“民主”,但实际上该组织长期受美国国会拨款、由美国政府控制,是该国暗中从事各种勾当的“黑手套”。

  2022年4月,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会长戴蒙·威尔逊率团窜访中国台湾,公然鼓吹并炫耀其在世界各地策动“颜色革命”的成功,并声称将于10月下旬在台北举办所谓“世界民主运动全球大会”。

  其实,台湾也有个所谓的民主基金会(简称TFD),而这个基金会与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两者之间有很多互动。台湾民主基金会与美国长期合作,堪称美国的“提线木偶”,专门针对台湾省的学生以及大陆青年进行洗脑。

  纵观其历史,美国民主基金会几乎参与了俄罗斯、巴拿马、乌克兰、委内瑞拉等诸多国家的“国内风波”,更是在东方之珠搅动风云,在“修例风波”上推波助澜。显然,这些所谓的风波无一例外,都带有鲜明的色彩。

  由于四处出击,开销庞大,美帝手头又不宽裕,于是只能由幕后老板——以索罗斯所代表的可萨犹大资本亲自为该基金输血。

  当然,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只有一个NGO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人一样,一件衣服怎么够穿?而且,天天穿一件衣服,一上街岂不是一眼就被人认出来了?

  于是,美帝又疯狂地成立了一个又一个的NGO,涉及的领域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以及女拳等诸多领域,其数量成千上万,令人眼花缭乱。

  早在2012年3月,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就曾以独立第三方机构的身份发布过一份《美国NGO在华慈善活动分析报告》,该报告通过查阅中国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公开渠道的登记数据,监测大量在华活动的美国NGO网站,同时查阅了美国国税局、美国统计局、美国基金会中心网、美国慈善统计中心、及美国慈善导航网,最后进行综合统计,得出初步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大约有1000家的美国NGO在华开展活动,其形式涵盖公益慈善(约为500家)、商会及行业协会(约为500家),各占50%。其中,有独立基金会,公司类基金会,慈善组织,还有一部分机构具体性质不详。

  而在登记注册方面,上述绝大多数NGO都未获得相关身份。截止2009年,在华开展活动的266家美国NGO样本中,经过正式注册、登记、备案程序设立并拥有合法NGO身份的,仅有10%。而这在上千家在华NGO中的比例甚至不足3%。

  从改革开放算起,30年来,上述NGO对华捐赠约为人民币200亿元,主要流向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一些政府合作项目。平均下来,每年不足7亿元人民币,更何况这些1亿多美元还是开动印钞机印出来,这成本低得可怜,真可谓“花小钱、办大事”。

  根据融通开源数据研究员于2022年4月发布的另一份《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分析报告(2017-2021)》,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截止2021年12月31日,在我国境内登记的境外NGO数量上升为631家,然而,实际活动的数量也空前暴增,预计可能已达上万家。

  报告称,2009年以后,随着本土社会组织和民营经济的兴起,这些NGO开始加强与我国社会组织、民营企业、民间团体的联系,并在各领域培养了一批代言人。

  在空间上,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并在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主要省市,各自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布局;

  在活动上,以境内境外互动、从上到下一体、公开与隐蔽结合,涵盖经济、环保、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

  网上经常有人抱怨“筛子筛子”,瞧,这就是筛子。

  如果真来做慈善,搞公益,自然是欢迎的。

  但我们有没有一个程序,可以监督管理并确保这些海外教育基金向我们的孩子“捐赠的图书”、传递的教育思想没有问题呢?

  又如这个“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Pass Love Charity Foundation,简称PLCF)”,名义上是中国留学生杜可名于2006年3月15日在美国密歇根州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宗旨是为了更好地集合海内外的力量帮助国内的贫困学生和教师。可是,笔者不禁要问,该基金的资金来源是何方?仅仅只是一星半点的留学生捐款吗?

  实际上,目前全世界所有“NGO”都是有经费支持的,否则根本活不下去。而且,绝大部分“NGO”都或多或少受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

  现在,仍旧有许多人对某些NGO的真实目的认识不清,把它们当作天使,甚至还鼓励中国大学生与NGO建立紧密联系,并把踊跃参加NGO当作一个就业方向。在《中国大学生与NGO的关系初探》一文的结束语中,某大学的这位作者还建议NGO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在内部形成专业的校园招聘和培训体系,积极发现并吸纳有志向的大学生人才。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吧。

  案例一,四川大学新闻系张薇事件。

  过程大伙儿应该都清楚,其结果不出意料,又耐人寻味,就不再细说了。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全国皆知,有很多账号亲自下场为其“喊冤”,其中一个名叫“是橙雨伞呀”的账号特别引人注目。

  “是橙雨伞呀”还有个姐妹账号——名曰“甜橙姐妹”。两个账号还为此互动造势。

  这个“橙雨伞”很有意思,属于NGO的松散组织,目标人群是学校的学生和写字楼的白领,擅于鼓动女性接受白人,抵制体制。该组织没有在民政部进行过任何注册、登记或备案,只是依附于一家律所——北京千千律所。这是一家依托原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发起成立的偏公益性质的律师事务所。

  其公益项目主编刘霞在在发表题为《从成为自媒体人开始反暴力》的演讲时,自称隶属于荷广传媒。

  刘霞在演讲中声称:

  “橙雨伞是荷兰国际广播电台旗下的跨界联合项目,希望用媒体、法律及社会组织界跨界的力量,消除性别暴力。作为性别平等的卫士,只是自己践行还不够,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些理念传播给他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理念并与之相爱相守呢?

  那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自媒体人看待。所以恭喜你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具备了做一个自媒体人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传播工具。”

  该演讲原文后来被刊登在“凤凰公益”上。凤凰啊凤凰,又是凤凰。

  荷兰国际广播电台简称荷广,致力于“向新闻自由受限国家的人们传递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橙雨伞”与兴风作浪的跳脚公知们大都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2021年,橙雨伞并入北京千千律所。该律所的创始人名叫郭建梅,曾获希拉里六次接见。2011年,华夏时报网称,美国另一个大名鼎鼎的NGO福特基金为郭建梅创立NGO提供了第一笔3万美元的种子基金,其后逐渐增加至10万美元左右。

  打着公益组织旗号的橙雨伞不但支持了川大新闻系的张薇,还支持过中国女拳主义活动者网红肖美丽。

  这也是位非常优秀的女性,曾获颁2014女性传媒大奖年度女性榜样奖。

  1995年,优秀杰出女青年的代表郭建梅、冯媛、吕频等人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亲耳聆听了希拉里的演讲。

  1996年,上述众人成立了妇女传媒检测网络。

  2011年,冯媛与吕频等人在北京创办了“一元公社”和“女拳之声”、“女声网”,在成立之初便获得了美国福特基金会、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乐施会等境外NGO组织的大力资助。随后,冯媛、吕频二人注册成立“北京真德文化传播中心”,与上述境外NGO组织进行合作,并负责具体执行。

  2015年,“女拳五姐妹”被捕,身为“女拳之声”的创始人和总编,吕频听闻风声,赶忙遁走美国,滞留至今。其后,“女拳之声”被被关停查封。

  2017年,吕频在美国正式注册了“中国女拳”(Chinese Feminist Collective),以替代之前在中国大陆被关停的“女拳之声”。这位1972年1月13日在山东临沂出生的极端女拳师,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亚分校、罗格斯大学,曾任《中国妇女报》妇女权益部主任、北京真德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事务合伙人。留美期间,长期抹黑自己的祖国。

  吕频曾经剃了光头,以此作为噱头,手持“还女生平等”的纸张,吸引人们注意。

  然而,正如团团所言,这些看起来要求平等的背后,实质上是在煽动极端。而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于2019年公布的资助中国境内非政府组织花费排名,名列第一的就是“女拳师”组织。

  打拳的小姐姐们都很敬业,有海外皇家认证并提出普信男之说的杨笠。

  也有玩脱了,因“侮辱英烈”而喜吃7个月牢饭的天之娇女。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名为“不放弃任何一只狗(英文名No Dogs Left Behind,简称NDLB)”的NGO。

  毫无疑问,这家NGO也出自美利坚合众国。

  不过,这家NGO在外面的名声很差,有人将之形容为罄竹难书。据说,该机构受“观音法门”资助,这名字一听就应该知道是个什么货色,不清楚的可以上反邪教官网查看。

  进入东方大国后,NDLB不断在大学校园中渗透,曾深度组织参与了山西省长治市动物保护协会的6.19拦车抢狗事件,并将其印在黑色的文化衫上,以彰显自己的功绩。

  有网友反映,该组织与中国农业大学有合作,也不知中国农业大学是否有人识破这家机构的庐山真面目?

  历年来,受境外NGO影响的大学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增长。

  2020年5月,国家安全机关侦破一起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渗透拉拢内地赴港学生陈某某从事反中乱港活动案。

  2020年8月,国家安全机关侦破河北某高校学生田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及时挫败境外反华势力培养、扶植境内代理人的企图。

  田某,1999年出生,为河北某高校新闻系学生。

  2016年1月,田某开通境外社交媒体账号,与境外敌对势力进行互动。进入大学后,田某经境外反华媒体记者引荐,成为某西方知名媒体北京分社实习记者。

  2019年4月,田某受境外反华媒体人邀请秘密赴西方某国,同境外二十余个敌对组织接触,同时接受该国十余名官员直接问询和具体指令,秘密搜集并向境外提供污蔑抹黑中国的所谓“证据”。

  怎么又是新闻系?怎么又是记者?

  这位美丽的“穷大苦”小姐姐也是新闻记者,还是双学位的高级记者、主持人、制片人。

  某些NGO特别青睐新闻系学生,一路悉心培养,并常常与一些国外机构互动。对于其中特别优秀的杰出女青年,如面容姣好、身材玲珑者,更是大力扶持,甚至毕业后尽力在某某新闻机构、某某卫视谋得一名靓丽的国际记者身份,助其扬名于世,采访对象下至黎民、上至各国高官显贵。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难道这些国外的NGO都是大善人,不求回报的吗?

  当然不是。

  投入这么多,耗时这么长,都是为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又或“放长线,钓大鱼”。

  时间一旦成熟,刀还是要用在锋刃上的。

  例如,卧底央视18年的主持人成蕾。2021年2月5日,成蕾涉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批准逮捕。此消息一出,网上一片哗然。

  新闻美女工作中是有采访、节目访谈等机会接触各国政府高层的,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双方关系,甚至成为另一半,你懂的。

  披着马甲的NGO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渗透和干预的机器,它们更多的目的是播种混乱,扩大不稳定。

  最近发生的几件大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虽然有人在身死道消时保住了最后一丝“体面”,但国家安全是原则性问题,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容触犯的“雷线”。一旦触犯,必受雷罚,决不轻饶。

  当年的邵正宗如此,刘连昆如此,姬胜德如此,到了今天,仍旧如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