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今天来说,最值得欣慰的是中国人的自觉与自醒

火烧 2008-05-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奥运非政治化背景,分析西方对中国的压力与挑战,强调中国人在面对外部干预时的自觉与爱国精神,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政治体制的韧性。

尽管当今国际上对于奥运非政治化的呼声非常的强烈,许多国家也在2005年签署了奥运非政治化协议,作为一个体育大国的中国也尽量的顺应这种趋势,谋求举办一届非政治化的体育盛会。可是善意的举动未必能带来积极有效的回应,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某些势力的一些让中国人难堪的做法,确实让我们的善意得到了一些理想主义色彩的回报,当然那些国家的政府也是极力的回避奥运政治化的趋向,但仅仅是做个姿态而已。  

随着3.14暴力事件及随后开始的境外火炬传递中所蒙受的遭遇,这些事件确确实实的传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信息: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动诉求的加强,来自国内外的压力陡然剧增,任何集团和个人都不会错过任何机会兜售自认为先进的“理念”和“价值观”,以此显示它的活力和动力,以此要求朝着各自有力的方向发展,事实也是如此。

借势而引发的西藏3.14暴力事件,与其说是“西藏自治”说的副产品,不如说是西方政客们一贯的,对他们认为轻车熟路的“颜色革命”的组成部分所投下的一个讹弹---街头政治,以此引发一连串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势态,引导中国政治领域的就范。如是,崩塌的是现行政治体制,成为又一个“红色政权”转向的范例。如不是,引来的是由于强力干预而造成事实上的“社会挤压”所表现的“人权危机”,进而吆喝国内外的“民主势力”更加让人们相信普世价值观在中国的实现是多么的重要,更加让人们“有理由”质疑政权的合法性,以自觉“推翻”现政权。这和它们一贯“民主”的做法---颜色革命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也就是以暴易暴,这也是他们都认为的“非洲模式”,以强力夺取政权。

但中国的现行体制及人文精神,至少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失去了主动性和掌控力。在这里他们还没有吃透“洋为中用”的社会主义的牢固性和它的根基在那里,以为引起中国资产阶级倍加追捧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在中国也能行得通,殊不知,中国的黄土地蕴含的特有文化根基对于高傲的西方人来说有着别样的区别,当然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试验过,也曾经效仿过,但也确实失败了。可就是没有一个认认真真的总结过为什么的。这也是国外反华势力屡屡失败的重要原因。

丑陋的中国人(在这里引用刚去世的 柏杨 先生的代表作的书名),让高傲的西方人自觉地以为“东亚病夫”一成不变的躯体,会顺从它们的脚印前行,但也许执著的他们会让他们形而上学,也许大西洋、太平洋阻断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生疏。但对他们最为打击的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也有自醒的时候,那就是自觉----爱国主义。侨居海外华人的自发行动也许给了那些所在国的洋人们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中国人竟是如此的一致。如果那些其他的行为需要引导和“领导”的话,那“爱国主义”的精神和行动是唯一不需要号召的,尤其是这一次。这就是中国人本质的、毫无掩饰的人文精神。

如果“友邦”惊诧的话,那是他们总是自以为是,总是隔山望火,总是希望多一个“挚友”,无可非议,因为它们永远不会是中国人。但如果我们自己人要是“惊诧”的话,那也是令人不爽的事情。虽然那些“理性过人”的善意多少让人感到不舒服,但如果把那些“善解人意”的话儿当成汉奸言行,多少还差那么一点点,因为他们还没把鬼子带进村,距离汉奸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可话出口来,却总是感觉“酸溜溜”的。可能大多国人、华人的行为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总要跳出来指手画脚的,对“举着国旗,喊哑嗓子”的人们感到不解、感到不理性,只认为他们在事发的时候,静静的隔窗观望,最多的愤怒也只有对着海洋对面的“愤精”们嚷嚷着:这是大国的涵养风度?可他们都忘记了他们的最爱是“民主自由”、“普世价值”、“公平正义”。但这天天在西方街头上见到的“举着牌子、喊着口号”的队伍,是不是也要“惊诧”一番。这种双重标准实在是要不得,不然人们不会认为你们与他们“接轨”了,也不会“公平正义”了。  

奥运火炬已经走过了海外的行程,这火炬承载着和平与体育精神,但也透过火光看清了这世间的形形色色,看到了善良与丑恶,最主要的是带给中国人的自觉和自醒,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 奥运圣火风暴后中国纳什在哪里?
  • 《纽约客》:中国新保守民族主义者
  • 郭海强:中国人的“爱国”究竟需要何种“理性”?
  • 他们为何决意与北京奥运为“敌”?
  • 中国怎么样和怎么样中国—西藏、奥运会及其他
  • 从西方“反奥运潮”说起—批判反思“塑造敌人的文化”
  • 杨连旭:人民的胜利和30年邦交政策的失败
  • 欧美反华现象的文化分析
  • “80后”扛起“护国运动”大旗
  • “颜色革命”策动者阴谋中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