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如何阅读《新京报》的新闻
从“国企连续两月利润负增长”看新闻的舆论导向
强国论坛
今天我一打开网易,就发现了头版头条的“利坏”消息:“国企连续两月利润负增长”,来源是北京的〈新京报〉。本帖子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这条新闻的舆论导向。的确,有的新闻从描述的事实看是真的,但是,它的描述办法,却在反复向人们暗示一些原理。这条新闻暗示的原理无非还是过去几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鼓吹的那一套,就是国企是不行的,只有私企才是好的。因此私有化万岁,公有化混帐。
但是,这条新闻有没有同时讲到私企的情况呢?当国企“连续两月利润负增长”的时候,美国的华尔街私企可是纷纷倒闭的。中国的私企怎么样呢?新闻中压根没有提,因为它的宣传目标就是“国企注定不行”。
此外,这个新闻的标题,利用标题的简写性使人们产生错觉。你想想,什么叫利润负增长呢?如果按我的对语法的解释,那就是利润减少,因为增长的数字是负数嘛,所以我一直理解“负增加”就是减少,“负增长”也是“减少”。比如说,一个企业,某个月利润是五百万元,下一个月的利润是四百万元,因此,下一个月少挣了一百万元,利润减少了,因此利润是负增长,对吧?
但是当我一看到新闻的内容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新闻的内容原文照抄在此:“国有企业利润增幅更在一直下降的趋势下,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请注意“增幅”二字。
因此,整个标题就是一个错误的新闻,和内容不一样。怎样才使标题反映正确的新闻呢?就是要把增幅二字加入标题,就是“国企连续两月利润增幅负增长”。
还是拿上面的比方来说,一个企业某个月利润是五百万元,比如说九月份利润是五百万元吧,而十月份的利润是六百万元,喝喝!这不是好事吗?这个月挣的钱比上个月更多了不是?但是且慢,这个企业和去年相比,去年的九月份利润是三百万元,去年的十月份利润是四百五十万元,因此去年的一个月的利润增幅是一百五十万元,而今年一个月的增幅只有一百万元,和去年同比一下,结果同比下降了五十万元,瞧,该哭丧着脸了吧?这简直是大利坏啊!
原来我们的新京报就是用这种办法来宣传“国企注定不行”的,你光利润增加还不行,那增加的速度还必须比去年快,否则的话就叫大利坏,就要大叫“不好啦不好啦,事情不妙啦。”宣传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只有私企才能够救中国,只有私企的挣钱速度才越来越快,利润不仅增长,而且增长得速度奇快,快到后来要成暴利。而这居然就叫对社会的经济是利好。
那么,再来谈谈我的经济学观点。如果按照我的“三公司模型”的理论,国企根本就不应当有利润,国企应当是零利润才对。因为,如果是负利润,企业无法维持当然不行。但是,如果是正利润,而且越正越多,国家印的钞票全部跑到国企那里去了,难道就是好事?当然不是好事。因为国企是为人民服务的,衡量国企的标准是为人民服务的数量而不是利润的数量。
因此,这条新闻中说:“数据显示,1-9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339.6亿元,同比增长25%;”我的理解,这个营业收入的量,应当是和为人民服务的量成正比的,则为人民服务的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五,远高于一个社会的一般增长率百分之几以上,这难道不能够说明国企的“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吗?
这条新闻中还说:“发电企业亏损继续增加,五大发电企业合计亏损214亿元。”这条消息是坏消息吗?在我看来是好消息。因为,电费如果增长,发电企业就会盈利,但盈利不是什么好事情。发出来的电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发电亏损,当然可以理解成价值为214亿元的电,是以某种福利发放给全国人民了嘛!只要发电的量是增加的,就说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增加。任何人劳动的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什么利润。发电企业想扭亏为盈难道不容易吗?比如说,裁上一半的员工,剩下的员工经常加班把本该裁掉的员工做的工作都做了,然后再把电费提高一倍,那不就盈利了吗?但是这个做法好吗?当然不好。凭什么把一些人弄失业了另一些人更忙了就叫做“好”?凭什么通过一涨价导致老百姓叫苦连天就叫做好?
这条新闻还说:“另外,报告称1到9月汽车行业首次出现利润下降,共实现利润218亿元,同比下降0.8%。”这个新闻我还不满意,我主张汽车行业应当大量缩减纷纷倒闭,国家采取措施取缔私人小汽车,制止对环境的疯狂破坏。现在的有车族明明占全国人民的少数,但是他们的社会能量巨大,能够给国家的政府施加强大的压力,汽油价格不降他们就要叫苦连天,舆论压力极大。但是,听任这些人的操纵,环境将更迅速地遭到破坏,地球上的石油将更快地被消耗掉。因此,政府应当将油价提到极高,高到私人开不起汽车才好。政府应当努力重建中国的自行车王国。
从上面的新闻报道也可以看出两点。一点是,同样的事实,用这种办法叙述就是“利坏”,就是坏消息,用那种办法叙述就是利好,是好消息。比如我也可以把新闻写成“在西方深陷金融危机的同时,我国的国企一路高歌猛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五,同时利润也在不断增长”,那同样也是事实。
另一点就是,同样的事实,我们现在已经缺少了一个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标准了。因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我也可以将上面的新闻叙述为:“国企的产值不断增加,说明了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前景堪忧。”或者叙述为“国企的利润不断增加,说明国企对社会的盘剥加剧,前景堪忧。”
所有这些,都在说明人类社会的社会科学正在泥泞之中,甚至连价值判断都缺少标准了。
那么,这样的新闻让一般的老百姓看了,那看了也就是看了,谁也不能够因此而做一些什么。
但是,如果这样的新闻是给政府领导看到了,如果领导被忽悠了,会有什么后果呢?一种可能是领导把各国企老总召集来说:“国企利润持续下降,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嗯?”(当然,是利润的增幅下降,但是政府领导有可能光看标题了。)但是事实是国企利润没有下降,不过是增幅下降。但是各国企老总也有算盘,会对政府领导说:“是啊是啊,现在企业没有积极性,还是把它们都给卖了吧?现在国外某大公司想买我们的企业,人家管理规范,就卖给它们吧?”政府领导如果是心中相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也就会在心中想:“是啊是啊,也许只有私企才能够救中国,看来要进一步加大扶持私企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