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奇文共欣赏--为陈世美拨乱反正

火烧 2011-01-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陈世美是否真实存在,分析其历史身份与铡美案真相,探讨陈世美后人砸戏院事件,揭示陈世美与秦香莲关系,引发对历史人物真实性的反思。

奇文共欣赏
   

    你想反思文革吗?
    精英却斩钉截铁地说,没这个必要了,那是铁板上钉钉,反思不了了!
    说精英们幼稚可笑吧,他们却表现得如此老练奸猾。那千年前秦桧、陈世美的汉奸、灭伦案更是铁板钉钉吧?想不到都能反思!要求反思的正是这种不许反思文革的精英。如果你想了解他们是如何沉痛地的反思他们的精英前辈,那你就上当了,其实他们早就心有灵犀一点通,根本就没有反思的必要,直接平反!让你们领教什么叫“精英”!
      “百度”搜索“陈世美”的首位,便可得奇文一篇:
    “宋代官员陈世美,据传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原型。 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湘州志·进士篇》记载:‘徽宗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作者在此已经表明了清朝的“陈世美”与宋朝的“陈世美”可能不是同一人,可能是一场误会。但是作者十分果断,就是把他俩生搬硬套在一起。如果“清陈世美”绝无“宋陈世美”之劣迹,如果他在地下有灵,他也会提出抗议!为何要将他与“宋陈世美”联系起来?
    从此文中可以看出,“陈世美”被包公铡死的故事可能属于虚构,属于对事不对人,旨在扬善除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铡美案》也因此才能成为传统剧目,为人民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对此剧不满的会是什么样的人?
     可见此文之荒谬拙劣,不比一般。
    谁知此精英越写越来劲了,他煞有介事地写道:
  “(陈世美的)事迹: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笑死人了!人家演的不是自己的前辈,哪来的愤恕?如果是自己的前辈,前人看了莫事,后人看了“吐血”?既然演了“八代”,前几代人尚能宽容,第八代子孙竟组织家族众人,杀人砸场子?是否清代陈世美确有其事,被暴露了隐私?而且其第八代家族均为地痞流氓?
    根据此“砸戏院杀人”的重大恶性案件分析,事因可能有二。陈世美八代传人中必有“李刚”,这是其一。其二,这个“李刚”才是当世陈世美,而剧团中定有“秦香莲”或者是她的娘家人,否则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将事情闹得如此之大。此文还有一个过于明显的纰漏:“得康熙赏识”的陈世美,怎么会过了“八代”才得以平冤?而康熙以后的清皇朝正好也是“八代”,由此分析,清代“陈世美”并不是清朝大红大紫的达官贵人,而是皇帝通缉的要犯。否则,康熙也会将诬陷陈大人的“胡梦蝶”正法了,岂能让“陈世美”等到清朝行将灭亡时才翻身。作者大概忘记了封建时代诬陷朝庭命官是什么罪?那个“胡梦蝶”(是不是胡乱梦见的“蝴蝶”?)会不会掉脑袋?就是按现在最文明的判决,他那个戏也不可能流传下去了。

    话说到这里,谁不感到恐惧?清朝皇帝时代尚可见天日的正气戏,到我们这个社会将被打入地狱,难道我们这里会比封建社会还要黑暗?难怪人们迫不及待地要对已经“定性”的文革一次又一次地反思。   

     这位不平反陈世美誓不罢休的精英越写下去,狐狸尾巴越藏不住了,竟然强奸民意,将他的胡说八道强塞进“世人看法”: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并不当真”与“引起义愤”两词谁较贴近事实?),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
    “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这些“世人看法”出自何处?均为“丹江口市”,“清代陈世美的老家。”
     这些“世人看法”出自何时?80年代以后。如果是1992年“发现”了1982年的碑文,也不足为奇,当然,他们所发现的碑文创造日期还可以更早些。
     从这些“世人看法”产生的时间与地点上看,问题的原由就有了大概的眉目了。正是在那个“拨乱反正”狂飙骤起的特殊年月,“拨乱反正”被一些无耻小人利用,拨乱了心灵,反掉了正气,从此以后,使共产党失去了原有光泽,社会失去了古朴民风,“陈世美”到处猖獗,“秦香莲”难找“包公”。
    颇为戏剧性的一幕,陈世美得以昭雪的春天,也是一位“老人”找来的,此文写道:“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结果终于用清代的陈世美否决了宋代的陈世美。人们不禁要问,其呕心沥血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帮助今后的秀才状元们负前妻养小蜜吗?我想是不会的,只不过是“正打歪着”罢了,如同小平同志好心搞“改革开放”,却不幸造成世界首屈一指的两极分化一样。
    腐败精英、卖国精英利用“拨乱反正”以售其奸,为陈世美平反,为秦桧平反,目的十分明确:抹去过去的陈世美,掩盖今天的陈世美;粉饰过去的汉奸,保护今天的汉奸。他们企图强迫人民接受的理念是:任何汉奸,任何邪恶,都是有一定的“理由”,有一定“功绩”的。任何民族英雄,都是有一定的“错误”,有一定的“罪过”的。所以,今后不必反对汉奸,歌颂英雄,也不必扬善遏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